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作用
文|远尘
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变得非常富足。在人们物质生活日渐富足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心变得更加浮躁,很多人身上的各种压力也越来越重。各种压力的聚集,导致一些人不堪生活重负,引起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现代人思想上所形成的各种问题,在佛教经典中都有解决办法。佛陀认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 便讲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法门对治众生的一种烦恼。佛陀讲经应病与药,无非是为了解决众生所遇到的各种痛苦与烦恼,令众生得到解脱自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积极运用佛教的各种教理教义,来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对佛法的弘扬,可以使人养成少欲知足,淡泊名利,忍辱宽容的品格,形成惜福节俭的习惯和处中得道的工作态度,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一)少欲知足
现代人的贪欲之心很大,凡事唯多得求,从不知足,一旦求之不得,便会烦恼重重。佛陀在诸多经典中应病与药,劝人少欲知足,即可免去很多人生的烦恼。佛陀在《八大人觉经》第二觉知中说: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很多时候,其实人并没有烦恼,往往是贪欲心增长人的烦恼痛苦,解除这种烦恼的方法是做到少欲知 足。其实,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你有很多钱财,或者高官厚禄,若是做到心态平和,即使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你也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
经文第三觉知中说: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经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若贪欲心太大,不仅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烦恼,还会增长自己的罪恶。而菩萨却 常念知足,安贫乐道,将开启智慧作为自己的事业。以上两种觉知都告诉我们,要知道多欲为苦,只有少欲知足,才能够过得如意自在。
在《佛遗教经》中,佛陀也告诫比丘弟子,应当做到少欲知足,才能够过得安隐快乐。经云: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养心的关键,是要做到欲望越少越好。一个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贪图名闻利养的人,经常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投机钻营,费尽心机。若是实现自己的贪欲,就会贪求更多,若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就会悲观失望,总之,欲望越大,苦恼越多。若人能够减少自己的欲望,就不会屈从人意,也不需要对人陪着笑脸,弯腰低头来乞求他人的同情与施舍。若无求于人,则心胸坦荡,无所畏惧,自会身心安乐。
(二)淡泊名利
名闻利养是世人最为贪求的,很多人为了名利不惜投机钻营,损害他人的利益。佛陀在各种经典中,经常劝诫弟子要认识到名利的祸患,做到淡泊名利。佛陀在《四十二章经》第二十一章“名声丧本”中论述了声名对人的危害。经云:
佛言:人随情欲,求於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佛陀认为,人随着欲望的膨胀而不断追求声名。当声名显著的时候,自己已经身死命终,反而得不到名利的利益了。人若贪恋世上的名声而不去学道,不过是枉费功夫,这会使身心因争名夺利而疲惫不堪。佛陀以形象的比喻说,追求声名的人就像烧香,虽然人闻到香气,香已经被烧完了,而危及生命的大火将会紧随其后。
追求世间虚名,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声名会伤精费神,于己毫无益处。因此,一个人要坚决戒除声名之累。对世人而言,声名都是身外之物,纵使你费尽心思获得了虚假的名声,等到你身死命终之时再回头沉思这些名利,都不过是空梦一场。
与名相随的是利,名缰利锁会把人束缚得喘不过气来。对于财物过分贪著,常会给人带来诸多不幸。佛陀在《四十二章经》中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 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有许多人,一生千方百计贪求财利。他们不仅自己舍不得享用这些财物,而且对他人也十分 吝啬。《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对这样的人有形象的描述:“人人都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世上有多少人为了积聚财物铤而走险,杀生害命;又有多少人为了财物客死他乡;还有多少人守着财物死不瞑目。财物的各种过患,搅得人疲惫不堪。为财而死,为财所累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人生不足百年,只要尽己所能去创造物质财富来满足生活所需,过一种心安理得的平凡生活,便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三)忍辱宽容
在我们周围总有一些人整天无事生非,今天道东家的长,明天说西家的短,仿佛除了他本人以外,人世间没有一个完美的人。对于这些是是非非,大多数人通常会采取以牙还牙方式来报复对方。这样一来,你可能因发泄了心中的不满,得到了一时之快,但同时又增加了对方的憎恨之心。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你,使你因此受到更大的伤害。对于是非,佛菩萨和祖师大德常劝人要以忍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
我们在进入佛寺天王殿时,都会看到大肚弥勒菩萨袒胸露腹,笑呵呵地欢迎我们。弥勒菩萨就是忍辱 宽容的典范,他告诉我们,对待别人的侮辱,应该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治。弥勒菩萨的诗偈中说: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涕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如果我们都能以弥勒菩萨的忍辱精神来对待外来的伤害,不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害,而且还能够使你生活得平静安乐,无忧无恼。
在《寒山拾德问对》中,也谈到为人要学会忍辱。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宽容是一种美德,佛门中的宽容使我们表现出好性情,同时也能引发他人的善知。禅宗有则著名的公案说:盘珪禅师因良好的道行而备受大家的尊崇,但是他的学生中却有一个人因为行窃而被人抓住了,众人都要求严惩这个学生,以正门风。但是禅师并没有那么做,他只是温和地教育了那个学生几句就原谅了他。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居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了,这次大家纷纷以他恶习难改向禅师提出将那个 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禅师不同意,于是大家就联合上书,说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全部离开。
禅师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说:“你们都能明辨是非了,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认为我做的不够好,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育他,那谁还会收留他呢?所以不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他离开我的,因为他需要我的教导和爱护。”
大家听了禅师的话,默默无语,再也不提离开的事了。而那个行窃的学生在听了师父这样的话语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因此而得到提升,发誓从此再也不偷了。
由于禅师的宽容,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了冷静反省的空间,最终使其幡然醒悟,自戒自律。
(四)惜福节俭
佛门有句格言叫“修福莫如惜福”,格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地修福,才能有享受不尽的福报。而修福的最好方法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懂得惜福,因为人的福报总是有限的,如果不珍惜眼前的福报,等有一天福报享尽了,你就会变得贫穷。
在佛门之中,有许多祖师大德都非常注重通过惜 福来培植自己的福报。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做起,为后人树立了惜福的榜样。弘一大师即是一位惜福的典范。他常对弟子说:“我们即使有十 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弘一大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他说:“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 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种意思啊!”
弘一大师惜福表现之一是日常生活起居,事必躬亲,从不麻烦人代劳。即使是在他晚年生病期间, 也从不愿多麻烦别人。作为一代有影响的高僧,他的惜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平时的穿着都是破旧的。1937年他到青岛湛山寺讲律时,只带一破麻袋包,上面用麻绳扎著口,里面一件破海青,破裤 褂,两双鞋。一双是半旧不堪的软帮黄鞋,一双是补了又补的草鞋。一把破雨伞,上面缠好些铁条, 已用很多年了。
在生活中,弘一大师的惜福令人不可思议。据夏丏尊对弘一大师的回忆,在法师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宁波七塔寺的通床睡觉塌实;破烂不堪的小旅馆安逸,因为没有闲人打搅;莱菜好吃,菔菜也好吃;饭菜淡也好,咸也好,因为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他都能欢喜平等受食,品法喜、禅悦之味。在别人眼中的垃圾、废料,一但到了法师眼中就成了无上珍品。这就是法师为人与众不同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惜福节俭。
弘一大师一直坚持惜福苦行。弘一大师的学生刘质平在《先师的生活情况》一文中写道:“先师入山初期,学头陀苦行,僧衲简朴,赤脚草履,不识者不知其为高僧也。中期身体较弱,衣服稍稍留意。晚年身体更弱,乃命余代制骆驼毛袄裤,以御寒冷。先师所用僧服,大都由余供奉。尺寸函开示,照单裁制。回忆先师五十诞辰时,余细数其蚊帐破洞,有用布补,有用纸糊,坚请更换不许。入闽后,以破旧不堪再用,始函命在沪三友实业社, 另购透风纱帐替代。为僧二十五载,所穿僧服,寥寥数套而已。作为一代弘律大师,弘一大师生活竟是如此简单清苦。”
弘一大师出家以后,养成了爱惜衣食的习惯。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1920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他的。他每晚用的棉被面 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他有一把洋伞,是1911年买的。这些生活用具破烂了,就请人用针线缝缝,当新的一样使用。除了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东西,须五六年一换之外,他的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弘一大师出家之后, 常有人给他送好的衣服或珍贵物品,他大半都转送别人。他说,“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古人说:“井涸而后知水之可贵,病而后知健康之可贵,兵燹而后知清平之可贵,失业而后知行业之 可贵。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去方知。”一个人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惜福,肆意浪费糟蹋,福报很快就会享尽,那时你就会一无所有,追悔莫及。
(五)处中得道
现代人感觉到生活有压力是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急于求成。但很多时候,往往欲速则不达,就会使人退失信心。《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处中得道”中有则故事说:
佛陀时代曾有个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他因念诵速度加快,其声悲紧,感觉太累,遂想退失道心。佛问他:“你以前在家时曾从事什么职业?” 沙门答:“我会弹琴。”佛又问他:“琴弦太紧或太松会怎样?”沙门答:“琴弦太紧会断,太松则弹奏不出声音。”佛陀又问:“若琴弦松紧适度时如何?”沙门回答说:“诸音调准了,和谐了,美妙的声音也就出来了。”佛陀告诉这位沙门,沙门学道也是这样,心若调适,就可以行道了,对修道 过于求速求快,就会感到身心疲惫不堪。身体若疲劳,心里就会产生烦恼,心里有了烦恼,修道就容易懈怠。若能保持清净安乐的心态,修行缓急适中,道业自会有成就了。
佛陀以琴弦为喻来说明修道应张弛有度,告诫佛弟子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和适当的进度来修道。佛陀的这种处中得道的思想对当代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修行需要有处中得道的心态,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能过于劳累或急于求成,否则便难以达到目的,只有以松紧适度的方式来对待工作和事业,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能够按照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的言教,从以上所论述的五个方面来要求自己,不仅可以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品行,而且还 能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成为受人欢迎的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