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8 November 2019

自性自度

文|行彻

佛在开悟之后,宣说了自己所发现的真理和方法,这就是著名的缘起定律。 

这个定律具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是常住,是永恒如此;第二是法住,是必然如此;第三是法界,是普遍如此。就如《杂阿含》第296经:“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意思是,不论佛出现在世间,还是不出现在世间,这个道理都是普遍存在的。 

一、因缘定律 

这个因缘定律是说,人生宇宙当中的任何事物,都依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就能存在的,也不是永恒而独立的存在。如果这些因素和条件分散了,这个事物也就随之瓦解了。这也就是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比如说,一颗种子种下去,必须加上土壤、阳光、水分、人工等助缘,才能发芽、成长、开花、结果。随着因素、条件的变化,这些事物必然有发生、发展、变化和熄灭的过程。 

因此,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存在的。因,是因素; 缘,是条件。任何人命运的好坏,都是需要各种因素条件聚合起来才可以。同样,要想过上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在心田里面种上快乐的种子。日常生活中,必须做正确的事,这样就不必为未来果报到来而发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世间普遍的法则,也就是因缘定律。 

二、自作自受 

不过,不论是善行善报,还是恶行恶报,事实上,一切都是唯心所造的。心灵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壤,在这块土地上种杂草和种庄稼,其因缘果报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凡是因缘和合的存在,都是无自性的。一切都没有永恒不变,没有独一无二,没有主宰, 所以是无常和无我的。认识了事物无常和无我之理,就自性自度 - 行彻 - 知道一切善恶、好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没有任何人强加,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认识到这个道理,才能清醒地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领悟生命的意义,如此才能踏实而轻松自在地生活。 

然而,在现实当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的不幸或者不如意,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因此总是在抱怨等烦恼当中度过,认为自己的挫折和痛苦都是别人造成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他们不明白,其实外境只是自心的显现。 

一个人的苦乐遭遇,都不是偶然的,一切存在都必有它的先决条件,也就是一切唯心造。这些条件是自己的心造作出来的,制造苦乐的主因是自己,外在因素只是次要条件。那么,这个苦乐之报由谁来承受呢?还是自己,没有人会代为承受,这就是“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看来早与来迟”的道理。 

由此可见,世间最公平的莫过于因缘定律。不论相信与否,它都像空气一般环绕着我们。当遭遇逆境时,也许有人会抱怨说:“为什么这些倒霉事总发生在我身上呢?”可何曾想过,眼前的一切不幸难道会无缘无故地发生吗?善恶因缘,果报自受,即使我们可以否认它的存在,但因果依然会公平地执行,善恶赏罚,汇聚着我们善恶的数量,就像一个显示器,会如实地播放,丝毫不爽。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切祸福,自作自受。(《警世恒言》)” 

三、自缚自解 

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差点出事之时,佛陀派文殊菩萨把他救回来。于是,他跪在佛前痛哭流涕,真诚忏悔,觉得自己“一向多闻,未全道力”,虽然汇集了一肚子的学问,可在现实面前,还是经不起考验。这时候,他就向佛陀请教什么是实修的入门方法。佛陀因此提出了两种根本:什么是无始生死根本?什么是无始涅槃根本?也就是无始以来的生死痛苦是怎么来的?要想解脱痛苦,应从哪里入手?佛答:人之所以一直在生死轮回中受苦,众生之所以“作茧自缚”,就是因为心总向外“攀缘”,所以才认假为真,起惑造业,流转生死。 要想脱离痛苦,就必须认识到自己原本的觉性。首先找回自己的真心,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所以“解铃还要系铃人”。 当阿难开悟之后,道理是明白了,但要如何进入实修呢?要怎样入手修行呢?在开示实修之前,佛陀提出两种决定义:首先,辨别修行的动机,应该以怎样的用心来修行;其次,选择入手处在哪里,应该从哪个根门作为入手之方便。然后探讨这心是被谁绑住的,要如何来解开。所以“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事实上,这个心结,是自己绑起来的,所以还必须靠自己亲自来解 开。 

四、自性自度 

宋代有两位禅门的出家人,一个叫道谦,一个叫宗圆, 他们俩相约结伴外出行脚参禅。在半路上,宗圆由于感到很辛苦,所以曾经多次产生了退却的想法。道谦禅师只好安慰他说:“都已经下了参学的决心,也走到半路,你就不要轻言放弃了。这样吧,从现在开始,在路上如果有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会尽量为你代劳,但有五件事情我是帮不上忙的——穿衣、吃饭、拉屎、撒尿、走路。”这个时候,宗圆终于明白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说辛苦。俗话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都说明了“善恶业果,自作自受”的道理。 俗话说:“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生死大事,明心见性,别人丝毫代替不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努力、自己承受才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