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無物
文|定盤星
一、立題由來
「言」者:尋思言語乃至書寫之篇章也。不論古今、貴賤、凡聖,皆須假名句文身,以發自意、達己思;藉眾名言語辭以為溝通傳達。「之」者:因緣和合生法;即當抒言時,所緣之境也。「無物」:依所發出名句文身之所詮表,錯以為真、為實,縱萬馬千軍亦不動;依諸聖言,乃知一切皆出自虛妄分別耳。 於日日生活之際,人人莫不依以名言活動行事,今依聖教取揀名言義理之實貌,以警自他勿墜名言霧中,徒入教人生死相許之歧路。於昔未值三寶、未學聖言,聞「風」即思「雨」,沉陷於言語戲論,普遍計執,無智慧眼,愚因果、昧正理,以無始來受累至今;尚稱有幸,雖時稍晚總還入列,亦願依聖開制,好自習學亦兼通有緣。祈不唐捐!
二、引經正述
諸經論中,多議名、事關係,總思其要,應言有二:初者,若當言說之際,必依因緣生法之事為先,方可種種言說。次者,若以名詮事之義,無有決定實體相隨。
《攝大乘論》依三義證成依他起性與遍計所執自性非是稱體:「一、由名前覺無,稱體相違故;二、由名有眾多,多體相違故;三、由名不決定,雜體相違故。」約此三種,推演論證名與事之互不稱合。
若依《瑜伽師地論.真實義品》,可彙成四:
一、「若於諸法諸事隨起言說,即於彼法、彼事有自性者,如是一法一事應有眾多自性。何以故?以於一法一事制立眾多假說而詮表故。」此謂多體相違失。
二、「亦非眾多假說詮表決定可得,謂隨一假說於彼法、彼事,有體有分有其自性,非餘假說,是故一切假說若具、不具,於一切法、於一切事,皆非有體有分有其自性。」此屬雜體相違失。
三、「又如前說色等諸法。若隨假說有自性者,要先有事然後隨欲制立假說;先未制立彼假說時,彼法彼事應無自性,若無自性,無事制立假說詮表,不應道理。假說詮表既無所有,彼法彼事,隨其假說而有自性,不應道理。」此為無體相違失。
四、「又若諸色,未立假說詮表已前,先有色性,後依色性制立假說攝取色者,是則離色假說詮表,於色想法、於色想事應起色覺,而實不起;由此因緣由此道理,當知諸法離言自性。如說:其色,如是受等,如前所說乃至涅槃應知亦爾。」此指稱體相違失。
總上所言,略彙為二:「名與事體不稱」及「名義無決定論」;於諸經論中採擷而思,為能詮名言、及所詮諸事義性,唯是妄想之境而分敘如下。
(一)、名與事體不稱
「名與事體不稱」者:如上引《攝大乘論》之第一及《瑜伽師地論》之第三、第四;總謂為一。「不稱」含義有二:凡立言發表之前,定先依於緣生事,方能言說。 例如,世間極成所立之種種物名,若未有彼物,定不能言出彼物之名;若不者,當諸法、諸事未現之前,而能言稱彼名,則犯妄言胡語之失,故云「不稱」。另意指,當能緣心觸對緣境,所生之影像,非即如緣生事性之境體,彼影像唯是相似境界顯現而已;此亦有不稱之義。
《顯揚聖教論》亦云:「若義自體如名有者,未得名前,此覺於義應先已有。」意謂若諸法、諸事依名而有,則在此法未現之前,即應有對其事之覺受;然約實際,則不能也。蓋若有所思惟,皆以事性之先有,再依世所立名,對其多諸思量、得種種義覺。舉一例之,若最初未見「桌」時,不能於此物之義起覺受、思考,或若強予言說,亦唯能以先前所熏習──相似於此桌之名言而加諸其義,心隨增益之義而轉;即便欲於世俗法相似此物件之名而思惟作意,亦決不能無事而制立假說。
上示依名而有諸法不成之義;再簡取應當細思之處。唯識分一切法以三相;平時見色聞聲、根塵相觸之際,不過相似顯現之影像而已。《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世尊告慈氏菩薩言:「……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此中言「質」,可謂自心也。如於鏡前見己之像;鏡喻虛妄分別心,所見影像則指依此妄心現起相似於境界之義相。若聖,已除虛妄計度,通達一切法真實相,了緣生諸行如幻如化,一切唯心所現;於凡,則依緣名為境,認所取貌為真實不虛、種種執著,成眾苦生因。「無有少法能取少法」雖唯證方知,今依無倒聖言思量,應當了知,諸事色性與妄現之像非相稱。
名言唯假,是中無物。然吾輩凡夫,常起堅固不動之妄想心而自損害,以一切法一切事,隨言說有實自性,具此執著,苦緊相隨。若依正教,唯取正用,依世所極成之名起立言論,趣聞思修,漸與實際相應;如《摩訶止觀》云:「今人意鈍,玄覽則難;眼依色入,假文則易。」依文正思,能正趣向、能正通達。
莫言此極平常普見之事,何用多文冗述?如《瑜伽師地論》,云:「若不起言說,則不能為他說一切法離言自性,他亦不能聞如是義;若無有聞,則不能知此一切法離言自性;為欲令他聞知諸法離言自性,是故於此離言自性而起言說。」諸佛聖者大慈悲也!
(二)、 名義無決定論
名義無決定論者:如前引《攝論》之後二,及《瑜伽師地論》之前二:「多體相違」與「雜體相違」之失。
1、多體相違失
多體相違者:若「名」具「義」之體性,能詮之名與所詮之義彼此一致,則世所見彼法彼事,將有諸多體性容於一法一事,而致多體入一物之失。如說某甲,有稱彼為法師、有名苾芻、又呼為沙門,且是上座之耆舊長老、亦更同得大德、和尚之名。
言「法師」謂指能精通佛法,為人之師也;「苾芻」意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沙門」通說佛法修梵行及外道眾者;「大德」特指行滿高德之人;「和尚」是親教師,弟子依之隨學,得以增長道力。彼彼諸名,各有其含意。若名所言義,有決定真實之體性,則約此某甲之人,將有如上諸多名所詮實義之眾多體性集於一身,而成多體之過;但現見世間未曾有因多名於一體而令此人生出障礙,唯因此名與義互不決定、皆無作主權,唯是假借暫做呼招之用而已。故此得證名義不決定之一。
2、雜體相違失
雜體相違者:仍依前例,以明此失。「苾芻」一名,具乞士、破煩惱、除飢饉、怖魔等義,亦指雪山之香草;若每義皆實有其體,究認其為人或為草?此錯計何能不犯雜體之過。
再舉「沙門」以明。修諸無漏法是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另舉凡出家者,遑論外法邪眾、或佛法正修,皆屬此範疇。約此則既為具正智見者,同時亦是於法外妄解、心行理外之徒,豈不大犯於一法一事,體相雜亂之訛乎?
心麤者或反曰:「此乃慣見常事,何來怪哉?所舉之事例,比比可見,未見能礙於人」。吾意:「然也!所見有同。正因執著之心遮天蓋地,如此平常之事,卻不見有所謂世間聰叡之德,提出省思,卻更入中而執迷。於世求好名聲、求大事大業,莫不個個劬勞非常,不論所付之功多少,不計當得之果何也?盡是一頭衝栽!甚而遍體受損之際,亦在所不惜,繼續伺機捲土。未得聖教慧語,視此為常,今時此刻,濫觴於浩瀚佛法,於外於內、於自於他,遇觸境界,皆應置此繩墨於心。」
(三)再引經成
《攝大乘論》頌示:「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即明名事二者都無決定之義。又如《瑜伽師地論》(T30.501a) 云:「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吾等能起言說,必以名句文身為依,再藉虛妄分別增上力,方現種種差別事義。實則,名之於義、或義之於名,絲毫無決定性可言。
若善以致用,依名起如理作意趣往菩提;反之,則依此諸名起彼眾執,墮生死流際。如《顯揚聖教論》頌云:「五三法真實,彼復四應知,及四種尋思,四種如實智。」於中含指,由名、相──一切言說所依止處及其增語境界,勤修尋思名義之自體假立及差別假立觀法,思惟盡是虛妄不實,唯名、唯義矣!欲入勝義諦理,此即所入事,及能入之因也。
非但唯識作如是語,《大般若經》亦處處可見此義。如卷四九六云:「如一切法名唯客所攝,於十方三世無所從來無所至去亦無所住;一切法中無名,名中無一切法,非合、非散但假施設。」又云:「如色蘊乃至識蘊名唯客所攝。」
自謂佛子者,何以不視、不察?久遠以來不能須臾離卻之名句文身,其真實面目原是如此虛妄空洞,如何還常是熱切以待、求之唯恐不及?受累之深,何時能覺?
三、藉假遙寄
前敘名假之義,應易可解;今再以喻顯之。如說「高寒」,此假說之詞,亦唯暫立,若聞言隨起涼意,即自應知屬於妄想。「寒」亦作清涼之義,清涼約勝德解,如《廣清涼傳》所引。名言句身所依不實、虛妄,道理顯明!若真有一地處高寒之剎,若為修持且應依習教之慧,隨經如理引思:「行者求道,當忍十事:一蚊虻侵害。二蛇蚖毒螫。三者毒獸。四者罵詈誹謗。五者打擲加害。六者病痛。七飢。八渴。九寒。十熱」。
於契經中佛又云:「人為道亦苦;不為道亦苦……」避苦絕非究竟,何以求道之心,還忌憚苦?引此「高寒」,具二深意:主敘名義唯假, 兼弘道上見、法上會之用。名義唯假,業用還具;今依此假,遙以寄真。世人關係,有依法門成眷、有依血緣成族者;今祈統以智而成朋,以慧而更屬。願同梵行者,委以慧揀!
若親情難捨者,且思洞山禪師與其母書,字字以道相牽,不以情見。《辭北堂書》:「……若把世賂供資,終難報答,作血食侍養,安得久長,……良价捨今世之身命,誓不還家,將永劫之根塵,頓明般若;伏惟父母心開喜捨,意莫攀緣,學淨飯之國王、效摩耶之聖后。他時異日,佛會相逢,此日今時,且相離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時度此身……。」
其母回書:「……吾與汝夙有因緣,始結母子恩愛情分,自從懷孕禱神佛,願生男兒,胞胎月滿,性命絲懸,得遂愿心,如珠寶惜;糞穢不嫌於臭惡、乳哺不倦於辛勤。稍自成人,遂令習學;或暫逾時不歸,便作倚門之望。來書堅要出家,父亡母老,兄薄弟寒,吾何依賴,子有拋孃之意、孃無捨子之心。一自汝住他方,日夜常洒悲淚,苦哉苦哉!今既誓不還鄉。即得從汝志……。」
一代大禪師,所行非等常人!世人或見為無情,但長時生死流轉,何方何法能靠?吾輩雖根遲意鈍,亦應自勉力效於此。真欲報答深恩,莫求形影不離、莫羨膝下承歡;仿彼微少之堅心,專志習學名義不實之尋思,契無上旨趣。蓋蘊身緣父母而有,應思更深遠之答酬途徑,向出輪迴、脫苦海而勤行。
四、結定盤語
決除「瞎卻頂門眼,認錯定盤星」之況,取揀超越、心定之義,應省思於「言說安立之一切法畢竟空」;學佛道上,如何可避過免失?若尋隨古仙人道跡,顯而易從,何有所疑?何須再思別創?浩浩三藏,皆聖所示,如理思惟名義互為客,於日常依之而修,時久功成。且莫盲隨,人云亦云;當心於語辭之處、留意於物動之機,以智擇、以慧揀,莫徒具釋子之稱,空仰三寶恩德。心中定盤星,確切把捉,不再隨他人舌頭轉;同梵行者,共齊此志、互惕互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