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5 March 2020

佛教最高智慧——诸法性空义正解

多识仁波切

佛教中观见为诸法性空。性空见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性质的一种看法。中观见出自佛经《般若波罗密多部诸经》,“般若”是智慧义,“波罗密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此岸”是指以世俗智慧为主导的轮回世界,彼岸是指超越世俗智慧生命的理想世界。

佛教中的生死轮回和解脱自在的获得,其决定因素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佛教教理的根本是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即改造净化思想意识,深化和提高人们的认识层次,追求认识境界的的超越,即彼岸。

龙树大师在《中观宝蔓论》中说:“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为主,信是彼前导”。这四句偈的意思是:信仰是到达彼岸的先导,有信仰才皈依佛法,佛法就是通向彼岸的智慧,有了智慧才对此岸、彼岸的一切事物产生正确的见解,即正知。信仰和智慧是佛教的全部内涵。在这两者之中,智慧是主体,信仰先导,以人作比,智慧是大脑和眼睛,信仰是手足。

经中说:佛出世是为了一件大事,这大事就是揭开这个虚幻世界的真实谜底。认识这个真实面貌的工具就是到达彼岸的超智慧。“佛陀”一词,翻译成汉语是:觉悟者,或觉醒者。觉悟什么呢?就是觉悟存在的本质——胜义谛——终极真理。世人都活在迷茫的梦中,觉悟真理,犹如从梦中觉醒,故佛称觉醒者。佛说:“众生在梦中,唯我觉醒”。

放弃各种陈见、偏见,以科学家不固守已有的结论,探索广阔未知世界的胸怀眼光,认真研究佛陀智慧,对开拓认识境界,也许会找到一种新的思维参考系。

很多人对佛教哲学中的空观,缺乏深入的了解,将性空曲解为纯虚空,真空无物。由此对佛教思想产生种种误解,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颓废主义,是迷信思想等等。

其实,佛教所说的“空”,并非否定一切存在(有),只是否定叫做“自性”的东西。对于“自性”义,在龙树《根本智慧颂》即《中论》中有如下的介说:“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若诸法有性,云何而得异”。这四句偈颂,说明了自性三相:无作性、非相对性、恒常不变性。

无作性是:自性是不依赖因缘的无为法。如《中论》说:“性从因缘出,即名为作法”。意思是说:自性是非因缘造作的,无作无为法。如果自性从因缘中生成,就成了无自性的有作为法,即做法。

非相对性是:自性是不依赖其他事物的绝对存在。如《宝蔓论》说:“有长故有短,非从自性有,如无有灯故,光亦不能生”。意思是说:自性是非相对的绝对自立。但万事万物都是相对的存在。如长和短,灯和灯光等,如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灯,就不会有灯光。

恒常不变性是:自性是恒常不变的。如《中论》说:“若有决定性,世间种种相,则不生不灭,常住而不坏”。这是说,诸事物若有恒常不变的自性,就不会有生灭,不会有变易无常。凡是存在,都无非作、非相对、恒常不变的所谓“自性”。这类自性不存在,就是无性、空性。上述自性本不存在,完全是虚构。认识事物无自性,是透过表面现象,对事物终极本质的认识,是真理非错见。否定的是事物的上述自性,不是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

一切事物都有外在的存在形式和内在的本性两个方面。前者是物相,后者是物性。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或称假谛、真谛是分别反映事物的外相、内性两个侧面的。故《中论》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性空相有是:既否定事物的自性,又肯定事相、事体的存在。

自性空义,有如下几种含义:
     
一,因缘缘起义:《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意思是说:事物若有独立自成的自性,其存在不应该依赖外部条件——因缘,既然它的存在依赖因缘,由此证明它无自性。

二,相对存在义:《宝蔓论》说:“此有故彼有,如由长有短,此生故彼生,如由灯有光”。意思是:凡存在都是相对的,此有故彼有,如由长有短,——彼此,长短都是相对的。有了此物、常形的相对物,才能有彼物、短形的存在。大与小、重与轻、好与坏、是与非、新与旧、过去和现在、上与下、东与西、有与无、来与去、一与异、生于灭、等等都是相对性存在。

三,可行可变义:《中论》说:“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意思是说:自性是一成不变的,若有自性,事物就不会发展变化,不会有生灭。正因为事物没有不变自性——自性空,才有所作为,才具有可变性,可以改造变革,创新发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