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31 March 2021

第一篇 - 四恩總報

壹 ‧ 四恩總報的意義

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這因緣和合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的因緣條件。以人類生存的條件來說,父母生養我們,是親情因緣;師長教育我們, 是學問因緣;農工商賈供應我們的生活物品,是社會因緣;生存的環境沒有污染,是環保因緣;到公司上班,學校上課,有人接送,是行路因緣;回到家裡,打開電視或收音機,就可以欣賞到美妙的歌舞或音樂,這是視聽因緣……。有了以上諸多巧妙因緣的組合,生活才有快樂幸福可言。人類生存如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其因緣也是如此。世間的萬事萬物,既然須要靠種種因緣條件才能成就生長,這種種因緣條件,正是生存的泉源,也是恩德的所在。人從出生到年老,正是受這許多恩德的賜予,才能成就一切。

生存在世間的我們,所承受的恩德,主要有四種: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合稱為四恩總報。

貳 ‧ 四恩總報的內容

一、父母恩

在天地間,能生養、教育我們色身的人,無過於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依慈父慈母長養之恩,一切男女皆安樂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慈母之恩,深似大海。」

在《六方禮經》中,佛陀指出父母教養子女的五種恩德:

1.教育子女,不讓為惡。
2.指其善處,使有高尚品格。
3.慈愛入骨,教其廣博學問。
4.善為婚嫁,務使滿意。
5.隨時供給所需,協助事業成就。

父母在兒女心目中,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母親十月懷胎,三年乳哺,因此對於子女的恩惠似乎更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載有母親的十種恩德:

1.大地 ── 母親十月懷胎期間,因子女在母胎中依託孕育,常懷憂慮恐懼的心情,即使遇到歡樂的事或錦衣玉食也無心享受,其間所受的苦惱,非言語所能形容。
2.能生 ── 當生產時,有如千刀割體般痛苦,甚至因難產而致死亡。
3.能正 ── 孩子生下後,五根的清滌,母親要細心照顧嬰孩。
4.養育 ── 母親照顧子女無微不至,時時刻刻注意四季變換及冷熱風侵。
5.智者 ── 能以各種方便,促使子女學習各項知識技能。
6.莊嚴 ── 給予子女衣著穿戴,莊嚴子女色身。
7.安穩 ── 母親處處保護子女,甚至當子女有了危難時,往往奮不顧身,前往救護,縱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8.教授 ── 以善巧方便教導子女學習。
9.教誡 ── 子女有了過錯,以善巧的語言或方法,使子女遠離惡行。
10.與業 ── 能以家庭事業授與子女。

父母恩重,山高水深,因此在佛經中勸孝的文章很多。例如: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說:「若善男子、善女人,為報父母恩,經於一劫,每日三時,割自身肉,以養父母,而未能報一日之恩。」《五分律》卷二十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故當盡心盡壽供養父母。」在《梵網經》中,更提到孝順是至道之法,並且 以孝為戒之一。

怎樣才算是孝順父母呢?蓮池大師將孝分為三種層次:

1.甘旨奉養,使父母免於饑餓,是小孝。
2.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悅,是中孝。
3.引導父母趨向正信,遠離煩惱惡道,了生脫死,使宗親得度,永斷三途之苦,是上上大孝。

前二者是世間的孝道,其利益僅止於一世,況且即使家庭和敬孝悌,子孫承歡膝下,也會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足以讓父母享有富貴,萬一無常來臨,天災人禍也會使崇高的地位毀於一旦。

最高的孝道是引導父母正信,不但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濟度,增長菩提智慧,而且使他們永斷惡道,甚至了生脫死,其福德廣大難量,是屬於出世間的孝道。所以,《毘尼母經》卷二說:如果父母貧苦,應先授三皈、五戒、十善等法,然後供養財物。《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記載,長蘆賾禪師作孝友文百二十篇,後二十篇是以勸父母修持淨土法門為主旨。凡此出世間的孝道,才能徹底讓父母離苦得樂,因此稱為「上上大孝」。

廣義的父母恩,應包括師長的恩惠在內,因為在世間上,父母雖能生育我身,但是如果沒有世間師長指引,就不能知禮達義,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果沒有出世師長,就不能了解佛法真理,所以,我們將出世師長又稱為「法身父母」。

師長之所以為學生所尊敬,是因為師長能以五事教育弟子:

1.順法調御,以愛教導。
2.誨其未聞,增廣知識。
3.隨其所問,令善解義。
4.示其善友,樂於交遊。
5.盡其所知,誨授不吝。

師長引導我們具足德行,使我們在茫茫大海中有了羅盤指示方向,不致迷失沈墮,所以應該常思感恩圖報。

在《阿含經》、《六方禮經》等經典中都曾經提及事奉師長的方法,茲綜合列舉如下:

1.師長來時起立歡迎,善為承順其意。
2.對師長禮讚供養,恭敬受教。
3.對師長尊重仰戴,不違其意。
4.對於師長的教敕,敬順無違。
5.從師明理,善持不忘。

二、眾生恩

什麼是眾生?《大智度論》說:眾生是由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所以稱作眾生。《不增不減經》說:「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因此名為眾生。」總之,眾生就是指被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的六道有情而言。

眾生與我們的關係,就現世日常生活資具所需來看:我們吃一頓飯,要靠農夫耕種、商人販賣、典座烹煮;穿一件衣服,從繅絲、織布、裁縫、成衣,歷經別人多少辛苦;我們居住的房屋,依賴農夫植林、工匠砍伐、建築師設計、工人營造等而成,讓我們用以避風遮雨……,此外,大自然的鳥叫蟲鳴,鳶飛魚躍,使我們置身於多采多姿的世界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乃至育樂等,都是由十方眾生的因緣成就,所以我們要常思感謝。

眾生與我們的關係,如果再深入探討,就更為密切了,《心地觀經》說:「佛言:自無始以來,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歷百千萬劫,曾互為父母。」

《勸發菩提心文》說:「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今之披毛帶角,安知非昔為其子乎?今之蝡動蜎飛,安知不曾為我父乎?……是故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常思利益,念報其恩。」

眾生從無始以來,既曾與我們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為無明所障,對前世父母不復記憶,但因為累劫有大悲因緣,所以我們對一切眾生應心存感恩,視一切男子為慈父,一切女人為悲母,並且戒殺放生,常思利益於其他一切有情。

《地藏經》說:「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因此,為報答眾生累世以來的恩惠,最重要的是要行菩薩道,救拔眾生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三、國家恩

儘管父母師長生育我們的色身,養育我們的法身;十方眾生於現在世中給予我們種種便利,於過去世中與自己互為父母,我們還需要國家政府來保障我們生命財產的安全。

一個良好的政府,不必然是全能的,但必須導民以正。在佛教經典中對於政府治國之道有相當精闢的看法,綜合諸經所說,可歸納為下列七點:

1.尊重法治:政府應該立法、具法、依法、敬法,一切以法為首,並且努力守護正法不壞。
2.優禮賢仕:政府應該尊敬德慧兼備的學者、專家、沙門等,並且常向他們諮詢國家大事,宜行則行,宜捨則捨。
3.照顧弱勢團體:政府應該矜卹孤寡,照顧貧困無依的眾生。
4.敦厚民風:政府應該以十善來治理國家,讓社會道德趨於純善。
5.重視經濟生產:政府應該注重民生經濟,以種種方法提倡生產,使人民能豐衣足食,不虞匱乏。
6.提倡融和交流:政府應該放寬心胸,悲智雙運,接應四方。
7.施行民主政治:政府應以議會制度,推行民主法治來決定全民的利益。

我們依附國家而生存,所以我們要與國家和合在一起,有力量者幫助生產,有技能者要提昇科技建設;有智慧者建言國是;有財力者善盡義務……每個人在自己崗位上盡忠職守,以報答國家覆護之恩。

四、三寶恩

三寶是佛寶、法寶、僧寶。其中法是真理,佛是真理的發現者,僧是弘傳真理的出家人。三寶難遭難遇,為世間稀有的寶藏,是出世解脫的寶筏。世間的財富,只能解決人類物質生活問題,但佛法僧三寶,卻能解決我們生命的問題,使我們出離生死苦海,得到涅槃解脫。

三寶功德,無量無邊,如佛經云:「三寶出現世間,利樂眾生,無有休息。功德寶山,巍巍無比,福德甚深,猶如大海;智慧無礙,等如虛空;一切眾生,由煩惱業障,沈淪苦海,生死無窮,三寶出世,作大船師,能截斷愛河,超昇覺悟彼岸,是故三寶恩難報也。」

三寶使我們得到究竟解脫,恩德廣大,無有窮盡,我們應如何報答呢?在《法華經》、《無量壽經》、《阿含經》、《十住毗婆沙論》、《十地經論》、《大日經供養法疏》、《大日經義釋》、《法華文句》等諸經論中多有闡述,今歸納如下:

1.供養佛:禮拜、讚歎、端心正意,念佛功德圓滿、相好光明,及以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莊嚴具來供養佛像。
2.供養法:著書弘法、恭敬供養、布施經書、聽經聞法、研究佛理、受持不忘、敷演妙法、宣揚經文、思惟法義、依教奉行等,都是對佛法的供養。
3.供養僧:供養僧團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日用品等道糧,使僧伽們都能專心修道弘法,從事淨化人心的工作。
在諸多的供養中,最上等的供養,莫過於如實奉行法義和至誠恭敬三寶了。

參 ‧ 結語

若無四恩的因緣,我們便無法生存於世間,所以,對於父母、師長、眾生、三寶,要時時懷著感恩的心。

經云:「知恩者,雖在生死,善根不壞;不知恩者,善根斷滅,是故諸佛稱讚知恩報德者。」知恩報恩就是做人的根本,我們身為萬物之靈,如果不知感恩,連禽獸都不如,又如何出離生死呢?

社會上一般的人往往以自己為前提,只想獲得,不想付出,因此爾虞我詐,交相征利,產生許多無謂的痛苦。如果我們能時常懷抱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間,自能包容一切,善盡己責,那麼是非煩惱、嫉妒瞋恨自然會消失於無形,從而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

第二篇 - 食存五觀

壹 ‧ 前言

王陽明有一首偈語說:「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修行本是如此,日常生活裡處處有禪味,吃飯睡覺中都能見出自己的清淨本性。

如何吃飯睡覺才是修行,才能悠游自在呢?從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簡樸,粗茶淡飯而怡然自得;現在的人豪華奢侈,山珍海味,卻煩惱無盡。這便是「修心」和「著境」的差別。

就飲食而言,食物能夠滋養我們的色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許多人常過份貪著,沒有節制,隨著自己的喜好,暴飲暴食而傷害了身體。如何吃得健康衛生並且不離修行呢?佛教在進食時的心存「五觀想」就是一種不離修行的健康飲食法。

貳 ‧ 食存五觀的內容

佛教認為進食時應存有五種觀想: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古人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平時所吃的飯菜,都是由農人墾植、灌溉、施肥、鋤草、收成,然後經由商人販賣,再淘洗、炊煮,最後送到我們面前,不知已花費了多少人的功夫與心血。所謂「鋤禾正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當我們用餐時,應當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愛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現代社會,經濟繁榮,物質豐裕,許多人已習慣奢侈浪費,飲食無節制,或任意糟蹋丟棄,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個故事說,有位富翁,家財萬貫,生活奢華,常常將米粒丟棄在水溝裡。有位節儉的出家人,每天從水溝裡將這些米粒撿起來曬乾,並加以儲存。後來遇到飢荒,富翁淪為乞丐, 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過去丟棄的米粒施捨給他,富翁知道後,覺得非常慚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應該「當得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時時提醒自己要勤儉惜福。

佛門中,飲食都是檀越所供養。《僧祇律》說:「皆為信心檀越減損口腹,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謂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無修行,粒米難消。」「佛觀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緣所成,怎可輕易浪費?所以,做個佛弟子應該生慚愧心,對於飲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壞,都不生 增減貪著的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身為佛弟子,接受飲食供養時,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養嗎?如果具備勤修三學、化導眾生的二利德行,稱之為全,便可以承受供養;沒有具備的,則名之為缺,受之當覺有愧。

許多經典裡都提到,佛弟子受人信施,如不好好修行,會有無量的罪過。如《毘尼母經》記載:「若不坐禪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信施,為施所墮。」

《法句譬喻經》也說:佛陀在世時,有位比丘,每天吃飽飯後,就回去睡覺,只圖色身的舒適,不知精進修行。佛陀知道後,嚴厲地訓誡他,並以他的前世因緣果報來開導:「過去維衛佛住世時,你就出過家,但是由於貪圖利養,平時又不念經誦戒,不精進修行,後來你的神識便投生為牛馬身上的蟲,一過就是五萬年,五萬年過完 了,又投生為螺絲蚌殼之類的水蟲,和樹木中的蠹蟲……。如今,你好不容易受完罪業的果報,又出家作沙門,為什麼還如此貪戀睡眠呢?」

比丘聽到自己的這段前生往事,又慚愧,又恐怖,五陰迷蓋頓然消除,證得阿羅漢果位。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一生躬親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到了八十多歲,每天還到田裡辛勞作務,弟子不忍心,於是將耕具藏起來,懷海禪師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飯。所謂「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一般人飲食常犯有三種過失:

1.見到上品美食,或對能使身體強壯、皮膚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貪心。
2.對下品粗糙食物排斥瞋恨。
3.對不好不壞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來處不易,便是愚痴。

飲食上如果產生上述的貪瞋痴三種心,會使自己墮落,應該警惕防患。

另 外,對於飲食,如果食之過多,不知節制,也會產生許多疾病。《佛說醫經》說:「人得病有十因緣:一、久坐不臥,二、食無貸,三、憂愁……。」《尼乾子經》 說:「人食太過時,身重懈怠,於現在與來世失大利,睡眠自受苦,又惱他人,又迷悶難寐,故應時籌量食物。」由是可知,飲食過量有多睡眠、多病、多婬、不能精進、多著世間享樂等五種罪過。過度飲食既然有如此多過患,我們實在應當多加注意,善予節制。

飲食貪多的另一個後遺症是「肥胖症」。過去波斯匿王便是由於貪著飲食而過份肥胖,甚至因為行動不便,呼吸困難,而焦急地請示佛陀如何減肥。

凡事以中道為宜,飲食也是如此。《阿含經》裡記載:「若過份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調,使心壅塞,坐臥無安;又減少食,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可見飲食適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時我們要以慈悲喜捨的心來代替貪瞋痴等不淨的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歡喜健康。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經中說:「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生。」身體真正的大病,便是飢渴,所以經上說:「飢為第一病,飢苦難治,飢病而言,從生至終,永無暫息,餘病不爾。」因此,飲食就如良藥一般,能治療形體飢渴的疾病。

《遺教經》說:「受諸飲食,當如服藥……趣得支身,以除飢渴。如蜂採華,

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

《雜寶藏經》說:「是身如車,好惡無擇,香油臭脂,等同調滑。」車子有油才能發動,身體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養,生命才能延續,道業才能成辦。所以飲食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別,就如車油,只要可以轉動,不一定要求最高品質。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質料的柔軟舒適,顏色的華麗奪目與否。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對色身的愛護,在《那先比丘經》裡有這樣的記載:「彌蘭陀王問那先:『沙門寧能自愛其身不?』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王言:『如令沙門不自愛其身者, 何以故自消息臥欲得安溫軟?飲食欲得美善自護視何以故?』……那先言:『沙門亦如是,不愛其身,雖飲食,心不樂,不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體,奉行佛經戒耳。』」

一般人常被欲望牽縛,對身體總是費盡心思地保養愛護。但是對修行人來說,飲食只是用來滋養四大假合的色身,《行事鈔》 卷下之二說:「為成道業觀三種:一、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食,必假摶食,若無,不得久住,道緣無託故。二、為相續壽命,假此報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 為修戒定慧,伏滅煩惱故。」飲食是為了維繫色身,借著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實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貪著。

參 ‧ 結語

有學僧問大珠慧海禪師:「什麼是佛法大意?」

大珠慧海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

學僧說:「平常人也會吃飯睡覺,又有何別意?」

大珠說:「平常人吃飯,挑肥揀瘦,千般挑剔;平常人睡覺,反覆思惟,展轉難眠。」

吃飯和睡覺自來就是佛門重要的修行,並且被定為五堂功課,許多的戒律、清規也繞著飲食的問題而設立。

我們的身體每天在新陳代謝,每天行住坐臥的活動都在消耗能量,如果沒有充份的飲食營養,生命便會枯竭而死,那裡還談得上修行辦道呢?只是在接受飲食時,不可以用不清淨的貪取心、瞋恚心、差別心、輕慢心去受食,去計較東西的好壞,揀別食物的精粗,而應該以惜福心、感恩心、精進心、平等心、慚愧心、忍耐心來接受 供養。每餐進食前修持五觀想,思惟自己的道業,便能享受天下的「千家飯」,而不曾咬住「一粒米」。


第三篇 - 三輪體空

壹 ‧ 三輪體空的定義

在人間生活,有許多因緣來成就我們,因此我們要以感恩惜福的心,與他人廣結善緣。結緣之道,首在布施,因為布施隨時隨地都可以實行,即使自己一無所有,一個真摯的笑容,可以令人生起信心;一個隨手的幫忙,可以濟人困難危急;甚至與人為善、一句讚美、一瓣心香等等,都是殊勝的布施因緣。《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 經》說:由於布施能令眾生安樂,是最容易修習的法門,有如大地一樣,一切萬物都依之生長,所以六度、四攝都以布施波羅蜜為上首。

布施可分為有相布施與無相布施二種。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無相布施則與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著,因為能超越世間的有漏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布施。 又因為此三者有如車輪一般,能輾斷煩惱惑障,所以也稱為「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能使我們越過生死海,與眾生同登涅槃彼岸,因此稱為「布施波羅 蜜」。

貳 ‧ 三輪體空的內容

空,是宇宙萬象的真理。三輪體空正是空理的最高體證與實踐,我們可以概略的就三方面來說明其中的妙義:

1. 人我二空:眾生之所以常常感到煩惱,是因為來自內心的執著妄想,以為六塵境界是實有的,因此產生我、我所的觀念,使身心成為五欲六塵的奴役。布施行善,心存貪念,結果因為心有所繫縛,不但功德減少了,自己的心情也受到受者、施物等外境的影響。其實,五蘊和合的身心是假聚之有,剎那生滅,所以那裡有能施的我呢?既然能施的我了不可得,當然也就沒有受施的對象,這就是「人空」。又因為諸法是五蘊和合而成,所以施物當體即空,法執也就跟著去除了,這就是「法 空」。三輪體空的布施,使我們從二空裡去除對人對法的執著,是自他二利的菩薩道。
2.一切皆空:做到人空和法空還不夠,還必須把「空」也完全空掉。因為佛教說空是要我們蕩除執著,如果執著有一個「空」的存在,根本法執未除,反而病上加病,須知在分別思惟上所執的空,它的自性也是空的。三輪體空就是要我們釜底抽薪,從根本上破除一切顛倒妄想,從體性上斬斷一切執著。
3.真空妙有:雖然本無一法可得,但是諸相宛然,不可說無。當我們以智慧觀察諸法無相無我、畢竟空寂以後,般若慧現前,這時我們的心與外界合而為一,自然而然地就能隨順幻「有」,以善巧方便,大作佛事,布施行善,這時才可以說是真正的通達法性。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日光明照,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終日布施而不見布施相,不著空有相,這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了。

以上三種層次的分析,可以青原行思禪師的一段話來形容: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平常我們對於現象界的森羅萬象都僅止於一般感官的看法,所以當我們仰觀山色,俯視溪澗時,只覺得它就是高高的山,潺潺的水,這時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心隨境轉的一種分別境界。等到我們學佛修行有了心得的時候,一切假有在清朗的心境上無所遁形,這時候「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已觀照到諸法虛妄,但是還沒有到達畢竟皆空的地步,這是第二種層次的境界。進而到完全開悟的時候,「是」與「不」、「心」與「物」之間的對立,在悟者的心中已經合而為 一,所以真俗可以兼容,理事可以圓融,這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只是這山和水與剛開始學佛時的山水在意境上已經大不相同了。此時,大千世界充滿無限美好的風光,潺潺的流水是諸佛說法的妙音,青青的山崗是諸佛清淨的法身。

參 ‧ 三輪體空的應用

泯除了經驗世界的「有」與「無」以後,我們的世界變得遼闊了,因此,不但是施與受之間無所差別,我們在這個世間上的一切修行,也能真正做到隨緣不變,和光同塵,即俗而真的最高境界。以下就六波羅蜜的餘五波羅蜜為例,概略解說三輪體空在修行上的應用:

1.持戒波羅蜜:如果能擁有般若空慧,雖然自己堅持淨戒,無有毀缺,卻不會執著於「能持」、「所犯」之相,所以菩薩恒以平等心廣度眾生。
2.忍辱波羅蜜:如果能擁有般若空慧,雖然自己安住於忍力,度化有情,卻不會執著於「能忍」、「所忍」及度化眾生之相,自然不起瞋愛之心。
3.精進波羅蜜:如果能擁有般若空慧,雖然勇猛精進於學佛修行上,卻不見有精進修行之相,能不畏生死,不斷煩惱,任勞任怨,忍疲忍苦,以化導有情為己任。
4.禪定波羅蜜:如果能擁有般若空慧,雖然享受禪悅法喜,卻能不生味著,故能恒以大悲心、自在力,安穩眾生。
5.般若波羅蜜:如果能擁有般若空慧,則能照了諸法本性空寂,而知佛魔不二、生滅不二,乃至煩惱菩提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故能隨緣不變,處處行道,無有罣礙恐怖。

此外,擁有「三輪體空」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有隨緣不執著的快樂、解脫不企求的快樂;心中有了「三輪體空」的觀念,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動其心;物質 的匱乏貧困,不能挫其志。心中常懷「三輪體空」的人,不企求他人的愛護、關懷,能將溫暖、慈悲布施給別人。因為心中本來無所求,所以不曾失去什麼,縱有所得,也視為多餘的幸福。所以,「三輪體空」是真空妙有的具體表現,是知足常樂的最高意境,是隨手可修的人間佛法,是悲智雙運的菩薩道行。

-- 佛光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