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7 October 2018

从《心经》看佛教的“空”观念

文|春华

《心经》是汉译佛典中最短的一篇,寥寥二百六十字却将佛家的世界观尽展读者眼前。通过对万物自性空的详细描述,一语中的地指出了世人苦恼的来源,并为人们指出了脱离苦厄之道。从宗教意涵来看,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的最终目的在于解脱成佛,但在现世利益的意义上看,佛家思想的确为苦难中的人们指出了光明之路,亦在净化心灵、导人向善的工作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世界的本体━空

首先可以看出,《心经》所呈现在人们眼中的现象世界是变动不居的,而其归宿则指向了“苦”。求不得是苦,求之而得后的空虚亦是苦,总之,佛家的核心要义即是在论证现象界的不可靠性,从而指出它是不值得执念的,无论物执还是我执都要破除。一切看似真实之物实则空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当因缘改变,即促成事件发生的条件有了变化,向之物不复来今,今之物亦无法走向未来。

佛家讲“万法皆空”,是从“空即非真”的意义上来说的,指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自性空的,即本质是不存在的。

然而,这里貌似产生了一个悖论:既然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假象,那么作为最高实体的“空”也应是“空”的、虚假的,即“世间万物都是虚假的”这件事本身也是虚假的,由此进行双重否定而得到“世界不是虚假的”结论。实则不然,以现象世界的范畴和语言来界定形而上对象的性质,这本身就是语言的误用,其错误之处在于:双重否定所运用的排中律只在经典逻辑中适用,换言之,空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假,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来看,非空并不等同于真,空是空而又非空,空是超脱于空与不空的对立之上的存在,所谓不真即空只是为了向世人解释空的含义所做的权宜之言,也就是说,万法之空是一阶的空,而空的空是二阶的空,后者之空已不再是虚妄变现之意,若用第二义的逻辑去忖度第一义的基本原则,则是以虚假的奇技营巧来质疑真实的无上智慧的荒谬之举了。

二、诸法的形成━因缘和合

现实世界在人们的经验看来是如此真实,以致于世人常常把虚幻的尘世当作永恒,从而执念于此,不可自拔。从《心经》的原文来看,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认识主体是“观自在菩萨”,也就是说,只有修为达到第八地以上的觉悟者才能真正参透其中的奥义而度一切苦厄。那么,五蕴皆空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是诚如字面意义目空一切,还是要剥离掉五蕴中虚妄的东西,从而使之真实的部分展现出来?欲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自性空之物构成的条件——因缘。佛教的“法身偈”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即言万物皆从因缘而生。

“因”即原因,是造成“果”的根据;“缘”是使“因”成为“果”的条件,或称“间接因”;而“果”则指由“因”和“缘”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业报。万事万物即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果”,也就是说,“果”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世界表象,而其本质则是因缘的作用。诸法是变动不居的,现世所存在着的一切都不过是假借的、暂时的存在,一切“有”都是“假有”,世间并不存在恒常不变之物,物即为“有”,有即为“色”,而“假有”即是空,因此《心经》说“色即是空”。可以说,从因缘而生的一切法,完全是空的,唯识宗说“诸法相皆一心造作”,就是说,若将假有执为真实,则是将心禁锢于尘世,唯有跳脱现象的束缚,才能认识到事物的虚假,而体悟空的境界。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写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为中道义。”因缘和合世间的万事万物生起,从本质上看,事物由因缘起,故没有自身独立的实体存在,本性是空,即性空。但事物又确实可观可感,龙树称那只是施假名以示其有。将两者统一观之,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还有不空的一面,空不遣有,有不离空,空中摄有,有内存空,这就是中道义,佛教的最高真理。佛家的“有”,是假有,其实质还是空。但空,并非虚无,而是一种没有客观实体的状况。只有这种相状,才是宇宙万物的真实本性。

三、慈悲济世━般若波罗蜜多的现世修行

按经验事实来看,佛家修行的外在表现就是多行善事,这是慈悲之心使然。所谓“慈悲”,就是对世人所受之苦的怜悯与拯救,世人之苦本自欲望,即对自性空之物的执念,由此看来,济世渡人的最佳方法当是使人们认识到其执念的荒谬,继而产生了对空的概念。也就是说,宣扬空的理论是为了更好地行慈悲之举,在这个意义上看,二者非但不矛盾,反而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慈悲,是成佛所必经的一个阶段,对于凡夫俗子而言,行善积德是为了种善因、得善果,以累积修行资粮, 菩萨,本具备了成佛的条件,但因为怜悯尚沉沦于苦海中的众生,自愿慈悲救拔,待众生脱离苦海后,自身才登极乐。

慈的本意为慈爱众生,见众生不得福乐而躬身成就之;悲,意为同情众生之苦,见众生之苦痛而情愿解脱之。慈悲之合意即为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既然万物都因缘而合,皆无自性,那么众生也都应是平等而无差别的,“因而彼此间便有对于苦乐的共同意识,那么自然便生出与乐拔苦的慈悲之爱。”

四、结语

佛教一再强调世间万物的虚妄,一方面要让世人破除对不可得之物的痴念,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助人们摆脱苦难,以一颗大慈大悲的心来渡化众生,以佛陀的智慧来教导世人,让他们具备正知正见,了解世间一切,五蕴皆空,摆脱内心贪嗔痴的妄念,从而消除烦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