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3 November 2017

三主要道 (第三天)

智敏上师

第三天

昨天我们把三主要道的第一个项目——出离心大概介绍了一下。在出离心之后,第二个主要的要道就是菩提心。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我们以前已经大概地说了一下。这里从出离心要转入菩提心呢,我们把两者的关系再重新阐述一下:出离心是生起大悲心的一个决定的因素,如果自己没有真正地出离心生起来,那么自己受苦的情况也不了解,那么一切众生受苦也很隔膜了,那这个大悲心何从生起呢?从自己感受到三界的痛苦,昨天我们说的出离心生起的标准,就像一个囚犯关在监狱里边,他定期是要处死刑的,在还没有处死刑之前,他是无时无刻不想逃出这个监牢的。逃出去才有生路嘛,关在里边,关一天就少一天,关一天少一天,哪一天执行死刑了,就死掉了。这样子的出离心生起之后,如果把这个心转移到一切众生的身上,他们也在受这样的苦难,那么我们自己要出离,那么把自己这个心推己及人,也希望他们出离这个苦难,他们受苦自己感到很难受,就像自己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想把他们救度出这个苦难的世界。那么这样子的心就是大悲心。

所以出离心和大悲心,从因果上说出离心是生起大悲心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另外一方面来说;从对象来说,出离心对于自己来说,出离三界的苦难的心就是出离心;对一切众生来说,那就是大悲心了。所以说,我们要生起大悲心,如果真正出离心没有真正生起的话,那是一种骗人的假话。所以,我们不但自己修行大乘菩萨,要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如果你连出离心都没有的话,那这个话是谈不上的。

我们因为真正的出离心生起了,那么大悲心才能生起来,大悲心生起之后,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生起菩提心了。菩提心它是直接从大悲心生起的,所以从出离心到生起菩提心,中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也是有必然的因果的。只要前面的出离心是真正生起的话,那大悲心自然会生起。大悲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必然就会生起。后边菩提心怎么生起,我们就要讲了,七重因果里边,就有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是菩提心生起了。这是从七重因果方面来说。这是后面要介绍的,这里就提一下。出离心和菩提心中间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只要我们出离心真正生起的话,把这个对象转移到一切众生的话,大悲心也就生起了,大悲心生起之后,再进一步的话,菩提心也就很快生起了。所以说,出离心和菩提心并不是截然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的事情,而是同一事情的层次高低的问题。出离心真正生起,要生起菩提心是不困难的。如果我们出离心还没有,我们就说大话“我们要生菩提心”等等的话,那就是骗人的话,这个我们学法相的人一看,就戳穿了。但是有些人,没有学佛的,佛教的教理没有学过的,很会上当受骗。这里我们就把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关系简单地先介绍一下,后边还要讲。菩提心为什么要生呢?我们不生菩提心,单有出离心不是也了生死了,出三界,出轮回了,不是很好嘛,为什么一定要生起菩提心呢?这里就把要生起菩提心的必要性在书上就先标了一下。

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
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

为什么要生起菩提心?他这里说:“若无菩提心摄持,出离不成无上觉,圆满安乐之因故,智者应发菩提心。”这就是说,假使出离心是有了,但是没有菩提心的话,那么这个出离心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度一切众生是不可能的,要成就最上的佛果呢也是没有办法的。不管你怎么样修六度四摄,菩萨万行,但是离开菩提心只有出离心的话,是不能成就佛果的,也度不了众生的。所以说,我们要自己圆满佛的一切功德,断德、智德、悲德,同时要度一切众生苦难的话,不发菩提心是不行的。我们修行,当然不会尽为自己,自了汉,出了三界就算了,这样子是声闻、缘觉的地位,不圆满的, 从利他方面固然功德没有,自利方面还是不够。我们说,成了佛之后,不但是烦恼障断了,所知障也断了。在《俱舍》里边一开头就说,成阿罗汉只要断“诸冥”就可以了,就是烦恼障,要成就佛的果呢,还要断“一切种冥”,还要大悲心度众生。那么,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要自己圆满我们的功德,断智悲的功德,要使一切众生离苦难的要求,这样子我们离开菩提心是做不到的。所以要真正能够满我们的愿,使我们的一切父母众生都脱离苦难,同时自己要圆满自己的悲心,智慧和断证功德的话,那么非要发菩提心成佛不可。所以这里说,单是出离心是不够的,不能到达无上正觉的高度的。所以说我们这里就是说,要真正成佛的话,离开菩提心是没有办法的。不管你有多少神通变化,不管你修多少的苦行,如果离开菩提心,结果最多是声闻、缘觉,不能到达菩提的高度,也不能把一切众生从苦难中救出来。为了这, 个缘故,只要我们为了度众生,我们修行,大乘的佛教徒是把自利是放一边的,把利他作为最高的要求。我们要度一切众生,所以说我们要自己的能力到达最高的高度才能度,最高的高度就是成佛,所以说我们的成佛并不是为了自己安享一切佛的安乐,是为了使一切众生脱离苦难,我们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救度的话,那自己非成佛不可。所以说,我们成佛的目的是为了度众生的,“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我们天天念的。我们要成佛是为了利益众生,没有成佛我们要利益众生的能力是不够的,做不到圆满的,那我们所以说真正要度众生的话,非成佛不可。

再一个,我们修行的人都是我们大乘佛教徒,那么大乘佛教徒和小乘的区别在哪里呢?证空性都是一样的,都证了空性了,当然空性有深浅了,但是主要的区别就在于菩提心的有没有?菩提心有了之后,他所修的行,因为要自利要出三界,固然要证很多的空性,但是你还要利他,要证更大的空性,要彻底的证到。就像经上说的,象、马、兔渡河一样的,这个河,三界的苦海,要度过去,兔子——声闻,它就浮在水面上过去了,它自己是过去了;马呢是缘觉,要深一点,但是没有到底,到河的中间就渡过去了;而象呢,是踏踏实实地踩着河的底过去的。所以发了菩提心之后呢,你证的空性也特别圆满。没有菩提心的呢,声闻、缘觉呢,只能证到空性的一部分,因为它不需要证那么多,自己了了就算了,那么一些空性证不到对他没有妨碍,而要成佛度一切众生呢,非踏踏实实把整个圆满的都证到了才能做到。所以说,从证空性的圆满,从度众生的圆满,自己智慧的圆满,一定要成佛。成佛的因就是菩提心,所以说离开菩提心,我们要做到这个高度是做不到的,那么就是说,我们要真正自利圆满自己的断德、智德、悲德,真正要利他,把一切众生都要度出来的能力要具足的话,非发菩提心不可。

发了菩提心将来才能成佛,成了佛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功德。这里就介绍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的原因。下面就是说,这个菩提心很好,我们知道了,那怎么样才能把菩提心生起来呢?前面我们说生出离心是有办法的,分两步走,第一个是厌离现世,追求后世的暇满人身而修法,后来真正后世也厌离了,观业果了,观轮回的苦,都是有一定的办法,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成就了出离心了。那么菩提心是不是也有方法得到呢?我们念经总是说菩提心、菩提心了,不断的在说。到底你菩提心有没有,这个要检查自己,如果没有的话,你该怎样生起?生起菩提心的人有没有?很多人就说了,我菩萨戒都受了很多年来,怎么还没有菩提心呢?但是你自己检查一下,到底菩提心生起没有?菩提心就是说要度一切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什么都不在乎,在无边的世界的有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当中,为了一个有情,为了度他,自己牺牲头目脑髓,经过百千万亿劫都在所不惜,何况那么多的有情。这就是说,为了度众生,自己承担受一切苦难的,那么我们这个心有没有呢?很多的佛教徒,嘴里说得很高,但是碰到事情的时候,就困难就让给人家了,便宜就自己占了,这个那里是菩提心呢?这就是自私心。

所以菩提心真正有没有,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就介绍我们的学法的师父,五台山的海公上师,他进藏的时候,三十九岁了,他学藏文当然不能像年轻人那样把语法什么的都搞得很精通了,最后他回来的时候,康萨仁波切就传他金刚上师位了。很多藏地学法的,像喇嘛、格西之类的反而没有传到,他们感到很怀疑海公上师:连藏语也还不太精通的,对康萨仁波切的教授教诫是不是能够全部领受下来,他是不是有这个资格接受康萨仁波切的法王的位呢?这样子的怀疑下呢,康萨仁波切就在大众中宣布:“我说的每一句话,海公上师句句都能心领神会。”就是说,尽管他藏语不是顶精通,但他毕竟藏语是学过的。我说的话,含义他都能领会,我们不要去研究文学一样的,把藏语文法分析得那么清楚了,这个当然海公上师是在中年入藏的,可能在这方面有一点困难,但是通过藏语听懂康萨仁波切的教授教诫是没有问题的,这是康萨仁波切亲自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领会。同时还有一点,他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那就是说,因为他真正发了菩提心了,才给他传了金刚阿奢黎的位了。从这一句话里边看,康萨仁波切在藏地那么多的弟子,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恐怕还不多吧。为什么就传一个汉人,给海公上师呢?那就是说,在这个世间上,康萨仁波切手下弟子中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还很稀有的。

那我们这一些人,哪个是真正发了菩提心的呢?把菩提心的标准来衡量一下,那就感到很惭愧了。尽管我们受了三坛大戒的,菩萨戒都受的,很多居士也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但是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做到呢?这个还是要自己努力了。我们受菩萨戒菩提心真正生起的是不多的,但是跟菩提心相应的,认为菩提心是对的,我们要这么做的,有这个心,我们也可以在末法时期,方便给你授个菩萨戒,但是真正够量的菩提心我们还是不够的。所以说,菩提心并不是那么容易生起的,我们真正要生起菩提心的话是要修的,不修是不会有的,那么能不能修?也可以有办法的。释迦牟尼佛是一切智,他什么东西都有办法,成佛的办法全部都告诉我们了,只要我们自己好好地学、好好地去修,都能够或早或迟的成就。所谓或早或迟,就看你的善根如何?你的因缘如何?你自己努力精进的情况如何?假使过去善根很厚,因缘又好,自己又精进,即身成佛可能的,那么过去善根薄弱,环境又不好,自己又懈怠,那你成佛就很缓慢了。

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
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
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

下边就介绍怎样子生起菩提心?他里边就介绍了一些方法。“四瀑流冲难阻止,业力绳索紧密系,投入我执铁笼中,无明黑暗笼罩之。”生起菩提心我们要怎么观想呢?有些人很天真,他认为菩提心我只要生起来就可以了,佛教是讲缘起的,一切法都要因缘和合才生起的,若无因无缘的话,菩提心从哪里来呢?天上掉下来?地上冒出来?不会的!没有因就不会有果的!那么我们菩提心生起一定要有因有缘,那这个因缘是什么呢?那就是观察一切众生在受苦难,这些众生是什么人?就是自己的过去的父母。这样子对父母生起不忍心他受苦的心,慢慢地发展,可以把菩提心修出来。后面要介绍七重因果,我们这里念《五字真言》都会知道,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菩提心就生了。

这里我们先观察一个众生受苦难的情况。这里第一个颂,我先略略地讲一下,后边再发挥,两个颂一起来了。第一个颂,四瀑流,瀑流就是冲击力量极大的像瀑布一样的流水,有四条,那就很多了,一条就够受了,现在有四条,那这个力量极大了,拼命地往下冲。这个哪个也挡不住的瀑流。在这个瀑流中间,我们的父母有情被绳子捆得紧紧的,丢在河里边,我们想这么大的急流,如果凭空摔下去,那都爬不起来,何况四肢手脚都被捆住的,那更爬不起来了。不但被捆住,而且被关在铁笼子里边,捆住了,可能绳子给水一冲冲散了,也有一线的希望可以爬上岸,但是又外面罩着铁笼子,那即使绳子断了,那你还在笼子里边,爬不出来。那么你又是在黑暗之中,天漆黑一点光也没有,人有没有,如果在白天,你喊救命还有人可以听到,来救你,但是晚上漆黑一片,人也没有,喊也喊不到,即使有人的话,他也看不清楚哪里有人求救,何况水流这么急,即使有人救的话,也不一定救起来。在这样子的苦难之中,我们想想,众生都是苦恼的。

“无边有中生又生,三苦逼迫常无断,诸母情状与处境,思已发起殊胜心。”在这样子无边的三有大海之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没有断的,我们的母亲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我们对她起什么心呢?当然要起救护的心!这样子就一步步地生起菩提心了。

下边就大概地把它发挥一下。我们对一切众生,假使有一个众生头痛,你仅仅想一想,要使他病好,以这样子利益众生的心,这个得到的福报已经无量无边了,何况一切有情你要把他一切苦难除掉,乃至使他们都成就佛的功德,那么你这个心发起来的话,那你这个功德,假如有形量的话,虚空都容纳不下!菩提心的功德是极大的,假使菩提心的功德有形色的话,尽虚空遍法界都纳不下,我们真正发了菩提心呢,一举一动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你供养他再珍贵的东西他也受得了,如果没有菩提心那就是信施难消,如果出离心都没有的话,那非下地狱不可,犯施堕。我记得我们以前有个公案,有个秀才他出家了,常住派他担水,担水担得很辛苦,常住有很多僧人了,每天他要从河里担水供应大家吃了用了。有一天,他累得不得了,他叹口气,说:“秀才担水弓着腰,和尚班首也难消。”我这个秀才给大家担水,把腰都背断了,吃力得很,我这样子一个秀才,世间上有地位的人,我这样子担的水,恐怕和尚班首吃了难以消化,就是说,受不了,以我这样子有地位的人给你们担水吃,你们是不是受得了呢?这个话给方丈听到之后,呵斥他一顿,他说,我打一个喷嚏,就能消三百两金。

凡是真正发了菩提心证了空性的人,福报极大的,这一点担的水怎么会消不了呢?几百两金子就一个喷嚏就消掉了。所以说,这个就看你的发心了,你真正有菩提心的话你什么都受得了,你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出家人要特别注意了,常住里边,天天受居士的供养,那就会施堕了。经上经常讲的,白衣生天,比丘入狱,就是白衣因为供养三宝,他生天,享受去了。比丘没有这个福报消受,而他把世俗的东西都享受了,那么他要还债那就到地狱里去还债了,那就是白衣的那些罪都由他代受了,自己去地狱受苦去还这个债,那就划不来了。那么我们就是说,真正出家的修行人一定要出离心、菩提心好好生起,才能够消信众的布施。最起码的我们出离心的基础是持戒了,把戒律持干净了,那就消灾了,如果戒律都不清,那你如何消灾呢?那决定是要入恶道受苦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这句话就是说这些,比丘又不持戒又不修行,享受了檀越的布施供养,那就下地狱受苦去了。这个我们要提高警惕。这里就是说,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人福德是无量无边的。

四个瀑流,学法相的人我们说一下,一般人听了就算了。它在《俱舍》里就有,四个瀑流冲击我们众生受苦难的,就是欲瀑流,就是欲界的瀑流。有瀑流,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还有见瀑流,各式各样不正的见,邪见等等。还有无明瀑流,无明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这四个好象四个力量极大的河把我们众生漂流在生死大海之中,跑不出来,冲在里边。那么从因上说四种烦恼,在果上说是生老病死,我们众生在三界受的呢在这里生了,又在那里死,生了又老了病了,都是受的苦难,如果分析起来各式各样的苦都有,主要的就是生老病死为主。果上说,生老病死是四个大瀑流,因上说,是欲界的烦恼,邪见等的烦恼,色界、无色界的烦恼,无明的大烦恼。这样子把我们冲在三界的激流中受苦跑不出来。我们在里边漂流,过去有些国家处罚犯人就是把他丢在河里边,把手脚捆起来,丢在河里边,那他就是决定死的。手脚都捆住了,这么急的河流,就像三峡一样的水流,你怎么跑得出来呢?但是万一运气好,绳子冲断了,他碰上一块石头,他就可以爬上去了,这个还有一个可能性,现在不但是手脚捆住的,他还被用铁笼子关起来,这个绳子是什么?就是我们所造的恶业,把我们紧紧地捆住,跑不出来。铁笼子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执,都为自己,对自己有利的拼命追求,对自己不好的,就排斥,甚至于损害人家,斗争了凶杀了,都是因为我执的关系。我自己要享受,要钱,要抢,抢,人家不肯给,就杀,我执是个坏东西,就像一个铁的笼子,不但手脚捆住,又关在铁笼子里边,这样子,你想想看,就是绳子断了你也爬不出来。假使白天的话,你还可以叫了,还可以喊救命了,但是晚上漆黑一片,人也没有,你漂流在这样子的大河里边,漂在里边的话,那就是受了各式各样的苦难。

那么我们想一想,这不管我的事,是他自己造的业,受苦了,我不管。但是真正你的母亲在受这个苦,你管不管呢?你想想母亲对你这么好,她受苦我不管,自己跑掉了,这个讲不过去的。所以说我们这样一想,这个悲心就会慢慢生起来。像这样子受苦的母亲三界里边无量无数,那么要救她们哪个来救呢?母亲的事情孩子不救,哪个救?那么这个担子当然在我们身上。我们要救她就要依了佛的方法,第一个就是要发菩提心。然后呢这个心发起来了,就是要救母亲的心发起来之后然后你慢慢地根据佛的方法去修,最后成佛了,才能够满这个愿。以这样子的观想,希望一切有情脱离痛苦的心生起来的时候,这是悲心生起来了。

那么我们自己现实的社会上,我们想一想,父母对他的独生子,现在都是独生子了,如果一个母亲,在她的独生子害了一个大病的时候,这个母亲心里是焦急得不得了,不管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里想只要找到一个最好的方法,把她的孩子救起来那就好了。我们也亲眼看到,有些父母因为自己的孩子害病,害重病了住院了,着急得自己打自己,这个我亲眼看到的。那么这个就表示她心里非常痛苦了。这样子呢, 如果我们看到一切父母有情在受苦也把这个心生起来了,这就是大悲心也生起来了,这是大悲心生起来的标准。那么我们总结一下,佛,教我们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前面总括的说了,下边是细致的讲了。佛要教我们生起菩提心是有办法的,主要是两个办法:一种是七重因果,念五字真言的都知道,有七重因果,一层一层上去,下边底层的修好了,往上修,修,修,修,这个七层修到家呢,菩提心就决定生起。这是有因有缘的,以前面的因得到后面的果,再以这个为因得到再后的果,最后第七重就是菩提心的果就得到,这是符合我们缘起的逻辑的。另外一个,是快一点,自他相换,把自己和有情换一下。平时我们都是照顾自己,现在我们反过来,照顾一切有情,把自己放在其他人的地位,把一切有情当作是我,这样子更快一点。那么一般修呢,七重因果还好修一些,容易一些。这里它介绍的是七重因果。详细的修法在《菩提道次第》讲了很多,这里是简单地讲一下。这七重因果念《五字真言》的都知道,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菩提心。在修七重因果之前,一个重要的就是要修平等舍心,平等舍心没有的话,你对一切众生不平等,有些有情对我有恩,我非常照顾他,有些是我的怨家,巴不得他受苦,他受苦他活该!这样子的心生起来,菩提心是生不起的,要把一切有情、怨亲都平等地看待,然后把一切有情观想成自己的母亲,过去都作过我的母亲。这样子,菩提心就慢慢地生起来了。

我们就大概修法介绍了一下,详细修法《菩提道次第》里有了。我们先要修平等舍心。假使我们平等舍心也没有的,一切有情可以分成三种,一种是亲的,一种是怨家,一种是不相干的,中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修平等舍心,三种怨亲历历分明的话,我们要生起菩提心是不可能的,要都观成自己母亲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总是对自己有亲的、对自己有恩的我们都希望他离苦,对一些普通的不相干的,苦也好、乐也好,与我无干,至于说,仇人他受苦,我非常高兴,这么样子,他以前害过我的,他是活该了,受报了。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众生你说要生起菩提心那是做不到的。所以,第一步,要把怨亲都要拉平。这个怎么拉得平呢?我们说,冤家是过去害过你的,甚至杀害你们的家属的,或者杀害自己的;亲人是救自己的,把自己从困难之中救拔出来的,怎么能拉平呢?在现世是拉不平的。但是我们从三世的眼光看,绝对是平等的。一些怨家哪里来的?很多的亲,太亲了,就成怨家了。我们这个现实的例子很多,两个人太要好了,最后成了最大的怨家,怨家如果关系调整好了,他也可以在某些地方救你,成为你最大的恩人,就是说,过去在三世的流转之中,有各式各样的环境不同,怨家亲家都是不定的,这一辈子的怨家可能前辈子就是你的母亲,这一辈子你的母亲可能以前就是你的怨家,这个在生死流转之中,怨亲的改变是不断地出现的。 就在一世之中,大家可能有经验吧,怨家变成亲家,亲家变成冤家的,这些事例也是很多的,那就是怨亲本来不是固定的。那么既然不是固定,怨家过去对我也有很多的恩,那么现在你的亲人,舍不得离开的,过去甚至于是取过你的命的,杀过你头的,这都有可能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怨亲呢,都是平等,那么这个平等心生起来之后,然后慢慢可以生起菩提心。如果说不能拉平的话,怨亲界限分明的话,那后边的是修不起了。所以,在五字真言七重因果,就是知母、念恩、报恩开始,但是这个前面一定不要忘记这个前面还有修平等心。这个平等心的基础没有的话,那么后边是上不去的。

那么第一个我们要把一切有情不管亲的也好、怨的也好、不相干的也好,从三世来观察都是做过我亲人,也做过我的怨家,都是一样的,对一切有情产生平等的观念,不要分怨亲的界限,就是把一切有情平等的看待,这是第一步,打基础。

然后修知母。这个怎么观想呢?我们有情无始以来,无始就是没有开头的,你说你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不好说,你说去年,去年还有去年,去年的去年还有去年,这样子推下去,一百年之前还有,一万年之前还有,一亿年之前还有,那么就推到没有边,时间没有边,那么这个中间时间长得不可说,在不可说的时间里,我们在三界里边流转,生来死去,一切有情互相都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说,每一个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而且不止一次的做过我的母亲。那么这个事实上我们怎么观呢?这是非常符合逻辑的,因为我们互相的关系,时间那么长,都会产生这个母子的关系。从这样子长时间的观察下去,每一个有情都做过我的母亲,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我的母亲,知母,就是一切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那么这样子把她肯定下来,这不是想一想就好了,到了明天马路上碰到一个人,对你吐了一口痰,就吵架起来了,打起来了,那就是毫无作用。要观察一切有情都是母亲,母亲骂你两句,吐了口痰有什么关系,那么这个心就对了。第一步,就是要承认下去,我过去无始以来生来死去,一切有情与我的关系,没有做过母亲的一个也没有,而且每一个有情都是很多次做过我的母亲,那么这个心把它肯定下来,这是第一步。

肯定下来之后,那么母亲对我有什么关系呢?过去的母亲我们没有神通,看不到,但现在母亲我们看得到,从自己的母亲,其他人的母亲,去看一看,她对她的孩子是怎么样的,从小到大,从怀孕之后开始,本来母亲身体很好,怀了孕自己走路就不方便了,吃东西不乱吃了,本来很欢喜冷饮的,假使怀孕了,这个冷饮就不敢吃的,本来很喜欢吃辛辣的,也不敢吃,本来欢喜运动的,跳跳蹦蹦的,现在走路很慢了,就怕胎里的孩子受损害。孩子养下来了,花了很多的心血去服侍他,这个我亲眼看到的,我的一个亲戚,她的小孩子大便排不出来,他的父母就亲手用手指从肛门里挖出来,这在父母来看是不当一回事的,但是我们想想,这个心除了对他自己的子女,其他的人他肯不肯干?他再也不肯干,所以父亲母亲养育自己和种种照顾,自己回忆一下,再看看人家的母亲。固然也有人说他的母亲从小对他不好的,那是过去的因缘,过去的业报现在碰上了,这是极少数的。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爱护,我们自己过去的父母看不到,现在的父母或者现在人家的父母可以看到的,我们多看一看,就可以把她如何对子女爱护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母亲对我们是怎么样子的关心,这个恩是多么的大!我们知道,养孩子是很痛的,我有一个亲属,她到医院养孩子,痛得大叫,叫什么呢?她是信佛的,就大念观世音菩萨,后来她养下来之后,人家对她说,你喊的“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整个医院的人都听到了,她大声叫了,那个时候痛得很厉害嘛。那就是母亲对孩子第一个生孩子时就受极大的苦难,那么生起来之后,要负很多辛劳,有的母亲为了孩子牺牲生命的也有,只要孩子好,她自己不顾一切拼命劳动怎么怎么地,乃至生命都牺牲了,这样的事情很多。

有一个磁带,是海外的,我们在三门多宝讲寺流通过,它的名字叫《母爱》,是一位法师讲的一篇故事,真的事情。有的人听过了,没有听过的人可以听一听,这个可以激发我们对母亲报恩的心。这个磁带三门有,如果需要的话,你们可以写信去请那个磁带。那么这里就是说,从现实的母亲,我们自己的也好,人家的也好,对她子女的照顾,我们自己看一看,仔细观察,就知道母亲对我们的恩实在太大了,离开了母亲我们小孩子就活不成了。每一个小孩子都这样子的,小的时候把母亲当作是万能的,一切都向母亲要求,保护自己的,年纪大一点,知识开通了,他就要向外边去追求了。他小的时候,因为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的,他就把母亲看成是万能的,什么痛苦母亲都能解决,母亲太好了。这样子,母亲对我们的恩真正看到了,再回想一下,过去的一切有情都做过我们的母亲,都对我们有那么大的恩,那么我们难道因为隔了几世,认不到了,她受了那么大的苦,就像前面说到的,在极大的瀑流之中,手脚被捆起,又关在铁笼子里,又在漆黑一片的大海里边,这样子在瀑流中冲,冲死。那么,我们是不是就闭了眼睛不管呢?这个心就不会了,就会生起报恩的心。

所以说,真正把自己的母亲,现实的母亲以及一切有情的母亲,现实看得到的,她的恩看到之后,我们都有一个报恩的心,人家待我这么好,天然的我们要报答她么。我们平时社会上,朋友之间他给我们一个好东西,我们回个礼,要报答他么。母亲对我们那么关心,不惜生命地来爱护我们养育我们,那么我们说,难道她受苦了,我们就不管吗?当然要报恩了。所以说,从知恩的方面,就会不期然的就会产生报恩的心,我们受了她那么大的好处,我们不报答她,自己心里是摆不平的,一定要报答她了。既然我们知道一切有情都是做过我母亲的,那么她们在受苦,要救她们出苦海的事情,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如果无动于衷,那是最可耻的人了。自己亲生母亲受苦难自己什么都不管,这样的人可以说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是动物,动物还知道报恩,小乌鸦知道喂老乌鸦,我们人就连这一点理智都没有吗?所以说,决定要产生报恩的心。就是说,要使一切母亲离开苦难了,一切安乐使她得到,一切苦难要把她救出来,这个心要生起来了,那就是慈心、悲心了。慈心就是最好安乐的事情希望她能够得到,能够享安乐。悲心就是一切苦难都给她拔除。慈心悲心生起来,那么使她安乐使她苦难除掉,这个事情哪个来做呢?是不是说那么多的有情,我作过她的子女,那么在座的也作过她的子女,那么她有她的子女,那么你去报好了,我就不要报了,我就省点事情,这行不行呢?不行!大家这么一想,哪个来报呢?既然我们受了她那么大的恩惠,报答的事情只有自己承担,不要推给人家,这个自己承担一切,救一切众生苦难的担子,这就是增上心。增上心生起来了,那菩提心就决定生起来了。它们中间的关系,先打一个基础,就像打地基一样的,修平等舍心,然后修知母,一切众生肯定地认清到过去都作过我的母亲的,既然母亲对我们有恩,什么恩什么恩好好的去观想,然后报恩的心要生起来。
知母、念恩、报恩,这个心有了之后,自然的,慈心,就是慈爱意乐的心就生起了,知母念恩报恩是因,慈心是果,慈心也能够生起悲心,因为有慈心希望她安乐,看到她受苦,当然要救,那么悲心就生起来了,慈心悲心再加上增上心,合起来,它的果就是菩提心。所以这七重一层层修上去菩提心必然会生起的,这是客观的规律。佛是把一切规律都掌握好的,所以说你要生这个法,要什么方法、什么因缘、什么条件都告诉我们了。现在菩提心要生起来,当然不是凭空能生,就是需要这套办法,就是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最后菩提心决定生起来,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我们依佛的方法去做的话,这个菩提心迟早会生起,好好地修,很快就生起来,慢慢地修,慢慢地生起了。总是有生起的时候。

我也碰到上海一位居士,他说,一切有情都做过我的父母,我也做过一切有情的父母,我何必去救他呢,他应该救我,那我这个责任就没有了。这个话对不对?大家可以思惟一下,好象是很合理,他做过我父母,我也做过他的父母,我何必要报他的恩,他应该报我的恩。这个话听起来好象很有道理,实际上绝对是荒谬的,这是违背法性的。第一个他执着一个“我”,要众生报他的恩,我执很重;再一个众生受苦,没有悲心,既没有大悲心,又是我执,都是从烦恼里出来的话,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实际上整个是烦恼,不合法性。所以说,这些话我们一定要排除,如果这样做的话,以这个为原则去做的话,将来成就的是魔。……我们修法都是一个阶梯一个阶梯上去,都有路,都有方法,都有缘起可以达到的 。成佛的道路,佛早给我们非常周详地安排好的,只要我们肯去走,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去走,愿意走的话,方法是有的,成效还是会出现的,如果没有办法那是乱干,当然做不到了,但是这都有方法、都有缘起,是可以达到的。现在,最巧妙的方法就现实地放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好好地做了,否则的话就对不起佛了。那么,我们以这样的心去修的话,最后菩提心决定会生起,成佛的因素——菩提心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也是从客观上能够一步一步实践而达到我们的要求和目的的。这里仅仅是介绍一下原理原则的事情,真正要详细的话那就要看《菩提道次第》。

在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下《菩提道次第》这一本书,这本书有的人认为是密宗的,因为这是藏地人写的,好象藏地就是密宗,没有显教。其实,藏地从印度吸收佛教,显密都是接受下来的。我们汉地,在唐朝的时候也是显密都接受的,但是唐武宗灭法把密宗灭掉了。密宗是保密了,一些东西不能公诸于世了,一消灭的话,外边就没有了。那么这样子,密法在汉地就不流传了。一直到近代,汉藏交流得比较广泛之后呢,才慢慢地流传到汉地来。

藏地的《菩提道次第》纯粹是显教,是把佛的四十九年的一代时教,天台宗不是分了五时八教吗,它就是以《菩提道次第》的方式来组织,把佛说的法,显的、密的、大的、小的、说空、说有,互相冲突的那些人家看了不了解的,有一个整个圆满的体系,按照次第来讲,总的来讲。所以这些法没有一个是不需要的,但是一个凡夫,从凡夫开始直到成佛都要那些法,在某个层次的时候用这个法,在某个层次的时候用那个法,虽然这两个法看起来矛盾,但是对他来说在某个时候用这个,某个时候用那个,都是不能少的。所以说,显的密的也好,大的小的也好,空的也好,有的也好,在整个《菩提道次第》里边,都是一个圆满的体系,有体系的。这个我们汉地经上也有,如来说法,如筏渡江,你有这个机用这个法,假如你要渡这个河你要有船,你河都渡了,那船就不要了。在众生有执着的时候,先给他说有,等到有了之后,把法也执着了,就给他说空,把这个有也去掉。他法都没有,你不给他说有,他专门执着世间法,那么佛法要告诉他,让他“有”,但你把佛法也执着了,太执着了,那要说空了。那就是说,到某个层次要说有,某个层次要说空,某个层次你好好持声闻的那些戒,自己要出离了。到真正有了一定的道之后,在《法华经》里边有“化城”的时候,要给你说大乘了,小乘不行了,小乘不能成佛的,等等。这个在《法华经》里边就把它们圆融起来了,三乘终归一乘。显密也是一样,而不是显密不容。你在修显教,好好地修,能成佛,当然是大乘了,但是说如果你菩提心生起了,看到那么多的有情在受苦,我第一要救他们,要想用最快的速度来救的话,我就要用善巧的方法,密法了。密法可以很快地成就。成就了佛的三身功德就可以马上度众生了。所以说,我们真正菩提心猛励生起的时候,希望赶快度众生,修密法。所以,这个里边没有矛盾的。《菩提道次第》这就是显教,它把整个佛法按照次第圆满地组织成一个体系。在这个里边,佛所说的法,都含在里边。

《菩提道次第》的精要就是三主要道,就是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如果《菩提道次第》打开来呢,就是藏地的五大部,俱舍、因明、戒经、现观、中观。再打开来呢,就是三藏十二部经。所以说,《菩提道次第》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核心,是一个结晶。而《菩提道次第》的结晶就是三主要道。我们三主要道要打开仔细一点,修法就看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还不够,就学五大部,五大部还要再学广一点,就是三藏十二部。这个整个都是佛说的,经律论的一个总结。现在我们就略略地把菩提道次第的关系介绍一下。为什么原因呢?七重因果菩提道次第讲得比较仔细,如果真正要看的话,就可以去参考。

修菩提心我们还要广一点的话,《五字真言》里有。海公上师实在是悲心,把一切方法都告诉我们了,还有《现观庄严论》里边的二十二种发心,就是《五字真言》里边“如地金月火,大藏宝源瀛”,这二十二种比喻。这是真正要修菩提心的人要知道的。另外,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是不同的,菩提心分愿心和行心。愿心,是发菩提心,发愿,要度一切众生,愿生起之后,不能留在嘴上说空话了,那要实行、实践了,实践就是要受菩萨戒了。行就是实践的事情了,那么这些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都要知道的重要的一些原则的事情。菩提心是一切佛的核心,也都是我们一切佛弟子都要做的事情。佛的本怀是要众生成佛的,要成佛的因素第一是发菩提心。所以我们真正佛弟子不能离开菩提心,佛教化四十九年,也是要我们发起菩提心、修菩萨行、结果成佛的,所以说,我们真正能够发起菩提心的,才真正能做佛的“儿子”——佛子,真正的佛子是发了菩提心的,是佛的儿子,将来能成佛嘛,担负如来的家业嘛。这个《法华经》讲得很多了。我们这里就讲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它的发心如何修起来?前面我们讲了七重因果的修法,另外很多人念上师供的,自他相换的方法也有了,就是把自己放到众生方面去,把众生当作自己,这样修菩提心很快的,直接了当地转一下。但是这个不容易,不容易修,那就一层一层来,要踏实一些,我们就介绍了七重因果的修法。

菩提心生起之后,一切功德都能生起了,它是大乘的命脉,菩萨就是以菩提心为主,再修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成就了圆满了就成佛了。这里帕绷喀大师就说了,有些人,现在的修行人不懂这个道理,认为菩提心有没有不在乎,总是修什么气脉明点,修什么本尊了,这些人他看起来其实很可怜!菩提心都没有,你修什么本尊呢?一切本尊都是菩提心成就而有的,那么你自己都没有生菩提心,再怎么修也修不成本尊,你还不如好好地把菩提心修起来。还有一些外道,修神通、修什么的,那更是谈不上了。

在佛教里边也有,相信神通,相信什么希奇的事情了,而菩提心、出离心这些宝贝都不要。你有菩提心出离心的话,神通什么的,将来更大一些的都会有,而你仅仅着眼于一些鬼通、邪道的神通之类的,而把我们佛教的命脉——菩提心、出离心不要的话,那你修的果决定是邪道的果,是不会有正果的。假使你离开菩提心、出离心,尽管找一些善知识,修一些无上的密法,生圆次第、大圆满教给你,你都不会成就。为什么?根本的要件没有,我们佛教讲缘起,缘起、出离心、菩提心你都没有,你成佛的因缘还不够,你怎么会成就呢?不管你的法是什么,你都不会成就。书上就说,不要看你这个法是大圆满、大手印,或者生圆次第,要看你这个人是不是大圆满,是不是大手印。就是说,你人够不够格,你够格修大手印、大圆满、生圆次第,你就会修成功。你人是不够格的,什么都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什么都没有,那你再高的法教了你都没有用。那就是,穿了龙袍也不像皇帝的人,怎么去做皇帝呢?这个不相称的。这里再三强调,我们修行不要着眼于一些表面上的神通,什么变化了,什么高超的修法了,你不把主要的三主要道抓住的话,这些再高的法对你来说,都没有用的。佛的因是出离心、菩提心,出离心之后是生起菩提心,这个是不能少的。

还有的人说,我菩提心已经有了,我们每天仪轨都念的,皈依发心偈嘛,“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我天天念的,我天天发菩提心,天天要成佛度众生的愿天天发,我的菩提心够了,你这个是够了吗?这个是仪轨上,教你一个方向怎么做,你做到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那很好了。你没有做到,只是在嘴里念念,那算不算菩提心呢?那不算数的。你要把它修得相应了,菩提心生起了,那就行了。

我们道场的规矩,《五字真言》念了多少座了,可以修大威德了,很多人都很着急地问我,我能不能修大威德?我念五字真言念了几百座了,甚至上千座了,数目很多,好象应该说是够了,那是我们从量方面看,《五字真言》给我们讲了什么?菩提心了,皈依三宝发心了,二十空了,十地颂了,你到底念了之后得了什么成就?五字真言里边,菩提心二十二种发心,知母念恩报恩,都给你写的很仔细,最后二十空,什么空,大空,内空,外空等等,你到底懂了没有?菩提心你心里生起没有?二十空不要说证了,你懂了没有?如果说你只是嘴巴念了,念了一千遍、一万遍,肚子里什么都没有,那么你想想你够不够格求大威德?大威德是无上部,无上部的要求是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好修,在末法时期三主要道修成功的人很少。法王就说,降低要求,三主要道的内涵你能够掌握并且能够修得起来了,这样子的人可以求一个无上部的灌顶,求个大威德,也是将就。但是我们说我们许多人大威德法已经念了,顶也灌了,我们三主要道修了多少?掌握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不要忙于生圆次第了,你好好把三主要道多努力一下,这个命根子拿到了,生圆次第才有办法。命根子没有,生圆次第就像竹筒子里的蛇,要么是向上,要么是往下,向上是成就,向下是堕金刚地狱。向上的条件是三主要道,有没有?有了三主要道,在竹筒子里的蛇可以往上爬,就可以成就本尊,如果你没有三主要道,你决定下堕金刚地狱。那你何必这么着急下金刚地狱,好好地修,把三主要道修好,再去修不是很好嘛。

现在的人急于成就,这个心好不好?好!成就了度众生嘛!但是成就不是唯心主义,是有一定的缘起的,因缘不够,跳级是不能成就的。菩提道要有次第,密宗道也要有次第,密宗道次第,离开次第就要翻跟头。小孩子还没有长大,你叫他去念大学、研究院的功课,你把他逼死了,他也念不下来,结果把他逼死了,反而糟蹋了人。你把他小学、中学、大学好好培养,将来是一个专家,决定有可能性。不按次第的话,过去有一个拔苗助长的例子。有一个人看到田里的苗长得很慢,他说,哎呀,这样子长下去哪一天收呀,我还是把它拔高一点吧,他就花了很多气力把整个田里的苗都拔得高高的。他想,这样子长快了,我可以赶快收成了。那知道,过了两天一看,全都枯死了。不按次第是不行的,不能跳级的,你着急的话,你就得不到,越是着急反而失败,达不到目的。所以我们修行要讲缘起,缘起不够不要着急,不要跳级,把因缘补够,自然可以成功。因缘不具足,拼命往高的追求,那翻跟头就等在你前头,你得到的就是翻跟头,掉下去。修行不是开玩笑。

我们再打一个比喻,三主要道等于说是我们航空员的飞行操作法,最新式的飞机、最高等的飞机你说要去驾驶它,那可以,你要先把驾驶技术学好,你上去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假使你驾驶技术都没有学好,就急于上天,把飞机的发动机一开,就上天了,你说你将来的后果是什么?当然是粉身碎骨嘛,没有话说,你在上边没有办法嘛,你当然是掉下来嘛。不但你摔得粉身碎骨,飞机也粉碎了。这个后果自己找的,为什么?你驾驶技术怎么不学呢,缘起少一个,主要的缘起,驾驶的飞机的技术都没有学就上天了,你胆量太大了。我们修行一样的,佛教的命根子三主要道还没有得到,就来不及要修高的法了,那还不是自己找死嘛,这个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下边我们再说一个,怎么样子说,我们的菩提心是到家了,够了!我们修到某一个程度了,够不够?算不算?菩提心算不算生起了,要一个标准嘛,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说,你怎么样子的一个情况,状态,你菩提心是够量了?我们可以修下边的了,我们修行就是一个一个的修了,一个修成了修第二个,前面我们说出离心怎么样才是够量了呢?你对三界的苦认到了,要脱离三界的心就像关在监狱里等着被枪毙的囚犯一样,每一时刻都在要想赶快逃出这个监狱,这个心生起了,出离心就生起了。你每时每刻都不想三界的苦,都在想跳出这个三界,这个心生起之后,然后再修戒定慧,出离解脱的果就会得到,如果心都不发,这个囚犯他都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自己要被枪毙了,等在监狱里感到很舒服,也不要劳动,天天有饭吃,“哎,这个很好”,糊里糊涂等一辈子,那知道不是一辈子事情了,你过几天就是被枪毙了,打死了。那是他自己糊涂了。出离心就是说,我们要有这样子的心,像囚犯快要枪毙了,着急得很,就想赶快逃出去,这样子的心生起了,无时无刻,哪怕半夜醒过来都有这个心了,有出离三界的心,那是出离心成就了。菩提心成就了是一个什么状态呢?这里有一个比喻:假使一个母亲看到她最疼爱的独生子掉到火坑里去了,在受火烧烤的苦,那么这个母亲怎么样子呢?她心里着急得不得了,一刹那也不能等待,就希望赶快把这个孩子救出来,我们假使看到一切有情在轮回里边、恶趣里边受苦,我们也像这个母亲对待独生子一样,一刹那也没有办法忍受下去,就希望赶快地把他们从苦难之中救拔出来,乃至于使他们赶快成佛。这样子的心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还是世俗菩提心。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胜义菩提心,一个世俗菩提心,先修世俗菩提心,然后结合空性修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开端,世俗菩提心怎么样算够量呢?以这样子的心态就够量了。就是说,在一切父母有情在三界里边受苦,我们像一个母亲看到独生子掉在火坑里受苦一样,一刹那也不能忍受,急于想把他们救拔出来,这个心态生起了,那么菩提心的量够了,这样子我们说三主要道的第二个项目——菩提心,我们已经修得有成就了。那么,第三个,难度又是最高的,前面两个难度也是很高,但是和第三个比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三个难度是高的,就是要得到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见,这个正见难度相当高。在菩提道次第里边,后边讲止观章,特别是毗钵舍那那一章,就专门讲这个。我们记得海公上师就讲过,他以前到康定学法,跑马山有学法的喇嘛就流传一句话,“宁肯背石头,不愿学止观。”背石头,像米勒日巴造房子,背石头背来背去,把背都磨穿了,这个很苦,但是学止观呢,心里边要接受这个止观很难,比背石头还要难受,所以说“宁可背石头,也不愿学止观。”学止观的话,心里要接受止观难度极高,体力劳动还舒服一些。那就是说,学正见,学空性正见不是容易的事情。

再一个,法尊法师以前跟安东格西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开始学的时候,学生很多。大家都知道这个书极重要,成佛的道路嘛,哪个不要呢?都想成佛嘛,开始听众成千上万,听到后来,难度高起来了,慢慢退退退,退到最后止观章讲完了,菩提道次第毕业了,一个人,法尊法师一个,这个也就是说,在藏地学菩提道次第也感到后面的止观是一个绝对困难的事情。

当然,我们说,一下子把它搞懂呢不是那么容易简单的。藏地学法是有次第的,我们汉地就没有这个,所以学法讲空,就空、空、空,有一点儿豁达空,所以说古代有一个“鸟空鼠即”。就是讲了半天,嘴里讲的名相很多,肚子里踏实的东西拿不到。就象鸟在飞的时候,在空中“嗡——”叫那样的空,又像老鼠叫一样,“即、即——”这么叫。这就是说,这个法是很难学的,你学一个名相,有一点儿皮相是不够的。在藏地学法有次第的。要学空性,先得要学“有”。这个很怪的,“我要学空,你怎么叫学有呢?”,“那你空什么?”你把有的东西空掉,你“有”都不认识,你空什么东西。我们说,《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比如说,五蕴空了,五蕴都不知道你空什么呢?假使说我们要消灭一个敌人,这个敌人是谁?我们去抓,敌人的目标都没有,你去消灭那一个去呢?先要认识五蕴,然后再把五蕴空掉。那就是先要学“有”,再把它空掉。藏地的学法就是这样子的,先学有部,有部是什么?一切有,不但是现世有,过去未来世有,这是绝对的有,有为法是有,无为法也是有,这样子的有部先学了。

在此我再补充一下,龙树菩萨有一句话,“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盘智。”这就是说,先得法住智,先把一切法搞清楚了,然后涅盘智,法空的智慧才能够得到。你一切法都不清楚,缘起都不清楚,要求空性是得不到的。我们这里介绍的正见也是如此,从哪里得到真空的正见,从缘起得到。那么,宗大师开悟了,得了中观见,从缘起得到的,最后他开悟之后,作了《缘起赞》。所以说,空性不能直接从空性进去的,要有一个门的。我们很多修行人,都是不懂这个缘起,他说要学空,什么都不想,你还是有一个“不想”里边,思惟是不会停顿的,它总有一个对象的,你说不想,有一个“不想”在你心里边,还是一个“想”,“不想”本身就是一个“想”。这样子要得“空”怎么得到空呢?“空”要有善巧方便,要有缘起,“空”的缘起就是从缘起入,先把一切法形成的缘起知道之后,自然它的自性空会得到。

所以藏地学法先学有部,把佛的一代时教有四个部来分,一切佛法不超过这四部,第一是有部,有部是一切有,第二是经部,经部是把过去未来空掉了,中间有些法也空掉了,再后是唯识,唯识是把一切外境都空掉了,只剩一个阿赖耶识,最后是空性。空性就是把自己也空掉,就是中观了,它有层次的,从有部、经部、唯识、中观,这样一层层上去的,中观里边还有自续派、应成派,最高的是应成派,这样子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上去,这样子学的中观,是非常之严格,非常之踏实。如果你前面都不要,一切法空,那就是糊里糊涂的空,空什么都不知道,空的对象也不知道,缘起也不知道,不知道缘起,不能知道空性的。我们要证空性,先要知道缘起的。所以,很多经论汇合拢来,这个原则是一样的。我们三门多宝讲寺学法是循着这个方向的,从有部下手的。我们的有部就是用《俱舍》,俱舍是从一切有部进入到经部过渡时期的一个作品,它里边有有部思想,也有经部的思想,我们以学这个为起点,把经部有部的思想知道了,再学唯识,最后学中观。这样子学呢,是古代大德规定下来的,这样子学才是踏实的。否则的话,就是漂浮、不踏实。这些方面发表的论文也很多,我们就不去介绍了。

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
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下边就是第三个要点就是正见。正见有世俗正见、胜义正见。世俗正见就是因果不谬,就是六因四缘五果,因有六个,缘有四个,果有五种,这是详细分析因缘自性,自性缘起,然后世间的正见。胜义的正见就是自性空,我们所说的正见强调的是胜义正见,一切法自性空的正见,前面是世俗正见在讲出离心的时候夹在业果中介绍过了。

一切自性空的正见,第一个就是为什么一定要修空的正见,“不具通达真理慧,虽修出离菩提心,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这就是说,假使你没有通达一切法自性空的智慧,尽管你修出离心、菩提心,修了很多,也很卖力,但总不能把生死的根子断除,因为生死的根是敌人,就是执着补特伽罗我,这个法有我,你要断除生死根,就是要破除我,就是把这个人我、法我破除掉,才能出生死。你现在菩提心也好、出离心也好,它仅仅要是发大乘的心,要出三界的心,要成佛的心,度众生的心,但是方法没有,没有把一切无明照破、照见五蕴皆空的方法没有,那当然再有心也是徒然,还是达不到目的。所以,你真正要达到成佛度众生那你一定要修真空见。真空见从哪里学起呢?一切法自性空,我什么都不想,我去证空性去了,达不到。证空性的缘起,也就是它的方便就是要通达缘起法,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的,这个道理搞清楚了,你自然会达到空性,证到一切法自性空的空性。所以说,你要得到空性正见,它的重要性就是:尽管你发出离心、菩提心,如果你没有空性见的方便你出三界的目的、度众生的目的、成佛的目的是达不到的。方向是对了,出离心是出三界,菩提心成佛度众生,方向对了,但是度的工具没有,如何出离的方法没有,如何成佛度众生的方法没有,你还是达不到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要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真空正见,要完成前面出离心、菩提心的目的的话呢,就是要真空见来完成了。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