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5 December 2016

人成即佛成

文|通德

佛教主张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认为一个人在圆成佛道之前,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人格。要完善人格,要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所谓“无缘大慈”,就是帮助他人不去讲条件。世人在帮助人时,先从个人利益出发,帮助他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回报。而佛教的无缘大慈则要求我们在行菩萨道时,不讲任何条件,对所有的众生,不管是有恩的还是有怨的,都平等对待。只要别人有困难,他就乐于帮助,不讲任何条。所谓不讲条件,就是说对自己有关系的人要慈悲,对自己没有关系的人也要慈爱。

“同体大悲”则是把众生和自己看成是一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把宇宙间一切众生看成与我一体,休戚与共,骨肉相连。众生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众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只有当我们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怀时,我们才会以慈悲的胸怀来对待众生,才能养成宽容他人,积极助人的良好品格。

我们要求佛教徒在现世要圆满自己的人格,其目的是为了能够人成佛成。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为此,对于每个修行者而言,我们一方面要修行出世之法;另一方面要过好现世生活,达到人格的完善与圆满。要成佛必须从人格修起,让自己的人格来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当自己的人格完善了,那时也就是成佛的时候。这才是佛教最为现实之处和究竟之处。

为了说明培养人格的重要,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一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以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摄大乘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进而至于成佛,是人生佛教之不共行果也。

印光法师也指出: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趋向。良以佛教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于父言慈,于子言孝,各个尽其人道之份,然后修出世之法。譬如欲修万丈高楼,必先坚地基,并通水道,则万丈高楼,方可增修,且可永久不坏,若或地基不坚,必至未成而坏。

佛教认为,人道是成佛道的基础,人素食禅心格是佛格的基础。做人基础不牢固,人格尚且不够,如何能成比人更圆满的佛呢?所以,尽人道正是成佛的资粮,要成佛先须尽人道。祖师的这些观点,把佛法与世间法,人格与成佛紧密联系在一起。

若欲圆满自己的人格,应当从几点着手去做。首先,要追求真实的人格,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仅儒家思想讲究诚实做人,佛法也讲究诚实为人。佛法离不开世间法,诚信是人类的美德,是做人的基本 规范,也是佛法对众生的基本要求。对于信佛者来说,我们要对人讲诚信,处处以诚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如果做人华而不实,言不由衷,便会遭人唾弃。

其次,要追求善良的人格,做一个具有慈悲心的人。佛教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行善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一个人不管能力如何,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务,就是一个好人。我们应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一切从善出发,以善心、善念对待所有的人,如此就能感化有缘之人。

再次,要追求完整的人格,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经常说人不仅有物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我们在满足物质欲望的同时,更应当追求精神的满足。精神层面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我们应当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技能,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最后,要追求崇高的人格,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仅要有崇高的人格,同时还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佛教提倡觉悟人生,奉献社会,当你对社会有贡献时,你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对佛教徒来说,奉献人生就是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成就道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