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与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
文|吕春
《中论》作者龙树,印度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2-3世纪。传说中他的师父姓龙,而他又诞生于树下,所以叫做龙树。龙树出家以后,很认真地研习大乘佛教的经典,再加上他很聪明,所以很快通达大乘经典,然后着手创立宗派,著书立说。龙树的著作很多,因此他有“干部论主”之称。龙树的著作奠定了大乘佛教的基础,所以在中国佛教史上,他被誉为“八宗共祖”。他的著作主要有《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大乘破有论》、《七十空性论》等,其中《中论》、《十二门论》与其弟子提婆的《百论》共同构成大乘空宗最主要经典。当然,《中论》是最基础的。《中论·观四谛品》偈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所讲的“空、假、中”概括了大乘空宗的三个思想:缘起性空说、中道观、二谛义。
一、缘起性空说
龙树认为世间万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诸法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网中,也就是处于这个“缘”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法变动,那么其他法也跟着变动,此事物变动引起彼事物变动,彼事物变动引起他事物变动。所以,一事物的变动是引起其他事物变动的条件,世间万法都是由一定条件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缘起”。
这个“缘起”,我们可以从《中论》中的一条偈语来分析。“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自己生自己,也没有什么东西是从其他东西产生出来的,也没有所谓的共生,即没有一个东西是由他自己与别的东西和合而生,更没有无缘无故而产生的东西,即没有无因生。“是故知无生”,“无生”讲的就是“缘起”之理。
诸法都是因缘而起的,又为什么性空呢?因为诸法都处于互相制约的关系网中,此法运动引起彼法运动,彼法运动引起他法运动,动也得动,不动也得动,如此往复运动,生生不息。诸法不能独立自主,没有独立性,又不能常住,没有质的规定性,此即“自性空”。《中论·观因缘品》中说:“如诸法自性,不在于缘中,以无自性故,他性亦复无”,诸法处于这个“缘”当中,但诸法自性不处于这个“缘”当中,诸法自性空。
因此,每个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每个事物都是生灭运动变化的,即无我又无常,整个宇宙处于一种永无休止的缘起运动中,这种运动是一种统一的宇宙之舞。缘起与性空不二,缘起是现象,性空是本质,也只有缘起缘灭的事物才能彰显空的存在。
从这种缘起论出发,既然世界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整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趋向涅槃的宗教实践中,单独趋向自度是不可能的,而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只有普度众生才能最终拯救自己。世间万法因缘而起,流转生灭,而涅槃是超出流转生灭的,但世间万法毕竟空,以空为实相,涅槃本性也是毕竟空,二者是统一的,所谓世间即涅槃,生死即菩提。龙树在《中论·观涅桀品》中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所以,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实相,实相即涅槃,达到涅槃的境界就是对实相的正确认识。缘起是相、是假、是生死;性空是体、是真、是涅槃。缘起性空是用、是中道,是生死即是涅檗,是空有无碍。
二、中道观
“中道观”其实是一种世界观,它要求我们不要执此,也不要执彼,不要执空,也不要执有,而要立于中道,不落空有两边。人生死而不为生死所缠绕,入涅槃而不放弃对众生的救济。“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中论·观因缘品》中这段龙树的著名偈语讲了一套“八不中道”。因为诸法因缘而起自性空,我们看到的“生、灭、常、断、一、异、来、出”不过是事物的假相,而众生却妄执为实有,从而堕入无明的烦恼中。龙树要扫除对于“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的八种偏执,显出中道妙义。不执来,也不执去,不执生,也不执于不生,不执于这如幻的生生灭灭,便可通达生死解脱之道。
龙树的“八不中道”在形式上是一种否定,“生、灭、常、断、一、异、来、出”都是诸法的假相,并不能说明事物的实相,事物的实相也就是空,不可以用言语直接描述出来,只能以否定的方式显示。这就是龙树所主张的“破邪即显正”,破有破空而立中道。
“八不”中的生与灭,表示事物的存在与非存在;常与断,表示事物运动的连续性与间断性;一与异,表示事物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来与出,指事物在时空中的运动状态。站在“缘起性空”的立场上看,世界的真相乃是既不生起亦不消灭;既非恒常亦非断绝;因与果既不绝对同一亦不互不相干;事物既无新造出来的亦无还归本处的。“如如存在”的世界本无所谓空有生灭之分,一切名相皆是对本来统一的存在加以妄计分别的产物。偏执有,认为概念等同于最终实在,这是错误的;偏执空,为否认概念的实体性连带着否认概念所反映的世界,更是错误。事物的实相即空境是“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要不执有也不执空,“遮破两边”,把“空”“有”的偏执都否定掉,“双遣两非”,才是中道。
三、二谛义
如果说“中道观”是一种世界观,那么“二谛义”将是一种方法论。二谛义就是真谛和俗谛。俗谛是用世俗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道理,真谛是佛凭自己的精神现观的人生宇宙之理,不可言说。
《中论·观法品》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任何言语描述都是对存在的限制,所以诸法的实相不可言说,真谛不可表述。那么,佛教怎样才能引导众生进入佛教真理的认识境界呢?没有办法,只好引入俗谛。《中论·观因缘品》:“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为使众生了解佛法,只有依靠俗谛的语言文字。俗谛不过是“假名”、“假有”,不过是我们借助以了解真谛的工具。真谛却并不是虚无,而是一种不可表述的存在。既然用世俗的语言文字表述的俗谛不过是假有,所以语言文字不过是“戏论”,对于语言文字也不能偏执,而要“善灭诸戏论”,才能体验到寂灭状态的真谛。
真正与佛法合而为一的智慧是与对象没有任何媒介的“现观”。佛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叫做“假名”,用思想表现出来谓之“识”,懂得“唯假唯识”而又离假离识就达到了真谛,懂得空(真谛)假(俗谛)二者的统一与不分离,就达到中道了。
纵观大乘空宗的以上这些思想,无非要芸芸众生不要有所偏执,不要执此,也不要执彼,不要执空,也不要执有,要在俗谛中悟到真谛,在世俗的生死流转中悟入涅槃,在烦恼中悟得菩提,在人世中出世。一句话,身在滚滚红尘中,心却超然于物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