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8 October 2022

修正习气 方得自在

文|释道宏

邻居陈太太又换了新女佣。三年时间,她换了四个女佣,再换就快半打了。反观楼上的何太太,一个女佣用了十几年,几乎成了自家人。陈太太总是抱怨自己倒霉,遇到的女佣总不称心,羡慕何太太幸运。其实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胜枚举。 

从佛法的角度看,因缘果报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之所以对自己的际遇不满,很多时候,是缘于自己的分别执著,眼睛死死盯着对方的不足并将其无限放大;无法以宽容之心善待他人;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如果我们学会以包容、体谅和慈悲之心待人;则处处阳光,事事和谐。倘若眼睛只盯着别人的不足,岂不是成为烦恼的垃圾桶?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身心处于阳光灿烂之中呢? 

首先要从认识自己入手。认识自己的习气,了解习气干扰知见,知见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佛修行的过程,就是认识习气、改正习气,扭转心态的过程。 

《地藏经》说:“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逐境而生……动经尘劫,迷惑障难”,众生之所以无法解脱,就是因为我们性识不定,遇到好的环境会行善,遇到不好的环境就造恶,就这样带着累世的习气在六道轮回中历经生死,而习气却在生生世世中迷惑障碍我们,难以解脱。 

习气每个人都有,即使是智慧第一的阿罗汉舍利弗,也一样是烦恼障余习未消。在 《大智度论》卷二中就记载着“舍利弗嗔恚气残”的公案: 

罗睺罗是世尊在俗家的儿子,他出家后,把罗睺罗交给舍利弗来指导他修行。有一 天佛从禅定中起来经行,罗睺罗跟在佛旁边。佛见罗睺罗很羸弱,就问:“罗睺罗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消瘦呢?”罗睺罗就以偈来回答佛父:“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自当知”,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吃的有油水,就会有力气;如果能吃到油酥(牛奶提炼出来的),他的颜色就会鲜亮;可是如果只能吃一些麻滓(芝麻榨过油之后的残渣),当然就会形容憔悴没有气力了。 

佛又明知故问:“是众中谁为上座”?这个僧众当中谁是上座和尚啊? 

罗睺罗答:“是舍利弗尊者。”于是,佛就说:“舍利弗食不净食”。那舍利弗他所受的这样的饮食就不清净了。为什么佛会突然这样说呢? 

原来波斯匿王和长者须达多,因为崇重舍利弗这样的智慧胜妙、果德殊胜,他们就常常请舍利弗去他们的宅舍,供养他殊胜的饮食。可是弟子们却因为没有受邀而无法同行,所以才会有之前世尊问罗睺罗,而罗睺罗回答世尊的那一段对话。 

舍利弗辗转听到佛说他食不净食后,就马上用手自抠喉咙,把吃下去的饮食吐出来,还发誓从今以后,不再接受任何人邀请,独自受供了。听到这个消息,波斯匿王和长者须达多就烦恼了,希望佛陀能让舍利弗回心转意,继续接受供养。

佛说:舍利弗这个人,他的心志是非常坚决的,谁都改变不了他。于是佛就讲了舍利弗过去世的一个故事: 

有一世舍利弗是一条毒蛇,它咬了一个国王,国王就要毒发而亡了;于是他让大臣们找来医术精良的医生和咒师帮他治疗。这些良医说:“只要能把咬伤国王的毒蛇找来,让它把毒气吸出来,就会没事。于是咒师们施展法术找到了这条毒蛇,指着一旁点燃的火堆说,如果不把国王体内的蛇毒吸出来,就把他烧死。这时,毒蛇心想:我毒都已经咬下去了,要我收回来,岂不可笑?我才不要!于是就跳入火堆烧死了。佛说舍利弗生生世世都是这样,宁可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心意。 

这个公案告诉我们,即使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仍有嗔恚的余习,累世难以改变,可见我们身上的习气是多么坚固。 

最近由于装修房屋,首当其害的是一盆盆的植物。眼看生命力顽强的菩提树苗只剩下最后一片败叶;繁衍力旺盛的金钱草也染上霉菌,奄奄一息。抢救的方法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彻底更换花盆及泥土,把发霉的叶子全部拔除,留下一点根须,精心呵护。果然,过了一些时日,菩提树苗和金钱草都起死回生。其实,我们的心田里也是隐藏了许多“微菌”,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是是非非的时候,是不是常常指责他人、自我维护?我们是不是总习惯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却很少站在他人的角度反观自省?这些“微菌”在八识田中根深蒂固,若不下定决心斩草除根,就会因为错误的知见而导致错误的行为,从而造业无边。 

修行就是时刻观照自身,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但见己过,不论人非,只有这样才能身心清净,自在欢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