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教奉行,讲好佛教的故事
静波法师
在现实中,我们应当有忧患意识。现在,除了生存空间的压力,还有社会环境的压力。
有一年, 在珠海参加中佛协的慈善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杨团教授说,目前中国的佛教徒约有1.53亿……我其实是不相信的。为什么不相信?实在没有那么多。或许烧香拜佛的人恐怕比较多,而真正能把三皈依学明白乃至做好的人,其实没有那么多。
三皈依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且,皈依佛——佛像,皈依法——经书,皈依僧——出家人,这只是外在的三皈依。虽然外在的三皈依必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完成内在的三皈依:向佛陀学习,学习觉悟,这个觉悟的内容一定是慈悲和智慧; 向法宝( 经书)学习,一定是学习三法印——无常、无我、解脱和一实相印;向出家人学习,一定是学习其心里没有挂碍, 因为他出家了嘛。觉正净,《六祖坛经》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的内容,这是中道圆融,缺一不可的。
我们今天说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但是有人却不皈依僧。“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三皈依应该是一个整体,如同三个腿的香炉,如果缺了一个腿,它还能立得起来吗?三宝也是如此。三宝具足才叫信仰,三皈依本身就是戒,这是我们的信仰,不可以忽略。
我想提醒大家:“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这是佛经告诉我们的。哪部佛经?《维摩诘经》和《华严经》都有这样的内容。我们今天恐怕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了,于是就相信太多的“人说”,而不是“佛说”。我们去看文殊师利法王子、大势至法王子……他们是法王的儿子,法王是谁?是佛陀。现在有释迦牟尼佛一样的佛陀吗?我不太清楚……所以我们需要理性,而不需要情绪;需要升华,而不是浮华。
我们往往把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言束之高阁。每一个寺院里都有藏(zàng)经楼,但经常听到有人说那个是藏(cáng)经楼,我也经常给他们校正:是藏(zàng)经楼……最后我明白了,现实确实是藏(cáng)经楼了,因为那些佛经我们已经不看了,就把它们藏起来了。藏起来的结果是:谁也别看,谁也不懂,这肯定是悲剧。
我们不愿意读诵、探讨、讲说佛陀的原典,那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去走捷径。要知道,连兔子都知道勾和股,它会直接走弦,而不走勾和股,绕弯儿它不干。它那是为了逃命,为了生存,而我们是为了什么?投机取巧。我们总想走捷径,总想别人教给自己一个什么特殊的办法,然后受益得更快……这种捷径有没有?没有,从来就没有。
前几天,我看到宗喀巴大师的一个开示,他竟然说:“不懂,不知道,不清楚。”毫无疑问,他是谦卑的,不是骄傲的、不是自负的、不是狂妄的。为什么宗喀巴大师戴着黄帽子?因为他持戒,而佛教的第一条就是戒律。这其实很重要。
我们今天说,跟善知识学佛,没有错;不跟恶知识走,也没有错。但是善知识是有标准的,什么标准?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告诉我们十个标准:“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大乘庄严经论》中也说,“调静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
这十个标准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分享一下:
“调伏”就是戒,“静”就是定,“近静”就是慧。首先就是戒定慧,这是三个;然后是“德增”,意即道德要具备;接下来是“具勤”,什么叫“勤”呢?这应该是精进,就是不能混日子;然后是“教富饶”,就是你学的很多,广学多闻;然后是“善达实性”,就是你认识到事物的真相了,不是在外在假相上忽悠人;然后是“具巧说”,什么叫“巧说”呢?方便善巧,各种比喻;然后是“悲体”,什是悲体?就是我把你当作我,感同身受;最后是“离厌”,就是要解脱。“应依止”,就是符合这十个标准的,这样的善知识,可以依止。
由此,我们明白,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跟着瞎跑的。佛教江湖上的故事太多了,假活佛、假喇嘛、假和尚……太多了。
我们住在寺院里,这个平台本来就很小,我们如果再不把这个平台用好,那么我想告诉大家,将来那些假的、非法的,就会把真的贬低、挤兑得没有生存空间……所以我们现在要有一种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前几年,我曾经同省宗教局一处的干部到佳木斯一个偏远的县城寺院里去调研,到了一个比丘尼的寺院。那个寺院的比丘尼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但是寺院里却连一个信徒都没有,而且比丘尼竟然是五台山普寿寺佛学院毕业的。你能想象得到吗?
我跟寺院的住持说:“你们不讲经吗?”
她说:“讲啊。”
我说:“为什么没有人呢?”
她说:“被人拉走了。”
我说:“你们不办法会吗?”
她说:“办啊。”
我说:“那为什么没人呢?”
她说:“都被拉走了……”
寺院外面的所谓的念佛堂、所谓的各种各样的非法点,比合法的更有市场、更热闹。他们不惜代价,用“托儿”的方式掏空合法寺院的信徒… … 虽然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本质上是利益问题,已经不再是信仰问题。后来,我听佳木斯佛协的明霖会长说,那个比丘尼的寺院,因为冬天买不起取暖的煤炭,他还捐助了几万元钱……
普陀山生存不是问题,不缺吃不缺喝,在观世音菩萨的眼皮底下,情况会好得多。但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份责任?而这个责任就是,要让佛法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同更多的人去分享和受益。我相信,这个弘法的平台,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这是我们的责任,因为这个分享和受益,就是用正法解决人生的困扰。佛教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解脱和自在,这才是学佛的目的。或许现实比较热闹, 当我们走得很远的时候,却忘记或忽略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