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4 March 2020

提起放下

文|行彻

从前,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曾经认识一位“善良”的郝女士,她对一只猫百般宠爱。由于她的夫性情暴躁,她竟然为了这只猫,跟丈夫分居了。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这只猫突然病逝了。这突如其来的改变,对她的打击太大了,她边哭边为这只猫念了三天三夜的佛号,始终还是不舍得将猫的尸体拿去埋葬,心里还筹划着给猫儿买块坟地。后来,在亲人的执意反对下,她只好考虑拿到天坛公园的柏树下埋葬。

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猫的葬礼,当我挖好土坑,将猫的尸体放入,盖上泥土的时候,她悲痛万分,仍然恋恋不舍,哭得死去活来。作为旁观者的我,爱莫能助,只有感叹:世间多少痴情种,终将梦境以为真!

一、谁为放下?

事实上,郝女士只是我们无数众生当中的一个代表。从凡夫角度来说,这种反应实属“正常”。但让人不解的是,她为什么会如此拖泥带水,如此执著放不下呢?在后来的岁月里,我逐渐明白了,其实,一个活在妄想迷梦当中的人,根本不知梦是虚妄的,而总是把梦境当真,因此在梦中遭遇种种爱恨情仇、喜怒苦乐,都是“自作自受”。可是谁又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呢?

佛在经中曾举过这样一个譬喻:转轮圣王富有又尊贵,有一次在午休时,躺在美玉造的座椅上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贫贱的蚂蚁,每天都在寻找别人吃剩下的东西,时刻警惕着外界的动静,总是担心受怕。这时,他完全记不得自己原本的身份了。当他被百般蹂躏,痛苦万分时,哇哇哭醒。这时,身边的亲友轻轻地拍他,他这才知道原来只是一场梦!

二、为何放下?

还有一个在迷梦中不知清醒的个案: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少妇,名叫乔达弥。她唯一的儿子在一岁左右时病逝了。乔达弥伤心欲绝,抱着小尸体在街上盲目地奔走,碰到人就问对方是否有药可以救活这孩子,大家都觉得她疯了。有一位好心人告诉她,世上只有佛可以救她的孩子。乔达弥找到了佛陀,求佛救救孩子。佛以无限悲心倾听着,然后轻声说:“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治疗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死过人的人家,要回一把芥菜籽来做药引。”乔达弥高兴极了,立刻前往城里。

乔达弥走遍全城的人家去要菜籽,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有芥菜籽,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人过世了。她终于明白了佛的用意,便把儿子的尸体抱到坟场,做最后的道别,然后回到佛那里。“你带回芥菜籽了吗?”佛问。“不!”她说:“我开始了解您给我的教法,悲伤让我盲目,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承受死亡的折磨。”佛问:“你为什么又回来呢?”她答:“请您开示死亡的真相,我身上是否有什么东西是不死的?”

佛开示说:“如果你想了生死,必须时刻反省,世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脱之道。”这时,乔达弥终于醒悟了。她顶礼佛足,终其一生追随佛陀。

三、如何放下?

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修行,就要放弃很多,比如说事业、家庭。其实,真正的放下,应该是看破妄想(观),放下执著(行)。就好比,一个修行人要吃饭,而不修行的人也要吃饭,但修行人吃饭的目的只是维持生命而不是满足欲望。同样的道理,修行人不是不做事情,而是放下对事情的执念,也许这样事情会做得更好,执念也因此而降低。

有些人对名闻利养、繁杂纷扰、人我是非等都可以放下,认为现实的红尘俗世不关自己的事,宁可躲进深山野岭,逍遥自在。他们提不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生不起对众生疾苦的悲悯之心,总觉得不关己事,不见不闻,不扰己心,独善其身。这种消极的“自了汉”心态,在现实社会中还是不少的。

怎样才是正确的理解呢?这涉及到一个人的观念认知如何影响行为的问题:自觉是正确的观念,是看破迷梦,放下即得解脱;觉他是利他的一种正确行为,是铁肩担道义——担起一切众生的苦难,负起家庭、社会的责任,提起即是菩提。因此,要放下的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名闻利养,是逃避式的自寻解脱的心态,而要提起的是止恶修善、内修外弘的菩提心,是度化众生和绍隆佛种的责任。可见,放下固然好,但提起更难。一个人如果将优良的传统、做人的原则和求真的信念都放下了,那他的人生还能拥有什么呢?所以,菩提心要提起来,正信和正行要提起来,正见和正语要提起来,慈悲与道德要提起来,公理与善缘要提起来,精进与宽容要提起来……这些如果提不起来,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做人还有什么意义?

四、提放自如

因此,放下,首先应该提得起。所谓提起,就是有担当,可以负起大任,但当因缘转变时,随时可以放下,毫不眷恋,更不拖泥带水。如何做到呢?有人问布袋和尚:“如何是佛法大意?”他一声不响地放下布袋。有人又问:“为只如此为,更有向上事?”他同样一声不响地拿起布袋就走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我两忘的境界,那么还有什么是非、憎爱呢?

放下了是非憎爱、自私与执著,提起的是清净、喜乐和助人的义务。放下,是做人的自觉的本分,回归生命的实相;提起,是觉他利他的责任。要是放不下,就会带来许多无端的烦恼、痛苦和束缚。因此,弥勒菩萨一声不响地把布袋放下,放下的是自我解脱的清闲;一声不响地提起布袋,提起的是随遇而安、随缘度化、随心奉献的承当。在该放下时放下,该提起时提起,这是对缘起实相如实观照,清醒地安住当下的人生态度。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被尊为诸佛之母、七佛之师。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该出手时就出手,随缘任运,如实面对,但做完之后,时空因缘转换了,过去心不可得,就洒脱放下。“功成身退”是千百年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佛法无我人生观与无常世界观的智慧结晶。

总之,在短暂的人生中,荣华富贵、成败得失,只不过南柯一梦。瞬息万变的身心世界,如晨曦之秋露,没有什么值得执著不放。看得破,就放得下,放下就得解脱,因为智慧没有烦恼,慈悲才受敬重。心怀慈悲,就能提起对社会人群无私奉献的勇气,宣扬和平与真理之音,传承正法的根苗,承担众生的苦难。

一个人如果放不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又怎么可以提得起无我的度生悲愿呢?因此,对世间因果规律了解越深,就越能止恶行善,舍己为人,提起无私奉献的道德勇气;对万法缘起法则静观透视越深,就越能一念不生,彻底放下。知道人间聚散离合都是因缘,缘生无性,就能从头提起,大死一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彻头彻尾地放下对身心和五欲的执著,才能重新开始,做一个尽责任、守本分的菩萨行者。

无疑的,越能看得破、放得下,心胸就越加豁达宽广,气度也越加恢弘。这样,才能恬然自乐,自由自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