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September 2020

须知烦恼处 悟得即菩提

文|张家提

悟处州灵泉宗一禅师在悟道之前专注一心,常年参禅不止,坐破了好多只蒲团。虽然坐禅习定,但宗一心中的烦恼依然存在,知见之心若有若无,挥之不去。有位高僧看着宗一终日参禅不见功效,于是对他说:“还是行脚去吧。”宗一听从高僧的话,芒鞋踏遍高山平原、江河湖海, 踏破了数双芒鞋,结果仍然是一无所悟。宗一自己也感到迷惑了。 

一日,宗一经过玉器作坊,他聚精会神看着工匠将一块粗糙的顽石打雕成美玉,心中若有所思。夏日,他经过湖边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莲花使赏客们兴奋不已。宗一沿湖行走过去,看到一只打捞污泥 的船从湖中捞出一坨坨又黑又稀的烂泥。宗一当下大悟,说:“烦恼即菩提,此话实是不错,大千世界无处不成正觉,只在于悟与不悟之间。” 

宗一禅师深知“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一日上堂开示弟子云:“美玉藏顽石,莲华出淤泥。须知烦恼处,悟得即菩提。咄!”美玉是从顽石中提炼出来的,莲花生于污泥之中。所以,修行者要知道,身处烦恼之处,若能觉悟就能证得菩提之果。 

烦恼与菩提本来是两种佛教术语,烦恼,又称为惑,也就是使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之总称。《大智度论》云:“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人类于意识或无意识间,为达到我欲、我执的目的,常沉沦于苦乐之境域,而招致烦恼之束缚。在各种心的作用中,觉悟为佛教之最高目的。准此而言,妨碍实现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都通称为烦恼。佛陀为了使众生了解烦恼所导致的恐怖情形,常以随眠、缠、盖、结、缚、漏等词语来表示烦恼。佛教中常将贪、嗔、痴三惑作为一切烦恼的根源。 

菩提,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就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也就是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在这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从表面上看,烦恼和菩提似乎是呈相反的,然而烦恼与菩提并非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而是相即、同一的,是相辅相成关系。有烦恼才有求取菩提一说,若无烦恼则不用再求菩提,即离却烦恼,便无菩提。菩提不能脱离烦恼而存在。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当修行者烦恼没有断除时就是众生;一旦烦恼断尽,趋入涅槃之境,就能证得菩提。 

有情众生欲证得菩提觉悟,就需要去除无明,明了自性本自清净,洞悉世间一切诸法实相,了悟诸法自性皆空,从而破除一切烦恼障碍。就如莲花要在污泥烂沼里才能生长一样,菩提也要在世间众生烦恼的泥沼之中才会生起;又像是种子在空中无法发芽生长,只有深植于土壤中才会生长茂盛那样,菩提也不能离开烦恼无所根据的生发,而只有进入到满是烦恼的众生之中,与之同流,才会不断生起。因此,我们都当懂得,世间一切烦恼都是如来种,这如同不入大海就无法得到无价的宝珠那样,不进入到烦恼的大海就获取不了菩提觉悟之妙法。烦恼即菩提就是菩萨“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的用意所在及智慧所在。 

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关系,《六祖坛经》中云:“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更有“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之令人如若醍醐灌顶的精妙见解。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心本自清净,若是前一念执迷于诸法相,停住于诸境便会被烦恼所困,若是后一念开悟,心无所住便是菩提,到了佛地。所以说如若认识了自我性空之实相,一 悟就是到达了佛之境界。烦恼与菩提的转化只是在悟与不悟之间。 

明白了烦恼与菩提相即的关系并不意味着身处烦恼间不作为就能获菩提觉悟,众生要于诸烦恼间获得菩提觉悟,需要明白心本纯明清净,烦恼由念生,由无明生,去烦恼先去无明,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修行和参悟。首先必须接受于烦恼中才能得菩提的事实,安心于现实苦海中听闻佛法,去掉心中无明,在凡俗之事中不舍弃对于菩提道法的参悟,在世间一切烦恼中坚持修行,正是“火中生莲花”“在欲而行禅”。其次,要于世间诸法中体悟其自性,即参透了悟诸法性空之实相。认识诸法实相便可以破除对世间诸法相的执迷以及去除自身无明,也就能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心归于清净不受污染,复得真如自性,超越流转直至解脱。 

“烦恼即菩提”中烦恼与菩提不二,两者一并而存,烦恼实相即是空,能知烦恼自性空即是菩提。凡是妨碍众生觉悟的都称为烦恼;与之相反,能够帮助众生断绝世间诸烦恼达到涅槃之境的智慧就叫菩提。然而,贪、嗔、痴等烦恼之法相本体就是菩提,也就是说菩提是诸法实相,烦恼是实相的外在诸法。 离开菩提自性即空的实相, 烦恼就不存在,所以烦恼的根本自性立就了菩提。这就是烦恼与菩提相即不离的意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