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对宗教的超越探析
文 |汪文忠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印度佛教之兴起,在理论立场上可看作一革命性之理论,对古印度传统有抗拒及否定。人生烦恼痛苦的原因是愚痴无智的无明,那么打破烦恼的解脱之路也就在于打破无明,正确认识世间事物的非恒常性,建立智慧认识,从事物中重新找回自己的心性。佛陀系统地提出苦、集、灭、道四谛的解脱之路。无关乎祭祀、苦修外在的宗教活动,万能主宰的神是不存在的,一切人生痛苦的解脱都在于自己。佛教在创立之始,其根本理论分析已超越了宗教的范畴。尽管佛教在传播的后期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究竟义理却是贯彻始终。
一、人因无明产生痛苦烦恼
与基督教宣扬的因违背上帝旨意所犯的原罪说不同,佛教始终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因人的认知失真─不识外在事物的无常性─而形成的,佛教称之为“无明”,即在变动迁流的事物中妄取攀缘心从而掩盖了自我本心本性。《佛说不增不减经》说:”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维摩诘经》说:“何为病本?谓有攀缘,从又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没有明白了觉世间事物现象的人,佛教称之有病,究其原由就是将自己心识依附于外在变动的事物,丧失了人在事物中的主动性, 从而错将人之悲欢建立在事物上。《圆觉经》云:“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 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严经》也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又说:“以动为身,以动为境, 从始至终,念念生死,遗失真性,认物为己,转回是中,自取流转。”
二、自我解脱之路
既然人生痛苦烦恼是内不识自我本心、外不明事物无常,那么从烦恼解脱出来也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认识本心、去认识事物的无常,从事物中解脱出自己的心。所以《坛经》强调:”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金刚经》解说的从事物中解脱心使得惠能开悟,其说:”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维摩诘经》一直强调当净其心,?直心是菩萨净土,⋯⋯深心是菩萨净土,⋯⋯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 则佛土净。”
佛教的这种内在解脱与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有着根本不同。如马克思对路德的评论:“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路德将对基督教的信仰以及人死后得到上帝拯救的主动权内化在人自身,突出信仰对解救的直接作用。佛教从根本上否定永恒的存在,也就不存在对“永恒存在”的信仰,所谓的解脱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以智慧知见为现世除去痛苦。
三、佛菩萨改变不了因缘
大乘佛教引入了超人间力量的十方三界诸佛和众多的菩萨摩诃萨,同时也强调因果不可动摇的规律,要求依赖自我心性解脱的方法。《仁王般若经》说:“乃至诸佛三乘七贤八圣亦名见。⋯⋯三界之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圆觉经》说:“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何以故?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幻化灭故,无取证者。”《坛经》说:“若言归依佛, 佛在何处?”佛不过是消除烦恼后的结果,《仁王般若经》说:“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报尽者名为佛。”佛不是外在的神圣存在而在自心本性中,所以《坛经》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又言:“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
四、对佛法教义的超越
佛教以缘起论解释事物现象,包括对佛法的认识。众生因无明而产生诸多痛苦,佛陀为引化众生解除烦恼才讲述了佛法,惠能称:“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佛法被认为是“智药”,可除去人思想认识方面的病,《宝积经》说:“以慈心观治于恚,以因缘观治于愚痴,以行空观治诸妄见,以无相观治诸记想分别缘念,⋯⋯以诸有为皆悉无常治无常中计常颠倒,以有为苦治诸苦中计乐颠倒,以无我法治无我中计我颠倒,以涅寂静治不净中计净颠倒。”佛陀也将这种智药比喻为以手指指物之手, 认为佛法是指示他人认识事物的手指,愚痴之人才会迷悟佛法而取执著,如《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佛法只是方便义, 是依妄说法,而非为究竟义,应当舍弃远离,《楞伽经》说:“何者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佛教义理的落脚点都归结在自心本性上, 认识自我真心,不被外物包括佛法蒙蔽。
五、修持仪轨戒律的指向
佛教设立有大量的戒律和修行的道场仪轨,从此层意义上说,不可否认佛教有宗教性的一面,如佛教也要求归依,持名念佛和西方极乐信仰,《楞严经》讲如何坐入道场修行。同佛法教义相同,戒律也是为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客观上减少人们受外在事物的牵绊,《宝积经》说:“善持戒者,无我无我所,⋯⋯不以戒自高,不下他戒,亦不忆想分别此戒,是名诸圣所持戒行。”《坛经》更直接明白地讲:“心平何须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不仅如此,一切的修行只为安放自己本心,不在于外在的布施修行,“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维摩诘经》说:“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因此,仪轨和戒律最终都指向了人的本心,是人认识本心、灭除妄见的手段而非结果,“众生幻心,还依幻灭”,在仪轨戒律上也不可取执著相。
六、对神情感体验的破除
依据修行者的不同层次的体验,佛教设有不同阶层的果位,但是又如佛所说的方便设城,《法华经》有“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之言,佛陀为思想疲惫的人们建立思想层面的休息场所,供人们调息不生畏惧退意,而这些体验都非实有, 应当远离。《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任何贪求执著的修行体验都当远离,见诸华相、得诸神力、贪求福德, 都是魔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所以《心经》称:“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佛教追求的彼岸世界即涅,是人无明永除、烦恼灭尽的状态,《大般涅经》说:“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楞伽经》说:“涅者,自证圣者所行境界,远离断常及以有无。”在终极义理上,佛教否定了神秘境界体验,《圆觉经》说:“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亦无成佛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依人们的妄想心,佛教虚设了佛国净土,其实在世间之外并没有一个实存的神圣世界,《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宝积经》说:“譬如有诸莲花,生于水中,水不能著,菩提亦尔,生于世间,而世间法所不能污。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身。” 《华严经》云:“不舍一切世间事,成就出世间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