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1 March 2017

随宜说法

文|常静

随宜说法是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针对众生的根机和得度因缘,采用善巧方便的手段为众生说法的方式。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佛陀告诉舍利弗说:“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佛陀告诉舍利弗,诸佛智慧深广无边,声闻、辟支佛无从知晓。 但是,佛陀对于甚深之法,能够根据众生的因缘,采用各种譬喻言辞,无数善巧方便,随宜说法,引导众生开佛知见。

佛陀在谈及《法华经》的殊胜微妙之时,又告诉舍利弗说:“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 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经文反复强调,诸佛如来所说的法虽然深广难懂,但诸佛常会通过各种因缘,以善巧方式随宜说法,令众生得度。

在各种佛教典籍中,佛陀为了令众生明了自己说法的深意,更好的依教奉行,从而成就道业,常常以各种譬喻言辞,随宜说法。

佛陀住世时,曾有弟子因为修行用功过度,产生了退失道心的念头。佛陀了解情况后,便以弟子出家之前所弹的琴为例,劝告弟子,修行应当适度用功,防止过犹不及。如《四十二章经》云: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对于弟子用功过度产生的退道思想,佛陀作了生动形象的开导。佛陀以弟子在家时经常弹的琴为喻,告诉弟子,学道和弹琴一样,若是太懈怠了,则道业无成;假使用功过度了,则退失道心。佛陀认为,懈怠道业不好,用功过度同样不好。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

佛陀认为,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身心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所以,佛陀劝告弟子, 一定要掌握正确的修道方法,防止过犹不及。通过这样随宜说法,不仅可以消除弟子修行中所遇到的烦恼,而且还能使弟子掌握正确的修行方法,树立正确的修行态度。

观世音菩萨是诸菩萨中随宜说法的代表。当众生应当以什么身份得到度化之时,观音菩萨就会随缘示现,随宜说法。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这段经文是佛陀针对无尽意菩萨的请问而说,无尽意菩萨问佛,观世音菩萨为何要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以及以什么方法来度化众生。佛陀就告诉无尽意菩萨,众生应当以什么身份得到度脱,观音菩萨就会示现什么身份来为这些苦海众生说法。观音菩萨之所以示现各种不同的身份来度化众生,其目的是为了让这些应当得到度化的众生对其有种认同感,从而更加方便地随宜说法,度化众生。上段经文中所指的观音菩萨示现不同身份为众生说法, 就是为了与众生保持亲近的距离,有助于简便快速地度脱众生。

在《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中有则故事,有一个人到亲友家做客,因在宴席中饮酒过度而醉卧不起。这时,他的亲友因为有公事要外出,便将无价宝珠系在客人的衣服里面,作为客人的衣食之资。这个人当时醉卧,亲友系宝珠于衣服中却浑然不知。起来之后,游行到其他国家。为了衣食之需,辛勤劳作,十分辛苦。若得到少许财物,便十分满足。

不久,亲友见到他过得如此艰苦,便呵斥他说:“大丈夫为何为了衣食如此艰苦?我过去为了让你过上安乐的生活,在某年月日,将无价宝珠系在你的衣服中,而你现在竟然不知晓,还如此勤苦烦恼,以求活命,不是太过于愚痴了吗?你现在可以将此珠宝换取金钱,你就能过上衣服丰足的如意生活了。”

五百弟子通过这一比喻,来说明佛陀为教化五百弟子,令他们发智慧心,废寝忘食,使他们于不知不觉中证得阿罗汉道。当五百弟子认为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之时,佛陀为了觉悟五百弟子,又告诉弟子说:“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在佛教史上,有关随宜说法的事例不胜枚举。刘宋文帝在位期间,笃信佛教,曾邀请西域三藏求那跋摩来中土翻译经典,弘扬佛法,求那跋摩应邀赴建业,宋文帝命居住祗洹寺。

一天,宋文帝向求那跋摩请教说:“寡人常想 戒杀持斋,但又难以做到,怎么办呢?”求那跋摩说:“帝王所修之道,与一般士庶不同,朝野士庶,号令不行,若不约己节物,何以修身。帝王是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庶欢喜;实行一善政,则神人以和;轻徭薄赋,则风调雨顺,桑麻遍野。以此持斋,功德很大;以此戒杀,其持戒功德绝不是减少半日之餐,保全一只家禽之命,然后弘扬佛法所能比的。”

宋文帝听后,抚几感叹说:“正如师所说,理事融通,没有滞碍,若不是开悟明达之人,怎么能说出如此有启示的话语,真不愧为人天师表,当代大善知识!”

求那跋摩能够针对宋文帝的疑惑,及时观机设教,随宜说法,使文帝听后心悦诚服,依教奉行,戒杀持斋,并以帝王的影响力带动了一大批信徒戒杀持斋。

在现代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作为代佛宣法讲经法师,应当以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为榜样,不断掌握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方式,通过随宜说法让更多众生明了佛法的深意,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