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9 February 2018

浅谈六和敬

文 |智海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呢?“六和敬”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

所谓“六和敬”就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佛教的“六和敬”思想不仅适应佛教,而且也适应社会,更适应单位、家庭和个人,要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实质内涵,我们首先要知道“和敬”的概念。“和敬”是关于自己和他人、个人与集体等两个方面来说的;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所谓“敬”,就是“内自谦卑”。这个“和”字非常重要,它涉及十分广泛,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的今天,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工、商、仕、农都在倡导这个“和”字,祈祷这个“和”字,世界要和平,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睦,待人要和气,这样就会众缘和合、天下太平了;再说“敬”字,敬是尊敬、敬爱的意思,尊敬老人,爱护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相互尊敬,更要上敬下爱,印光大师在开示中也这样说道:“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下面将“六和敬”作个简要的叙述,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

一、身和同住:

身是指我们由四大元素构成的色身,也是指五蕴和合之假身心。就是要求在同一个家园的空间里,要平等待人。不要搞特殊化,搞个人崇拜,拉帮结伙,称兄道弟;更不要贡高我慢、轻视、愚弄别人。在家园中,当知四大皆空,随缘无我。五蕴身心,本非有故。万般带不去,唯有业缠身,所以要三恶(杀、盗、淫)不犯。记住吃喝朋友不长久,相互利用无真友。做到身心交给常住,就要提得起,放得下,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做到如孟子所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犹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发扬互助互爱的精神、 那么僧团定能安祥、如意、美满。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共居,和合共住。居士之间也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不搞私人关系。

二、口和无诤:

是指在家园中,做到言语方面不起争论。怎样才能做到口和无诤呢?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就是要求我们不犯两舌、恶口、绮语、妄语之恶业。不说人我是非,不讲对错谬论,见着别人做善行之事,要随喜赞叹、称赞颂扬。不要说讽刺、挖苦别人的风凉话,更不要有嫉妒、毁谤谩骂别人之心。如有口角之诤,应该当知“忍字心上一把刀,为人不忍祸遭殃。若人忍得一时气,过后方知忍字高”。唐朝时的寒山和拾得说得好,寒山曾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僧团大众,共同信佛、赞法、敬僧,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处,这样大家彼此和乐融融多好啊。

三、意和同悦:

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僧团大众,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 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立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寺庙住众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 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如果我们将意和同悦用在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意和同悦:是指我们八识田中心里意识所得的法喜,共同欢喜和欣悦。要做到意和同悦,其实并不难,只要贪、嗔、痴三毒不犯,心里轻安,无贪、无嗔、无痴,直心为道场。以菩提心为根本,大悲心为行持,方便为究竟,定能做到意和同悦的目的。应该象弥勒菩萨一样,心胸要宽 阔,才能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正如《华严经》所说:“只有心包太虚,才能量周沙界。”

四、戒和同修:

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戒就是法律,也是法制,僧团大众受持戒法,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的“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

宗教意义上的“戒律”也是一种“境界”,戒和同修是指在团体中,凡是所有的清规戒律,包括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要共同遵守,共同维持。戒是佛教能否久住的根本保证。佛在世时,是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有体、相、用三种,开、遮、持、犯之类。戒不仅能防非止恶,而且能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璎珞菩萨戒》所载:“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一心持净戒,是为如来所赞叹”。又如《瑜伽菩萨戒本》 所说:“凡能受持净戒者,且每受持一条清静戒法,便有五个护法神随时守护其身,使受持净戒者,终不被邪魔外道所害”。正如《四分律菩萨戒本》 所说:“世间凡有五个严持净戒的清净比丘,正法就住世”。据 《百喻经》所载:“佛有两个弟子,从很远的地方,要去拜见师父。当二人经过艰苦跋涉找到水源后,发现水里有微生物;其中一人,他宁舍生命,渴死于沙漠里,而不愿犯戒,法身慧命早就见到了佛陀。而另一位,顾及报身之体,喝了水,解了渴,越过重重沙漠,当见到佛时,佛说你怎么这时才到,虽然你的报身见到了我,比起你的同伴,他的法身早两个月就见我了。”在三无漏学中,由戒才能生定,由定才会发慧。在这凡圣同居,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里,一个真正修学佛法者,应当严持净戒,做到受戒、学戒、日日诵戒,然后依戒依法去精进修学,做到“非礼勿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思”。达到身心轻安,人间净土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五、见和同解:

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就是思想的统一、意见的统一。僧团大众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 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见和同解:在家园中,是指思想上,看问题、 分析问题上,以及各自主张、建议等方面,都要在正知正见的见解上,要求完全统一。如寺院清规要遵守,判别伪经的正确与否,就看他是否符合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人生路上,都具有生、老、 病、死等种种的痛苦,宇宙也具有成、住、坏、空性。诸法具有生、住、异、灭性。如有见解不同,思想各异;不应该你指我鼻子,我指你眼睛。更不应该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唯我独尊。

僧团共住,僧众能够和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众在见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只有所有住众成员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僧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执己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也就难有安宁、不能清净,也必将导致整体的精神涣散,不能有所作为。

六、利和同均:

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享有同等的待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利和同均:在家园中提倡平等,培养四无量心。不论是领导,还是清众以家园的成员,人人应具大公无私的精神,做到知足常乐,同甘共苦,早日实现理想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 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 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僧团,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础,因此,经典中以破和合僧与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同为“五逆重 罪”,佛说凡是触犯五逆重罪的人,不可救!

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僧团因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 一个国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