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4 January 2020

直心是净土

文|安小悦

佛经称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都是比喻时间的短暂。佛教本来大力提倡通过长期的艰苦的修行获得佛的最高智慧。经过长期发展,到了《维摩诘经》等为代表的大乘佛教,开始主张“直心是菩提净土”,认为一个人如果本心清净无染,做到识心见性,就能悟到佛的智慧,外在的各种修行形式并不重要。所以我国禅宗提倡顿悟成佛,只要内省“直心”,就能悟见佛国净土。

禅宗故事说有个人志在学佛,辞别父母独自到四川拜访无际菩萨。路上碰到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你找菩萨,还不如找佛。”这人大惑不解,问:“佛在哪里?”和尚说:“你快回家去。有人会披着毯子,反穿鞋子,开门接你,那人就是佛。”这人听了和尚的话,打道回府。到家已是大半夜了,他母亲听到儿子叫门,高兴得来不及穿衣,就披着毯子冲出来开门,连拖鞋也穿反了。

禅宗用这个故事说明:母爱是人的本性,率然流露内心的真诚本性就是“禅”的境界。向外远求,不识自心,只会离正道越走越远。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其大意是大师指示大家:所谓一行三昧,是指在任何地方,无论或行或住,或坐或站,都保持一种没有是非、对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作区别的心理状态。

“常行一直心”,禅宗常运用此语意为指导人们学会常用一种没有是非、区别的心去对待诸般事物,那样就不会因生活中的一些“生死大事”而提心吊胆、惴惴不安了。

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能摆脱这样或那样事物的束缚,因此面对众多突如其来的“大事”、“烦恼事”,大多数人不但不知该如何应对,有时还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这样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我认识一位居士,她和她的姐姐先后被查出来得了乳腺病,她的姐姐反应非常强烈,从医生口中得知病情后就害怕得不得了,每天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而且常常对家人朋友发无明怒火,还常常觉得自己的病情会恶化成为癌症,因此连遗嘱都立好了。但是居士却没有像她姐姐那样,她只是按照医生所说的按时吃药,其他的时间还都象往常一样,早上起来依然去公园打太极拳,和孩子们一起去旅行,每个星期还是去那个固定的彩票点购买几张彩票,依然会为家人准备一大桌他们爱吃的饭菜。三个月之后,居士和姐姐去复查,得到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她姐姐的乳腺病没有丝毫的好转,反而严重了。而居士呢,许多增生部位正在消失或者减少。

事实上,大部分人的身体机能都是大同小异的,有很多情况下人们得病的关键还在于“心”—有的人遇到点事儿就受不了、生闷气、焦急、上火,那病准找上他;有的人遇到天大的事,也依然乐观地对待,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的人即使是有病也不会病到不可救药,甚至还会有医学 奇迹发生。

人的经历不同,承受能力不同,面对压力的处置方式也不同。倘若能够深刻领悟“直心”的妙旨所在,就会排解许多的心理压力,活得比别人轻松开心很多。

“直心”的智慧,不仅仅表现在人们面对重大压力时,在更多的时候还表现在得失观上。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冷眼观得失的心境,那便真正做到了“常行 一直心”。

《孔子家语》里记载楚王曾经出游时遗失了一张他心爱的弓,他手下的人要去寻找,但是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会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很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到,何必计较是 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常情而言,人们在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大都喜不自禁,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而在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自然会沮丧懊恼,心中愤愤不平,失意之色流露于外。但是对于那些志趣高雅的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不把个人的得失看得太重,面对各种际遇都能够心平气和,冷静地处理。

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徘徊的时候,只要还有抉择的权利,那么,我们就应当“常行一直心”。以一种平常的心境去思考得失,去衡量利弊,心里便不会再产生那么多苦恼与怅惘了。

“直心”还可以代指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

正直,是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首先要培养正直的心胸,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或顺应,它具有更强烈、更积极的内容,它是指没有私心、天真而不受物欲支配、据实探索事物真相的态度。缺乏正直的心胸,会常常被自己的欲望、利益或立场所蒙蔽,并曲解事物的真相,与他人对立冲突,最后使彼此都遭受不幸。

拿精忠报国的岳飞与奸臣秦桧来说,虽然岳飞被“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而屈死风波亭,秦桧却飞黄腾达享受着高官厚禄,但最终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正直的人流芳百世,不正直的人遗臭万年,这就是直与罔的不同结局。正直意味着自己具有很强烈的道德感,并且高标准地要求自己,随时准备服从自己的良知,勇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正直,是人格的桂冠。一位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汽运公司的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他的要求。顾客纠缠着:“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赚很多钱!”店主再次告诉他这事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做的,我看你是傻瓜!”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意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点,你还让我到哪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的韵味—这种发光点就来自于“直心”。

宋代高僧天童正觉禅师写有一首诗偈,云:“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餐饱丛从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古来许多学僧参访学道时,师父并没有跟他们讲说什么高妙的佛法,总是叫他们先去洗碗扫地,很多人却不明白禅师的教化,为什么我来参学,你不教我禅法真理,却只让我做些琐碎的事情?但是突然的一天,在担水砍柴或烧火这无心于道的过程中,学僧忽然根尘脱离,心地开朗,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诗偈的后两句则是说,许多修行人的通病是没有恒心、毅力,没有安忍,或者计功求速,不明其中“无心于道道自得”的道理。

所以六祖慧能说:“自家修清净,即是西方。”陶渊明亦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识心明道的人,即便身居喧嚣尘世,也能持守恬淡自然的本性,不为外物所动。无论周围环境如何,都不会改变。

平常心就是道,道就是要在你没有任何想法,自自然然的时候悟得,是靠一颗直截了当的心来成就的。

不妨以一颗直心来生活,适时地放松心态,从容地看待那些“大事”、“烦恼事”,用一颗做“小事”的心态去面对、去处理。不但我们的身心会得到放松,“大事”同样会变为“小事” 甚至化为“无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