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6 October 2017

高尚者高尚

文|勿用

世間不解佛教之人,對於佛教常有消極避世之譏。略可分為三類:

態度尊重者,不能不承認佛法理想高、道理深,但用於積極改進整體世間,建構社會事業,則認為不夠。動輒譏之為:「孤高之絕體,無敷榮之大用。」

態度平和者,則認為佛教不外是宗教,談談因果道理也頗有教化人心、勸善遠惡之作用。對於出家人不事生產這件事,他們有些不滿意;兒女們若想出家,那絕對不可以;但自己老來若能到廟裡去安養,似乎也不是個壞主意。

惡意誹謗者,往往批評出家制度是違反綱常倫理,出家人成為社會的負擔,乃至指佛教為亡國之教者有之。

以上這三種態度,惡意誹謗者固不足論矣。但有第一及第二種想法,即使在佛教徒之中,恐亦不乏其人。就算是教界人士,對於選擇遠離人間,著重沈潛靜處的修行人,評價似亦不高。對於像筆者一樣,已捨俗出家,身為住持佛教僧團中的一分子而言,難免要碰到以上的問難。如何解釋與回答呢?實則,這個問題牽涉到了個人的價值觀是否建立得穩固;更與自己對於僧涯規劃有無明確的方向有關。不管是向外發為言說以服人;或者是向內真能從佛法的實踐中,為人生開出更光明的出路;這都是一個必須加以深思的問題。

的確,我們無法直接用三藏十二部經來解決現實的國防、外交、兩岸統獨、交通,乃至愛滋病等種種問題。屬於社會上的問題,還得交由世間的政治學、軍事學、社會學,或醫學來處理。所謂「佛法不與世間諍」,即此之謂歟!所以天台智者大師也說過:俗學世典屬於安人民、立社稷之法,不可無也。但是我們若能深思,即會發現,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再強的軍事外交,也無法免於興亡更替;再好的律法制度,不能保證長治久安;再貴的醫藥,不能使人不老病死。因為,所謂「世間」者,正是遷流無常之義。一切世間之法,即使號稱為天經地義的三綱五常,都無所遁逃於無常的鐵則之外。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佛陀對於人生的觀察是如此深刻而徹底。世間生生滅滅的這一切,無非是無常、是苦、無我、是空。但是人們迷惑顛倒,以為真實,在所執著的一切事相中又起種種造作,使得紛爭苦惱相續沒有終止。

佛陀從深徹的思惟觀察與自證的境界中,以大慈悲心為我們開示緣起的道理,並指示出種種修行的途徑。佛弟子們聽聞之後,依之而思惟、實踐,最後亦能如佛一般,趣入遠離一切諍執熱惱的大安樂境界──涅槃寂靜。這時候才能真正地、根本地、徹底地解決一切世間紛爭與人生的痛苦。這是「出世」真正的意義,

並非與世間對立而「厭世」或「棄世」。佛教所說的「出世」是更積極地超越與融攝,是不染而又不捨的。所謂:「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 嚴土熟生。」有甚深的般若空智,了達世間幻化的真實相,所以能超越而又不染;有無量的慈悲喜捨,以種種善巧來接引眾生,所以能融攝而不離。般若智甚深,菩薩行廣大,誰說佛法沒有敷榮之大用?

然而,要成就如此甚深無礙的般若慧,以及廣大無礙的方便行,豈是易事?要「優入聖域」畢竟非一蹴可幾,若不能多學而識,如何能一以貫之呢?世間學問尚且要求盡一生之力來達到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何況菩薩自利利他的大事業,豈是幾十年寒窗苦讀就可以成辦的呢?

《大智度論》中,人問龍樹菩薩:「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

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身雖遠離眾生,而心常不捨;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眾務,氣力平健,則修業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以禪定力故,服智慧藥,得神通力。還在眾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師徒宗長,或天,或下至畜生,種種語言方便開導。」

又云:「菩薩……發大悲心,欲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若無禪定靜室,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淨故,智慧亦淨。」

無論自度或者度他,禪定與智慧缺一不可。所謂:「非禪不智,非智不禪」也。佛教的崇高理想與廣大理論,必須落實在最細微嚴謹的實踐中。因為,佛法師子之乳,匪琉璃瓶無以貯之。凡任重致遠者,亦必先求其器識;捨俗出家學道,遠離五欲塵勞,廣集福智資糧,歷聞思修以成就自身道器,是絕對必要的。

是以,一位初發菩提心的行者,身雖遠離,絕非為獨善而忘世,而是為了養深積厚。誠所謂:「道高而志愈勤;心明而事彌慎」;「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懷著這樣的憐憫心,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於「深山絕谷,獨自修行」。不畏過程之艱難,不怕時間之長遠,發願為眾生而修學一切。

《般若經》云:「無量人發菩提心,少有至阿惟越致地者。」智者大師云:「大事未辦,彌須安忍。」明白這樣的道理,面對譏誚時,心中自然坦蕩無愧;遭遇質問時,再也無須啞然以對。更重要的是,先掌握住這樣的精神,在考慮自己的僧涯規劃時,看清楚自己還是未斷煩惱的凡夫,明了何者應急急以求之,何者應待時方乃成辦,也就能有比較適切的安排了。

〈慧思大師誓願文〉云:擇!擇!擇!擇!祈與一切有識者共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