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8 August 2018

佛教的报恩思想

文|慎言

报恩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自古以来的古圣先贤十分重视的伦理思想。佛教的知恩报恩、少恩重报、广报诸恩的报恩思想,不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品格修养。佛教在重视知恩报恩的同时,对那些受人之恩,不念恩、不报恩乃至恩将仇报的过患也做了论述。

一、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思想是佛教的最基本思想。所谓知恩报恩,就是当自己受到他人的恩惠时,应当感念他人的恩德,并尽自己的力量予以报答。有很多佛教经典对知恩图报思想都有论述。如《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云:“若有能为彼野狐治疗疥疮者,野狐比当知恩图报。而今又一愚痴之人,无有知恩报恩。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作为动物的野狐患有疥疮时,若有人能为野狐治疗疾病,野狐则会知恩图报。作为人类朋友的动物,有很多能够知恩图报的。“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寓言故事,都说明了动物知恩报恩的善良本性。动物尚且能够知恩图报,但是,人类却有受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的事情。为此,佛陀开示弟子,作为佛弟子应当不计恩德大小,应当做到受恩不忘,小恩必报,更不用说受大恩。

《吉祥经》则劝人要学会以谦恭礼让,知足感恩之心来对待他人。经云:“恭敬与谦让,知足并感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知足感恩是我们应当具有的品格。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得到来自各个方面,不同人的恩德。对于他们的施恩,不论恩德大小,我们都应以感恩的心来对待,切不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没有良知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只会使人变得更加贪婪自私。

不仅佛教提倡知恩报恩,古圣先贤也劝人要知恩报恩。如《菜根谭》云:“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做人就应当这样,当我们有恩于人的时候,应当忘掉这种恩德,也不可存有望人回报之心;当人有恩于我们的时候,则应当经常感念别人的恩德,并寻找机会来回报别人的恩德。

二、少恩重报

感恩是一种心态,不论我们受人恩德的大小,都应当存有感恩心。佛教经典中认为,我们不仅要知恩报恩,而且应当少恩重报。如《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云:“小恩加己,思欲大报。”《胜天王般若经》亦云:“受恩常感,轻恩重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这些帮助有的是影响你一生的大恩大德,也有的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帮助。对于大恩,我们通常都会终生难忘,但是对于那些小恩,诸如只言片语的安慰和鼓励,我们通常过后就忘掉了。其实,这些小恩我们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却使你鼓起了生活的信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即便是他人给予我们的再小的恩德,我们都应铭记在心,待条成熟时给予重报。

三、广报诸恩

佛教的报恩思想是博爱的,对象是广泛的。不仅有恩于自己的人应当报恩,即便是与自己有怨的人也应当感恩。佛教的报恩是等念怨亲,不念旧恶的。

一般来说,经典中所说的报恩对象是与自己有亲缘或法缘关系的人。如《吉祥经》云:“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梵网经》亦云:“与父母兄弟六亲中,应生孝顺心,慈悲心。”由上可见,我们通常所说的报恩是指父母、兄弟、妻子、子女等亲眷。对于自己亲眷中的尊长,我们应当对他们孝顺,对于平辈或晚辈,我们则应当以慈悲心来对待。

除了亲眷之外,师长和三宝也是一个人应当报恩的对象。《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对于修道者而言,师长是使自己学业和道业得以进步的导师,我们应当报师长恩;三宝是自己的皈依之处,自己的法身慧命要靠三宝来成就。

除父母、师长及三宝外,一切应当恭敬之人,也都是我们报恩的对象。如《杂阿含经》云:“父母及兄长,和尚、诸师长,及诸尊重者,所不应生慢,应当善恭敬,谦下而问讯,尽心而奉事,兼设诸供养。”我们所应当报恩的对象不仅包括自己的父母、师长,还包括一切应当恭敬供养的人。所有这些应当尊重恭敬的人,我们都应当对其谦恭礼让,问寒问暖,尽心侍奉供养。在这个世上,与我们有恩的人有很多,有些甚至是陌生人,但这些人都是自己的恩人,我们都应当尽心尽力回报他们的恩德。

印光法师则认为,对于学佛者来说,只要自己能够恪尽己份来对待别人,就是报恩。法师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辅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庭及社会尽谊尽份,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则特别指出报四恩的思想。经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在这四恩中,报父母恩、国王恩和三宝恩我们都能理解。唯独令人不解的是众生恩。究竟众生与我们有什么恩,以及如何报众生恩,在经中都有论述。经云:“众生恩者,即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恩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是与自己有仇怨的众生,也有可能是我们过去父母或六亲眷属,他们在往昔对我们都有恩德。因此,我们要以等念怨亲的心来报众生之恩。

四、忘恩过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感恩,但也有人将别人给予的恩惠看作是义务。当别人给予恩德时,他们心安理得地接受。假使哪一天别人不再给予这种恩惠了,他们就会憎恨、辱骂别人。对于这种不念恩德,不思报恩,反而恩将仇报的人,我们不仅会鄙视他,而且他也因违背戒规而受报。如《优婆塞五戒仪经》云:“菩萨于众生给施所需,应念其恩。若恶心、嗔心不念恩报恩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报,犯轻垢罪。”一个有感恩心的人,对于别人的施恩,应当感念其恩德。若是怀有恶念,或者嗔恨之心来对待他人的恩德,则将犯轻垢罪。那种虽然感念他人恩德,却因为懒惰而不去报恩的人,也将犯轻垢罪。

有则故事说,有一个修行人结茅庵苦修,在离茅庵不远有一个卖烧饼的人。这个人见到修行人如此清苦修道很受感动。为了支持这个修道人修行,他每天早上都会送两个烧饼给这个修行人吃。起初,这个修行人对卖烧饼的布施善行十分感恩,天长日久,修行人便习惯了这种供养,理所当然地来即受之。

几年之后,这个卖烧饼的忽然有一天早上只给修行人供养一个烧饼。第一天,修行人没说什么,便将供养的烧饼收下。此后,一连几天卖烧饼的仍然只供养他一只烧饼,修行人便开始有点不高兴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修行人终于忍不住问卖烧饼的人,为何现在每次只给自己一只烧饼。卖烧饼的人说自己最近生意十分清淡,因而供养的烧饼减少了。修行人虽然不便强迫别人供养,但还是掩饰不住心中的愤怒。

修行人由于长期接受卖饼人的供养,于是将别人的供养看成一种义务,当有一天别人给予的供养减少了,他便生起嗔恨心。本来,卖饼人并没有义务供养他,只是出于一种尊敬和同情才这样做的。人家给予供养应当感恩,不给供养也应当以平常心来对待。若怀嗔恨心,不报人的恩德,反而抱怨,也犯轻垢罪。

佛教报恩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以上只是简略介绍其中的一部分。通过这些介绍可知,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在接受他人给予的恩惠。我们应当时时以感恩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来看待外面的世界,并尽己所能地为回报他人和社会给予我们恩德。当我们都能以感恩的心来对人时,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感恩的世界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