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April 2020

如何看命运

济群法师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更容易让我们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多变。在古代,交通闭塞, 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较少。而在今天,人类的关系空前密切。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些什么,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蝴蝶效应”,认为“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的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随着相互交流的加深,这种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可以说,我们的命运已和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灾人祸日益频繁。人类虽然有了发达的科技,能够移山填海,遨游太空,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束手无策,不堪一击。这使得今天的人尤其缺乏安全感。 

一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就比以往更加关注命运。那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生命有很大的偶然性。宇宙莫名其妙地爆炸了一下,就出现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然后衍生各种生命现象,并最终进化为人类。一切都在自然生长,无从把握。宿命论则与 此相反,认为命运自有定数,不可更改。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前定的,早有安排,完全否定了后天努力的意义。这是世人对命运的两种常见观点。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虽然有命运,但又是可以改变的,这就不同于宿命论的不作为。佛教认为一切的产生和消亡都有规律可循,是由因感果的,属于规律论。就像万物生长,春播有时,秋收有时;生长有时,消亡有时。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存在怎么可能没有规律呢? 

二 

既然有命运,那么命运是谁决定的?佛教是以因缘因果来解读世界,不认为有造物主。所谓因缘,就是指不同的条件。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条件具备了,就会产生相应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心念及心念产生的行为。所以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是靠我们自己改变的。 

虽然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但我们未必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为什么?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现在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当你面对各种情绪和不良习惯,能不能让自己听话?生气动怒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不要生气?烦躁失眠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安静下来?你在乎一个人、在乎一件事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放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因为我们的生命被无明所支配,整天都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被各种文化所催眠,接受很多错误观念;然后不知不觉运用这些观念,形成种种不良心态、不良情绪、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心态、情绪、生活方式形成后,我们还是不知不觉,从来没想过对它们加以管理。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 中,让负面情绪伺机增长,让不良习惯越来越强,任由它们成为生命的主人。 

本来,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的主人。但因为我们缺少智慧、缺少观照,就会把生命主权拱手相让,在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的支配下,忙忙碌碌,身不由己。现代人有各种控,如手机控、脸书控等等,其实,被控就意味着生命被主宰。如果我们做不了当下心念的主人,也做不了生命的主人,这些不良习惯和情绪不仅会影响今生,还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这一切,最终要我们自己去承受。 

生命在六道流转,可以继续做人,也可以生天,或者当畜生,下地狱。决定这个生命走向的,正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形成的业力。 既然命运是自己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变的。 

三 

凡夫的生命充满烦恼和痛苦,身累,心更累。我们拼命追求幸福,但每一个我们以为的幸福到手时,却很快发现,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幸福。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和无明有关。我们看不清,什么是生命的需要,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要改变命运,就要传承智慧文化,建立正确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品质就是文化传承的产品。我们接受不同的文化,就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受到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它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愚人还是智 者,是凡夫还是圣贤。 

我最近给重走玄奘路的企业家们作了关于玄奘精神的讲座,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玄奘舍生忘死、不远万里地西行求法?这些精神对人类究竟有多大意义?我总结了四点: 

一是文化传承的意义。玄奘求法,为我们传承了源自佛陀的智慧文化。这种传承不仅极大影响了汉传佛教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也有着不可 估量的价值。 

二是精神追求的意义。即建立高尚的精神、人格和生命品质。我们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就代表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是探索生命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永恒的困惑,玄奘西行求法,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这些迷惑,进而帮助芸芸众生解除迷惑。 

四是降魔成道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佛性,也有魔性。《西游记》中,玄奘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些妖魔,其实就是负面心行的外化。所以,修行真正要降伏的不是外魔,而是心魔。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也是经过降魔才最终成道的。 

如何才能降伏心魔?就要靠正见和禅修。正见,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进而还要通过禅修,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心行,成为自身能力,从而转染成净,达到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 

四 

命运是自己造成的,也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佛教提倡“自依止”,就是靠自己来拯救自己。人生有很多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吃饭不能让别人代替,生病不能让别人代替,同样,修行也不能让别人代替。 

佛陀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善知识给我们讲授了方法,但要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努力。当然对于凡夫来说,仅仅靠自己也不行,因为我们的想法是混乱的,所以还要“法依止”。所谓法,就是接受一种智慧的文化。怎样才能有效地接受智慧?佛陀告诫我们,应该依止善知 识。佛教博大精深,没有如法的师长指引,学起来就像大海捞针,不得要领。所以,要靠自己、靠佛法、靠善知识,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对于修学,我提出了“十二字方针”。首先,在态度上要“真诚、认真、老实”。真诚,就是真诚面对生命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改变身心而学佛,不是为了看热闹或赶时尚;认真,就是找到正确方法,反复学习,对每个问题都要深究,不能得过且过;老实,就是一门深 入,不四处攀缘,多方涉猎。 

其次,在方法上要“理解、接受、运用”。理解,就是懂得佛法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接受,就是接受佛法智慧,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观念;运用,就是把这套方法运用在生活中,以此对治烦恼,解决问 题。 

学佛并不是求求拜拜,而是将佛法智慧输入自己的内心,通过改变观念来调整心态,并使这种良性心态逐渐稳定下来,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这就是佛教的生命改造工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