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2 July 2022

浅谈佛教在促进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文 |丁庆霞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的状态,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佛教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佛教信众与其他宗教群体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柱石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佛教的积极思想重新发掘、弘扬,为促进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弘扬处事的诚信意识,促进建立诚信社会。佛教戒条很多,其中根本的被称为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 不妄语、不饮酒。其中,“不妄语”一 条,要求人们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佛教还有“十善”之说,即出家僧侣与在家居士应该弘扬的十种美德。“十善” 体现在身、口、意三方面:身业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业有三,即不贪欲、不害心、不邪见。无论五戒还是十善,“不妄语”都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条,这些都是要求人们待人真诚,与人为善,讲究诚信。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缺乏诚信友爱的社会必然造成人心的紧张与对立,冷酷与无情,有诚信才能建立人与人之间融洽、和谐、友善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佛教的诚信意识值得我们借鉴和弘扬。

二、弘扬处世中的平等意识,促进建立公平社会。众生平等是佛教的最为基本的思想之一。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每一个生命,均没有高下贵贱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看待他人。菩萨对一切众生,都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要平等以待人,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消除我见,因为“我见”是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之源。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性存在,但世人却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一己的欲望, 这就是“我见”。佛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情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这种平等意识非常重要,可以消除因尊卑思想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三、弘扬交往中的互敬意识,促进建立友爱社会。佛教故事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对他见到的四众,都恭敬礼拜,说:“我对你们深加尊敬,绝不敢心生轻贱,因为我深信你们都可以践行菩萨道,皆可成佛。”就这样年年如此,期间也有人对他的举动讥笑、辱骂,但常不轻菩萨一点都不生气。有时众人甚至用杖木瓦石来投掷他,他就走避开去,犹自高声喊道:“我绝不轻视你们!” 后来,打骂他的人都皈依了他。常不轻菩萨以独特的“行为艺术”树立了佛教尊敬以待人的光辉典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时受到的不理解和讥笑而伤心,只要我们对人诚心、尊敬,那么你收获的也将是诚心和尊敬。

四、弘扬待人中的宽容意识,促进建立团结社会。儒、释、道三教有“儒治世、佛治心、道治身”之说。佛教认为人们的贪、痴是造成心灵不得安宁的原因,称之为“三毒”。指出人们贪欲过重,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心灵的不安。减轻欲望,待人真诚,慈悲为怀,不仅会有利于减少与他人对立, 也会养成平和心态,有益自己心灵的健康,所以要人们宽容、厚道。宽容既是与人相处和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剂培养自己性情平和善良的良药。心境平和善良不仅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会给人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双重的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 佛教慈悲为怀,对他人的过失用一颗博大的心胸来包容。“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度之事。”因此,佛教主张要将心性修行到“八风吹不动” 的境界。八风就是利、衰、毁、 誉、称、讥、苦、乐。不为这八种妨碍人心志的因素所动,就是博大宽容的禅心,就可以用宽容之心待人,从而使社会充满和谐与友爱。

五、弘扬相处中的和敬意识,促进建立安定社会。佛教僧团主张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等不谋而合,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

六、弘扬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意识,促进建立有序社会。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有安定才能谈得上发展。社会和谐始于家庭的和谐,这就要求社会成员要担负起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履行应尽的义务。当今社会,提倡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尤为及时与必要。佛教五戒中的“不邪淫”,即要求人们不能有不正当的性行为。事实上,这一条可以看作是和谐社会存在与发展在道德伦理上的“黄金准则”。“不邪淫”不仅是对自己配偶的尊重,也是对别人家庭的尊重,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任的体现。

七、弘扬对社会的奉献意识,促进建立互助社会。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在获得个体受用(自利)的基础上, 使他人也获得受用(利他)。大乘佛教的精髓是“悲智双运”。觉悟人生是上求菩 提,为智;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为悲。悲智双运,大乘佛教的精神才能圆满。其中特别是下化众生、普度众生的大悲之心,更是被当作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佛教主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积极兴办慈善福利事业,扶贫济困,济世度人,尽量缩小贫富差距。这种慈悲为怀、饶益众生的自我奉献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大乘佛教一直主张积极入世,普济苍生,以促进人类 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弘扬佛教的奉献精神,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八、弘扬发展中的环保意识,促进建立生态社会。俗语说:“世上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后一句话应改为“天下名山僧建多”。正是因为千百年佛教僧众的精心建设与维护,才使得一些佛教名山四季常青、绿水长流,成为人间仙境。当代著名画家叶浅予先生对浙江天目山有这样形象的诗句:“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护卫,何来天目古杉林。”僧侣们修学佛法,注重内心的清净、平和,同样注重外在环境的清静、庄严,以整洁、协调的自然之态来妆点寺院,既净化了自己,也美化了环境,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此外,佛教主张“不杀生”,具体表现为汉传佛教主张素食。素食的根本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人的慈悲情怀,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素食对于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我们要建立生态社会,遏制环境污染,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注重环境保护,而佛教文化中的环保意义,是值得我们去认真发掘并加以弘扬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