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15 June 2017

生活的藝術(二)

淨空法師

菩薩叫正等正覺,這個等是等於佛,跟佛的知見的確是一樣的,但是沒有佛那麼圓滿,稱之為菩薩,菩薩也是佛教學位的名稱。進入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還有四十一個位次,像《華嚴》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斷了分別執著的,他們還有妄想在。這妄想很難斷,我們也叫它無明,有四十一品無明,無明斷盡就是圓滿成佛。

所以菩薩從初住起,就是剛剛踏入一真法界起,裡面有四十一個階級,一直到等覺都叫正等正覺,都是菩薩的果位。無明破盡了,妄想斷盡了,這個時候達到最後一個位次,我們稱之為佛,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陀,這是佛教最高的學位,再沒有比這個高了,這是圓滿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教育裡三個層次學位的名稱,不是神,也不是仙。大家把佛菩薩當作神仙看待,那就是宗教,那佛教就變成宗教,完全看錯了,佛法裡頭不是這個意思,它的本義是學位,學位的名稱。

所以佛法叫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學佛沒有別的,就是教我們做一個明白人,明白人也叫做真正覺悟的人。覺悟的人生才真正是美滿幸福,真正是佛法所說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那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那個樂還是苦,樂叫壞苦,不是真樂。苦、樂兩邊都捨棄了,這個樂是真樂,真樂從徹底了解事實真相當中得來的。

佛法的修學,我們常講到修行,修行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行就是行為,行為太多了,說不勝說,佛將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再多的行為總不出這三大類。「身」是身體的造作,「口」就是言語,「意」就是你的思想見解,這三大類的行為要是有了錯誤,錯誤就是與事實真相不相應,這就錯了,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深、很廣,決不是我們每天拜佛、誦經這個叫修行,拜佛、誦經是修行裡面極小的一部分,真正用功夫的人修行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

我們一個念頭生起來,立刻就要覺察到這個念頭是善是惡,這個念頭與佛所講的理論、經典上所講的教訓相不相應,如果與佛說的相應,這個行為是正確的;如果與經上講的不相應,這個行為是錯誤的。錯誤的把它改正過來,這叫修行。

由此可知,佛法真正用功不在形式,是要做心地功夫。形式這是表演,舞台的表演也很重要,表演幹什麼?給那些沒有接觸佛教的人,讓他們看看,看了之後讓他領悟、明白、回頭。所以這種種法會、儀規都是表演給沒有接觸佛教,接引人的一種方式。因為佛法是師道,師道是非常尊重的,「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不會勸你來的,但是做出樣子讓你自己覺悟,自己走上門來求學,你看這就是它的藝術的表現。

佛法的修學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經典裡面所說的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才能真正的得到,正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我們將方向、目標錯認,那這種殊勝的享受我們就得不到。我們看到許多非常虔誠學佛的同修們,他們在生活當中依舊擺脫不了煩惱、依舊擺脫不了困惑,我們看到了很難過。什麼原因?他錯了,錯在哪裡?他學的是宗教的佛教,他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他走錯了路子。現在這個世間,佛教已經變成宗教,宗教的範圍非常窄小,受用很難有殊勝的效果。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佛教的本質認識清楚,佛法是師道。

這在民國初年,民國十二年,歐陽竟無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學做過一次講演,他的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一次講演的確震撼了當時的佛教界,他說得非常之好,分析得很清楚、很明白。第四中山大學就是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我在前年曾經去拜訪過。所以佛教是師道,師道是作為一切大眾的表率、模範,我們必須要明瞭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