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8 April 2022

漫談名言之解與縛

文|四擇

一、前言:

《維摩經》云「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這是佛法第一義諦的境界;第一義諦,是離一切名言形相,畢竟空寂的。而「法性無分別,智離戲論處」,能成就無分別智,泯絕能所之相待,超越假名,乃至默然無說,即是契入真如法性之不二法門也。

這樣離言清淨的境界,對任何一位希冀斷生死縛,臻聖解脫的行者而言,乃是一致的目標。當然,無文字相、離言絕思的境界並不是停留在文字法義上的鑽研而可悟達;但相反的,也不是棄諸教理學問,不作分別或壓制妄念就是清淨本來人了。實際上,何謂縛、何謂解,在佛法裡面有著明確的說明;如何斷縛、云何而解,在修行上亦有其不可僭越之次第。本文即試著從名言的解與縛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名言釋義

事實上,名言的定義是很廣的,依《攝大乘論》所說,有顯境名言及表義名言兩種差別。顯境名言者,一切能顯現能了別的心、心所法,以及一切所顯現所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等境相皆屬之。而將我們內心所認識思惟的,藉由各式各樣的方法表詮出來,令他人解了,彼此溝通、傳達訊息,這就是表義名言——在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裡,如音聲語言(聲塵為體),文字圖畫符號、揚眉豎指,乃至拈華微笑等肢體表情(色塵為體)是我們所熟悉的方式,而色界中光音天以光明為音聲,他方世界中如眾香佛國以香味作佛事,在廣大的十方世界中,色聲香味觸無不是彼此表達溝通的媒介。這樣說,這兩種名言,即包括一切有為法了。

《攝大乘論》云:「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又《瑜伽師地論》云:「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有了能詮的名言,我們的內心才能對於所詮顯的境事有所認識、有所思惟;繼而也才能用語言文字等方式,將內心的思想表達出來,彼此溝通。人是這樣,嬰兒、牛羊等不善名言者是這樣,乃至色、無色界天上無尋伺語言者還是如此。雖然在認識及表達上,有的明確而清楚,有的闇昧而不明,但是可以說沒有例外的,一切有情心識的認識活動,都是一種名言作用。

然而,這樣的名言從那裡來的呢?當然不是上帝所賜與的,也不是天生自然如是。唯識說名言熏習,正是說我們從無始劫來的虛妄分別,熏習了無量無邊的名言種子,貯藏在阿賴耶識中。而種生現時,自然顯現二分——眼耳鼻舌身意等明了性的心,以及山河大地、森羅萬象等所了別的事物之影像,而有能詮所詮﹙名與事﹚、 能取所取﹙見和相﹚的相待差別。

《成唯識論》云:「或識見相,等同緣生,俱依他起。」能詮的名言、所詮的事相,乃至能分別之心識,實在都是阿賴耶識種子所生,虛妄分別為性的依他起法,亦是如幻如化的因緣生法。《入楞伽經》云:「虛妄取自心,是故心現生,外法無可見,是故說唯心。」一切法是唯識所現的,雖不如龜毛兔角般什麼都沒有,但是並非離開能認識的心識以外,另外有一個客觀實體的所知境事存在。

《瑜伽師地論‧ 真實義品》說:「一切法假立自相,或說為色、或說為受‥‥乃至涅槃。當知一切唯假建立,非有自性,亦非離彼別有自性是言所行是言境界。如是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說,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名言是假安立的,當我們心思口言是色乃至是涅槃的時候,在種種能詮名字的當下,並沒有如所詮顯的事相實體,亦不是先有彼境事實體之存在,而後我們才用各種名言來詮顯它,所以說假名安立的法是畢竟空的。由賴耶種子現行的因緣生法本身是現量境,不待名言招呼而後能得。名是識,事也是識;名與事,並沒有絕對相稱的關係﹗

三、 名言之縛與解

(一)、從凡聖差別談名言之解縛

1、凡夫之縛

在如幻如化的因緣生法中,心是非垢非淨的,而名言本身亦非縛非解。於依他起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上,若沒有隨名執義之遍計所執性,即為圓成實性﹙真如空性﹚之圓滿顯現也。而生死根源的遍計所執性不是別的,就是不了一切唯心所現,於名中計有實義者。

《解深密經》云:「於因緣所生法相,隨情妄執的相名相應。」《顯揚聖教論》云:「諸法因言說所執自體‥‥由名於義轉故,世間愚夫執有名義決定相稱真實自體。」為此無始無明所覆,我們總是直覺在名言之中,有彼事彼義之真實體性。生存在假名所安立的虛妄世界裡,不能了知假名如幻、畢竟空寂,而於此「無而現, 現而無」的影像上周遍計度、種種分別,隨名執義而現起種種顛倒臆想,執我執法而為善為惡種種造作,捲起八風狂瀾,惑業大海淹覆,人天惡趣,三界沈浮,眾苦交煎,無有停時。三界之內一切有情,無不為名言所織成的生死羅網所束縛。所以,佛法讚歎離一切相,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無分別境界,這是聖人之所住處;呵斥眾生依名執義,顛倒臆想,虛妄分別為眾惡之源。

2、聖人之解

(1)、三性的次第契入

然而,如何滅遍計執,泯依他起,證圓成實呢?這要藉由四尋思觀四如實智的止觀加行而次第成就。《攝大乘論》云:「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此無故彼無,是即入三性。」屬於煖頂位的四尋思觀,即是在奢摩他中觀察能詮的名與所詮的義,是互相觀待而假立的,彼此不相稱合,皆是識所現起,本身無有實體。亦以同樣的道理,推求詮表諸法自性之名,如色、聲等,以及詮表諸法差別之句,如常、無常等,此二都是心量所現,唯是假名所安立的。這個階段主要就是在觀察無有離心之外境,由此而悟入遍計執無。

屬於忍世第一位的四如實智,一方面藉著前面四尋思觀的基礎,印定離心之外境是無所有的,唯是心的變現,以識為其體。另一方面順觀所分別之境既無,則能分別之心亦不起,此時泯依他起。如是能所雙亡,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即於世第一剎那間悟入離言清淨之圓成實性。

(2)、無分別智的證得

圓成實是超越一切名言,無二無別的真如法性之境界,是無分別智所親證的。依次第說,無分別智有三種差別:加行、根本,以及後得。在內凡位中相似隨觀真如而起加行,以此為基礎而能證無分別故,雖是有漏有分別,亦得無分別智名。入見道位根本無分別智現前,此時根、境、識不起,一切相、一切法不現,即是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極無戲論的境界也。

後得智帶相緣如,亦是有分別的,但為清淨聖智,能通達有為諸行皆如幻化、似有非真,能降伏有所得的煩惱,於種種相、種種名言中得自在力。經中所說須彌入芥、毛孔現海等廣大神通,無礙辯才演暢佛法的利生事業,皆屬後得智之妙用也。然因其必依根本智而起,與根本無分別智相應,故亦名為無分別智也。如此,真正親得空性,無所分別的,是指根本無分別智,這是轉凡成聖的關鍵,也是圓滿一切諸聖功德的基礎。

無分別智是聖人自內證境,唯證親知,不易以語言正面表顯。故《攝大乘論》以遮遣的方式,說明無分別智乃以離五種相為其自性--1、既非木石無心之無有分別;2、也不是二禪以上無尋無伺的禪境;3、不是無想定、滅盡定等無心境界;4、非用分別心去擬議計度真如的空相;5、更不是把念壓下,不去分別就是。

從修行上來說,無分別智的成就,一定要以離言的法性真如為所緣境。初開始必須學習語言文字的佛法,對於大乘經論多聞熏習以為基礎;進而於閒靜處,於法於義專精思惟、如理作意;最後必有奢摩他的攝持,止觀雙運,依定扶慧,而能現前觸證真如法性。簡單說,就是聞思修三慧的次第成就,也就是文字、觀照、實相等三種般若也。可知,離言無分別的境界,必由分別的思惟觀察而得,依聖教法義而起觀行方能達至。佛法不可不學也﹗

(二)、從修行得失談名言之解縛

1、有禪無教

有人誤以為佛教既以離名言相之現量境為標竿,以無分別智之契證為目的,故佛教為反智論者。不解佛教者如是說倒也不足為奇,但是某些闇證禪師亦作是說,標榜不立文字、盡棄聖教,師心自用而盲修瞎練,此則甚可為慮,不得不辨也﹗

一切佛法皆不是為學問而學問。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或空或有種種說,皆是諸佛菩薩大智慧所宣說的法界清淨等流,為我們指出惑業苦,生死雜染之根本何在,開出一條轉凡成聖、涅槃解脫之光明坦途。所謂「將滌心源必遊法海,豈唯心證亦假言詮。」在初學者的立場,一切語言文字的佛法,皆是登堂奧之階陛,見明月之標指,絕不能妄指為藤葛枝蔓,譏為入海算沙。「如網之得鳥,在乎一目,而非眾目,則不能成網!」人之會道,亦復如是。經論種種異說,正是佛菩薩廣施法網之目,用以捕眾生心行之鳥也。通貫一切之智慧,必成之於栝羽鏃礪、多學廣識,若畏懼繁覆,得少為足,恐怕至道難會也。

2、有教無禪

當然,「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若單是停留在語言文字佛法的研習,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多也只是聞思二慧之成就,饒是日誦萬言,博通三藏,還是難免說食數寶之譏,無預聖流之分。另外,如智者大師說:「若聽講人無禪潤見,始欲分別,多抽腸吐血;因是制命,見終不成。」以此粗劣之軀去竭精憚慮、皓首窮經, 縱使有時智慧開發,沒有奢摩他的攝持,往往成重病。這在高僧傳中不乏其例。

四、 結偈

《摩訶止觀》說:「夫聽學人誦得名相,齊文作解,心眼不開,全無理觀;據文者生,無證者死。夫習禪人唯尚理觀,觸處心融,闇於名相,一句不識;誦文者守株,情通者妙悟。兩家互闕,評論皆失。」教下及禪者之間的互相批判,在教史上並不陌生。但由佛菩薩所開示的法語來看,教與觀缺一不可,有禪無教或有教無禪都是有問題的。止觀如足,教理如目,有目無足或有足無目,此二皆是塵勞之縛,無法由生死之此岸渡至解脫之彼岸也。

以解決問題的務實精神來普學一切,由教起觀,嚴謹細密而不偏執;將所學所思,付諸於宴坐經行的實踐,依觀明教,廣大高明而不淺略。若能教觀並行,最終方能從聞思修而成就無生法忍,解愛見縛而超入聖域。偈曰:

法常寂然滅諸相 法無形相無所緣
離言無二絕思議 智者所受聖所行
凡愚樂著言戲論 不了假名畢竟空
虛妄顛倒造諸業 無量生死載浮沈
抉擇分別入無別 依言起觀證離言
四種尋思如實智 次第行道超假名
見於真如了諸行 皆如幻化而非真
辯才神通廣大用 無生門中自在行
無境無得無分別 非五種相須明辨
依聞思修見法性 三種次第不可違
修禪不依聖言量 猶如盲人而無導
習教無有止觀行 難免說食數寶譏
非入義海徒算沙 但為解縛超聖域
諸論各異理無二 達者無違何疑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