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十种善知识
文|慎独
《华严经·离世间品》中讲述了普贤菩萨一次在入定之后,普慧菩萨向其请教善知识的问题。对于普慧菩萨的请问,普贤菩萨向其解说善知识共有十种。然后分别详细论述了这十种善知识的特征,下面本文对其略做论述。
一、令住菩提心善知识
我们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首先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才会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信愿和实践。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 中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如果不发菩提心想成就道业,则无从成就。《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但很多时候,有的学佛者发了菩提心,却不能够坚持去修学。这样的发心,不过是蒸沙作饭,纵经千年也无法成就圆满菩提之果。所以,发了菩提心之后,更重要的是努力圆满菩提。但一般的众生在修学过程中很难令心安住于菩提心中,因而能使自己安住于菩提心中的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佛陀和诸菩萨常以慈悲心令弟子安住于菩提心中,而佛世之后的历代高僧大德也是引导众生安住于菩提心的善知识。
二、令生善根善知识
善根是佛教重要的术语,又称为善本、德本, 即产生诸善法的根本。指身、口、意三业之善法而 言。在身口意三业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为贪、嗔、痴 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
对于众生来说,应当做到未生的善根,令其生起;已经生起的善根,令其增长。如《大智度论》 中说:“善有二种,一未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未曾修习,是名未生善。善若未生当勤修习,令其得生也;二者已生善,谓戒定慧等诸善之法,已曾修习,名已生善,善若已生,当勤修习,令其增长也。”
但是,有的人善根并不容易生起,需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下生起善根。这种能令众生生起善根的善知识,对培养一个学佛者的基本品格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学是否能取得成就。
三、令行诸波罗蜜善知识
波罗蜜,汉语意思是“度”,即到彼岸的意思。佛教通常称六度为六波罗蜜。在我们现实人生中,有很多人一直处于痛苦、烦恼、沮丧此岸,只有通过修六波罗蜜,才能到达快乐、涅的彼岸, 从而达到圆满成就。
六波罗蜜中的布施可以培养我们的奉献精神; 持戒能使我们树立正念、正行;忍辱可以培养宽容的品格,并影响他人的言行;精进则可培养一个惹人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禅定可使人妄念消除,心态平和;智慧则可洞察宇宙、人生的真谛。
很多修道者都知道行诸波罗蜜的益处。但有的人能够做到短时间去修诸种波罗蜜,却无法做到持之以恒。这时,若有善知识的督促和教化,就会使修诸波罗蜜信心不太坚定的人更加充满信心。由于有了这种善知识的鼓励,修学者就能成就自利利他 的善行。
四、令解说一切法善知识
佛教俗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法作供养是各种供养中功德最大的供养。佛陀在各种经典中都反复强调为人讲说经典的无量功德。如《金刚经》云: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为令众生明了经教的深意,消除弟子在修学中遇到的疑惑,佛陀终其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度化弟子不计其数。佛陀在讲经给人听的同时,也使弟子学会解释经典,因而佛陀即为众生令解说一切法善知识。
末法时代的修学者,应当发心讲说经典,以便接引更多的人,使他们破迷开悟。暂时不具备讲经能力的人,也应当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学会讲经说法。
五、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后说:“奇哉!奇哉! 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则会现前。”佛陀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与佛一样的智慧。只是众生因为贪嗔痴等妄想遮蔽了自己的清净佛性。如果众生能够脱离妄想执著,就可以明心见性了。古往今来,有很多高僧大德,为了令弟子悟道,他们常常采用言语引导、暗示、动作、棒喝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启发弟子。禅宗史上著名的禅门四大宗风“德山棒、临济喝、赵州茶、云门饼”等公案,都是禅宗祖师令弟子成熟佛果而采取的“截断众流”教化方式。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听人读诵《金刚经》有悟, 后到黄梅亲近五祖弘忍。弘忍知道其根性锐利,为避免弟子的嫉妒与加害,就令他从事破柴、舂米之类的劳作。等到因缘成熟,弘忍亲自为这位弟子印证,并密室传法给他。弘忍大师就是成就慧能为一代宗师的大善知识。
六、令得决定辩才善知识
佛教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历代很有多精通教典,解行并重的高僧。他们在与弟子讲法,或者在与外道辩论时,常常能够抓住要点,令对方无从辩驳。高僧的这种无碍辩才,都是其学修涵养的长期积累而来。高僧的辩才需要有口才的基础,但更多的是他们对教理教义的通达。民间俗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学识渊博的人,不仅气质与众不同,而且他们还有超越常人的无碍辩才。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多高僧如慧远大师、玄奘大师等都能够以无碍辩才折服外道,教化弟子。他们的辩才得到弟子的认可和赞叹。有很多高僧,在自己拥有深厚学养,超人的辩才之后。他们并不是独守明珠,而是及时培养后继僧才,以便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诸如当代佛光山的开山之祖星云大师,以讲经说法广度众生。他幽默诙谐的谈吐,收摄人心的无碍辩才,给世界各地的佛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培养的弟子,也个个能讲会说,显示出佛教后继有人的新气象。
七、令不着一切世间善知识
佛门有句格言说:“世情看淡一份,道念增长一分”。格言告诉我们,对一个修道者来说,只有看破世间一切名闻利养,放下世人难以割舍的亲情友情,才能够安心修道,最终取得道业的成就。佛陀当初出家之前,受到来自父王的各种阻力。父王为了让佛陀打消出家念头,为他选了很多美女相伴,并为他早早娶了妻子。但俗世中的一切声色娱乐都不能动其心志,佛陀终于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告别亲爱的妻子离家修道了。此后,佛陀经过六年苦行终于悟道。
对一个出家人来说,若不能放下世情的牵挂, 就无法安心修道,也不能取得修行的成果。净土文中说往生净土的修行者在临终前应当“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心不贪恋就是在往生前,要放下世人难以舍弃的财产、名利、亲人。若有贪恋,则因神识所牵,不能往生净土。因而,放下一切世间的贪着、留恋,是对一个修道者的基本要求。
八、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
修道者是舍弃世间享受,坚持行苦行的人。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青灯古佛的苦行生活,是对出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佛陀曾教育弟子,修行是一项清苦的世情,应当做到“难舍能舍,难行能行”。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修学,才有希望取得理 想的成绩。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一曝十 寒,便会一事无成,浪费了人生。
《四十二章经》中记述了佛陀有一个弟子, 每天精进诵经,从不知道休息。后来他因修行过度用功产生了厌倦而退失道心,佛陀于是问他在家时做什么工作。这个弟子说:“做调琴师?” 佛问:“弦太紧时如何?”弟子说:“弦太紧就会断了。”佛又问:“弦太松时如何?”弟子说:“弦太松则弹不出声音。”佛问:“弦不紧不松时如何?”弟子说:“声调悦耳动听。”佛陀借机开示弟子说:“修道和弹琴一样,太紧容易断;太松则弹不出声音;只有不紧不松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
佛陀对弟子的这种开示就是令其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在我们周围,给我们修学以鼓励的人,帮助我们对修学产生兴趣的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九、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
普贤菩萨以大行著称,十大愿王是普贤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大愿。普贤行基本上代表了他的十种大愿。这十种大愿分别为: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不仅表达了普贤菩萨的行愿,也给一般的修学者指明了方面。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和广修供养表达了对诸佛的恭敬供养;忏悔业障则可诸业清净;随喜功德是求取福报的方式;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和常随佛学表达了普贤菩萨希望正法久住的愿望;恒顺众生则是菩萨度化众生的方便,体现了“众生欢喜即诸佛欢喜”的理念。普皆回向表达普贤菩萨将修学功德普遍回向法界众生的博爱之情。
在现实修学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普贤菩萨的大愿为学习榜样,如理思惟,实践大愿。同时,我们若能以普贤大愿开示于人,令人安住于普贤行愿,从而以教奉行,则我们就是善知识。
十、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
佛陀成道之后,初度乔陈如等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其目的无非是令众生能够入佛知见,开佛智慧。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佛陀说自己讲说此经的目的,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了令众生达到与佛同等的智慧,佛陀便以种种善巧方便、譬喻言辞为众生说法,令众生都能得到度化, 永脱轮回。
对众生来说,佛陀就是令众生入佛智慧的最大善知识。但是在佛世之后,历代有修有证的高僧,常以禅语、禅机接引学徒,令弟子能够去除妄想杂念,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境中猝然悟道。如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开示慧寂禅师,旨在令其入一切佛智。这些指导弟子掌握正确修学方法,以成等正觉的高僧,都是学徒的善知识。以上十种善知识,能够从不同方面开示教化佛 弟子。通过不同善知识的教化,佛子则可在修行上少走弯路,从而更为方便地开佛知见。对于学佛者来说,我们也应当在修学时发大愿成为能够普渡群生的善知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