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3 September 2017

佛教人生观积极的价值取向

文 |唐黎标

佛教因其出世理论而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落后的,这是对佛教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以人为本首先就要肯定人自身的价值。可以说,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人生、爱护人生、知恩报恩、奉献人生,是佛教人生观的显著特点。佛教的慈悲心、感恩心、包容心、 结缘心、分享心、奉献心、和谐心等,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佛教“以出世心,做入世事”的主张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很多积极的启示。

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首先,佛教主张敬畏生命、善待众生,提倡不杀生而积极护生。戒杀护生就是对一切有情生命的尊 重,中国汉传佛教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倡导素食,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社会上一般人把佛教徒吃素仅仅看作是一种饮食习惯,而没有看到是佛教慈悲心的重要体现。实际上,素食是不杀生的有力保证,素食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慈悲心。佛教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特点,对于保护动物和保护自然无疑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其次,佛教的慈悲思想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当今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追求利润不能忘了人最起码的道德,不能突破做人的伦理底线。对消费者如果缺乏慈悲心,不把消费者当作人来看待,就必然使假冒伪劣产品肆意泛滥。比如,早些时候媒体报道的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的事件,最近又有报道,浙江义乌生产的“爱宝”等多个品牌的奶瓶全部采用废旧光盘为原料,奶瓶中的酚含量严重超标,会破坏婴儿的肝、肾细胞以致造成慢性中毒。古语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而现在生产和销售劣质产品的这些人只知道赚黑心钱。其实,在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市场上,任何人都 不可能置身事外,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造假者能容忍自己造假,最终也必然会成为他人作假的受害者。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认识上下手,只有人人心生慈悲,尊重生命,对一切众生慈悲为怀,关爱有加,才能彻底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二、业果相续,命由己立

佛教主张“无我”,“无我”并不是否认自我的存在,而是反对“我执”,即不执着于我所有,也就是认识到世界的“无常”、人生的“无常”,不可把世界上任何事物当成“我的”而执着它、占有它。在佛教看来,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变灭之中,因 此,不会永远属于自己。人必定要死亡,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包括和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会离开自己。

佛教否认我执,决不是否认自我,否认修行的主体。佛教的修行就是把现实性、日常性的自己转化为理想性、规范性的自己。佛法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体验,不是群体的体验。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开悟自己明了,自己证道自己解脱。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谁都不能代替他人的修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的觉悟。修道、觉悟、成佛,必须靠自己,只有自己做才能有体验,有感觉,依靠别人是不行的。佛陀说过:没有人能给我们痛苦,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同样道理,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命由我立,福由己求。很多人相信算命,认为人的命是天注定, 自己无能为力,认为自己过得不如别人好,是因为自己的命不好。佛教却不这样看,佛教业报轮回思想强调业果相续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佛经上说:

依所种之种,获应得之果。
行善者积德,作恶者聚业。
善种种子者,必将享其果。

这就是说,“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必定会报。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能始终伴随着我们,只有业力与我们不可分割。

三、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在佛教看来,出世心是重要的,没有牢固地树立出世的心,单纯地强调入世,那就没有佛教的特色了。佛教所说的入世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佛教徒的入世首先要具有坚定的佛教信仰,丢弃佛教信仰的入世,就不是佛教徒的入世,和世俗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对于人生佛教来说,出离心是修行的基础,也是佛教的基础。

出世心是佛教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是佛教对贪、嗔、痴等心的破除,而不是消极的避世心。出世是佛教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必须落实于生活,把信仰的原则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如果没有出世心,就不是佛教信徒,和世俗的人一模一样了。如果只有出世心,而不做入世的事情,那佛教信仰就真的成为“空” 的、与世隔绝的,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所以,佛教提倡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佛教的善心、慈悲心要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离开生活,离开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无从谈起。关注当下,就是关注现实的生活,这是佛教入世的重要内容。净慧法师提出“生活禅”的思想,就是提倡“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生活禅实质上是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进一步禅宗化、生活化、社会化、具体化,使佛法进一步走进了世俗生活。

因此,佛教强调修行,修是为了行。佛教不仅强调行,还强调把修行落实于当下。也就是说,不能把行动推到遥远的将来,而是把握当下,立即行动。当下一念处理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佛经上说:“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当下这一念、这一行动,关系重大。

四、圆满人格,人成佛成

佛教人生观中讲随缘,就是讲外在的客观环境和客观条件,但不能认为佛教讲缘,就不重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事实上,佛教包含着丰富的人的能动性思想,佛教不是宿命论,也不是悲观论。在当代社会,学习佛教的人生哲学,对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释迦牟尼佛得道成佛,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希望人人成佛、个个得道。成佛既然在人间,就必须以正确的观念指导人生。佛法教人以正见生活,以净心从事世间事业。太虚大师说:“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意思是说,做人以成佛为终极目标,我们应以佛陀为榜样,克服自身的众多缺陷,达到人格的圆满和完善。当自己的人格完善了,那时也就是成佛的时候。这才是佛教的现实处,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究竟处。

很多修道学佛的人,往往只重视佛法,把世间法看得很轻,以为出世就是要远离世法。于是,日常动 用就不在人事上练心,不考虑做人的道理。其实,这并不符合佛教的要求。佛教认为,人道是成道的基础,人格是佛格的基础。做人的基础不牢固,人格尚不够,如何能成就比人更圆满的佛呢?所以, 尽人道正是成佛的资粮,要成佛先需尽人道。人格都不够,成佛就是一句空话。

面对社会道德人格的普遍下降,我们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把责任推向社会或者别人,而是应该从自身做起,拒绝平庸,追求崇高;从自身做起,拒绝空谈,脚踏实地。只有我们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坚守我们的道德底线,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我们才有理由享受社会的和谐、融洽和安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