Saturday 7 March 2020

你的念头构成了这个世界

文|张家珍

佛说,一昼夜四万三千两百念。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念头,念头就是你的想法,看似好像来自于你,属于你,其实则是最难以控制的,所以禅宗总是说“调服诸心,见性成佛”。我们可以想象,某件事情的出现,你的第一个念头,是好是坏?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你会不由自主的想到不好,比如有人说,你中了4D, 你第一个念头或者会是“怎么可能是我?”;又或者我们在做善事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自己该有多少福报?”;我们在祈祷一件事情成功的时候,是否会先想到失败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的念头,而如何控制这些缥缈的念头,则是佛教最基础的入门。通过念经、禅定、回溯等等方式,佛教不断探索人该如何改变或者说纯净那些念头。因为念头是构成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

量子物理已经通过双缝实验来证明,世界是由你的想法构成的。双缝实验中,科学家把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小粒子,一颗一颗如弹珠般打在两道缝隙中,如果那些电子是一颗颗物质,那么它们通过两条缝隙后,你会在缝隙后面看见两条线,但如果它们是水波一样的能量的话,因为两条缝隙的相互干扰,它们会变成几条以上的线条。当实验开始时,电子穿过缝隙后,呈现出了波的痕迹,科学家认为电子是一种能量,可是,更神奇的是, 当他们安装了摄像机想要看到电子是如何变成波纹的时候,电子居然变成了两条线!这个神奇的现象在量子科学中称为“观察者效应”—是指构成世界的最小元素,其实会根据你的观测而呈现物质的样子。它直接证明了佛陀对于这个世界理论:万物唯心造。

或许,很多人会问,如果世界是我想象出来的,那为何我的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拥有烦恼、痛苦、执着、匮乏?而不是喜悦和丰盛的呢?原因很简单,在于你是否真正能够控制你的心念。这也是佛学中龙树菩萨所提及的“唯识学”理论,你心念中的内容,是如何产生的?

当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时候,他曾经回忆道,自己看见了自己百万世的轮回,而这些轮回的过程构成了他的信念—也就是心魔,他最终战胜了魔王的三个女儿和百万大军—象征着自己的贪嗔痴和恐惧。他说,大地是他的见证。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很简单,他必须先去面对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有人曾说,当你的心曾被魔侵入过,你未来的每一个决定都会与它有关。举例来说,如果你经历过婚姻的失败,你在开始下一段感情的时候, 是否会被上一段影响?你小时候如果被人否定某类事情做不好,你长大后是否就会觉得那类事很难做到?如果你曾经被人伤害,你是否会讨厌那类人?—这个世界会让你沾染上许多你需要摆脱的业力因果,而这些因果会形成你的信念,你要做的,只是解脱这些信念,而进入觉悟的境界。所以佛教才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非放下杀生,而是放下一个念头:“为何我只有做屠夫才能生存?”,当你放下这个念头,你就是觉悟的开始,佛即是觉。

举个例子,比如你的念头是“钱是最重要的”,那么当你面临亲情和钱的时候,你一直都会选择“钱”而放弃亲情或者家庭,就好像迷宫之中,你一直选择同样的路线去走,所以你得到的答案都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轮回”。而当你堪破了这个念头,你会选择亲情,你的轮回就随之破除,你会跳出这件事的轮回,而走向新的方向,这就是生命的进步。我们荡尽轮回,是为了体验和跳出,而非一直停留在原地重复。

那么如何让自己跳出这些念头呢?首先必须面对过往形成这些念头的经历,为何你会认为“钱是最重要的?”是曾经有过什么样的过往经历,让你产生了这样的念头?—这就是佛陀成说的,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因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样的原因,成就了现在的果?你必须先要找出这个因,它或许在累世累劫,又或者只在今生……  当你发现生命中开始了某些事情的轮回发生,你就要开始注意,你的念头停留在何处?轮回并非一生一世,日出日落、花开花落、潮起潮落,都是轮回,生活中类似的发生也是,它是可以通过你的念头而改变的。

接下来,你要找到自己的信念所在,用更加高维的意识去看待,也就是《金刚经》中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所谓跳脱我、他人、个体、整体、时间、空间,去看待这件事。而这则需要更高维度的修行,去拉高每个人的意识维度。就如同你站在山顶,去看待山下,你会更加清明的了解,真正的实相。

当你通过生活中的情绪,回溯到某件事情, 再通过这件事情,找到自己的信念,你真实地看见自己的心念停留在哪里,你就能够去真实解决这些信念。穿越了时间、空间、个体、整体,你就会开始体会佛陀所说的觉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