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7 November 2017

三主要道 (第五天)

智敏上师

第五天

昨天我们把三主要道的第三个正见略略地介绍了一部分,今天我们继续把这一科讲完。我们回頋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树立正见,因为假使我们要出离三界,成佛度众生,出离心有了,菩提心也发起了,但是没有出离的方法,单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发心,那还是不能达到目的。所以一定要追求如何出离三界了生死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个,一切法自性空的甚深的般若见,这个拿到之后,一切轮回能出,一切众生能度,佛也能成。所以说三主要道中间关键,发心固然重要,方法也是绝对不能缺少,这要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我们要求的作用,所以说它的重要性。既然它的重要性知道了,那么就想要得到它,那么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说般若正见,我们在讲经之前也念了《心经》,般若好象是很懂了,但是真正我们懂不懂呢?如果我们真正懂了,我们出生死就有把握了,正因为我们还是倒懂不懂,实际上是不懂,所以我们甚至感到还很渺茫,真正要出生死就要把正见搞清楚不可。

这里正见第二颂,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这里再重复一下,“能见轮涅一切法,从因生果皆不虚”,这是从缘起上说,一切轮回生死的,还灭涅盘的一切法都是从因生果的,因果不误的,这个在世俗谛上说,一切因果是一点也不错的,但是从胜义谛上说“且能破诸所执境”,它是没有自性的,从胜义谛上说一切法从色乃至一切智——佛的最高的智慧,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靠因缘和合而产生的,既然它自己是不能独立的,是依靠其他的因缘把它扶起来的,那它就是没有自性的。我们要灭掉它,把这个因缘灭掉,那你烦恼也好、恶业也好,地狱等轮回的六道也好,都能够空掉,所以这样才能出轮回了生死!这里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彼入佛陀所喜道”,他能这样子做的话,就能进入佛所赞叹的、欢喜的中观之道,我们佛教讲缘起,缘起法投入的就是中道,不生不灭的,不断不常的,不来不去的,不一不异,八不中道,就是靠缘起法来阐述清楚,然后证入真空的甚深道。因此我们一定要把两个要点抓住,佛所欢喜的道,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道是什么?一个就是世间出世间的因果永远不错的。

第二个就是虽然因果不昧,但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自性空,这两个东西抓住了,一个是缘起,一个是性空,如果把这个能够掌握住,那就是佛最欢喜的,你已经得了甚深的中道了,也就是出离的见得到了,以后再深入从闻思到修,从定中证到空性之后,产生无漏的智慧,甚深的般若智慧产生之后,那就是出生死的事情就开始成办了,到成佛的时候就圆满了。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一定要把它掌握好。也就是在缘起方面,不管世出世间的一切因果一点也不错的,第二个不管是世间的,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

这两个要平齐地掌握住,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佛所赞叹的中观之道。这也就是说我们是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见在我们学佛的人来说,就我们宗派来说,是一切中道见之中最高的,再也没有更高的,是了义的。前面说过,佛教宗派很多,在藏地印度大致分了四个宗派,其他都归入这四个宗派里边,超出这四个他们认为是没有的。这四个宗派就是有部、经部、瑜伽、中观的自续派,中观的应成派是最高的。那么,他们的中道见也讲缘起,也有他们的中道见,但是层次不同,他们的层次没有达到究竟的高度,并不是说他们错了,在他们要达到最高的过程所必要经过的路程,经过这几个路程,这几个里程碑,才可能达到最高的应成派的高度。所以,前面的基础是不能不要的,不要以为说我们要抓最高的,下边的就不要了,那就错了,佛说法是对机说法,对那些浅根的,就要说低一点的,对于中根的要说中根的话,对上根的要说上根的话,上上根的要说最究竟的应成的中观见,就是这个。所以,我们介绍的是最高的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中观见如果你听懂了就是闻慧有了,闻慧再经过自己的思惟,就是说自己在静中好好地结合自己的身心来思惟这个道理,能够深入到自己的身心里边去,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和这个结合起来,那么这是思慧,产生一定的作用了。

严格的说,真正产生作用的是修慧,定中来的,那才是产生真正作用,但是思慧也能产生一定的作用。在广论里边,宗大师就把思慧也归入修的范围,本来严格地说,得了定,你所观察的才叫修,在得定之前是谈不上修的。那么这个要求很高了,修行,修行,要得定之后才叫修的话,我们都不在修行,没有真正一个能修行的,可能有一些菩萨化现的或者大根器的得了定的,这个我们不知道了,但总的来说,在末法时期,能够得到禅定的是不多的。真正严格的说,都不叫修行。仅仅是在修行之前作一些加行罢了。

但是宗大师的看法是只要能够产生一些作用的思惟也可以叫修行,那么我们只要你肯动一点脑筋的话,听了经下来,不是把书一丢,而是回去再深入地去看,再结合自己的思想,对照一下,那把自己的行动归纳一下,纳入正轨的也可以属于修行了。我们就是要介绍一下,既然我们讲三主要道,讲中观见,也不能尽讲一些肤浅的,也把重要的核心稍微介绍一下。这个听起来就很吃力,希望大家,听是听下去了,听得懂最好,听不懂的,等于下种子,就观想金刚般若的种子下来了,我们好好地接受,把它纳入我们的心田中,将来八识田中总有一天会生芽、开花、结果,如果种子都没有的话,那尽管阳光、雨露、肥料用了很多,但它里边没有好的种子,尽是杂草,那么你这个阳光、雨露、肥料都可惜了,那就是外道之见都来了。所以说,金刚种子也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听得懂的当然最好了。

佛所赞叹的,也就是应成派有的最高的甚深空见我们介绍一下。一个就是说,缘起因果,世出世间的一点也不错,是显现的那一分,缘起的一分,叫显分;另外一方面,一切法自性都是空,一点点自性都是没有的,这个叫空的一分。应成派的中观见也就是佛所最欢喜的甚深的最高的中观见,认为这两个是并行的,没有一点轻重的,份量是一样的。就像我们说两足尊,佛的福德智慧都是圆满的,这两个脚都是一样长的,如果说这两个脚是一个长,一个短的话,那你走路成问题了,如果一个很短一个很长,那你不能走路了,成了跛子了,所以我们成佛要靠两个腿,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了,要靠我们两个腿去走的话,两个正好一样,一模一样。这两个就是空和有两个份量是一样的,也就是缘起产生的决定和空性所得到的决定心是一样份量的。这个就是佛所欢喜的中观道,也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

假使说我们在缘起里边有决定了,而缘起那一方面力量强一点,就是说对于因果方面搞得很清楚,份量做得很重,而对于空性方面比较少,两个不平衡了;或者反过来说,对于空性力量比较强一些,对于缘起那一方面忽略了,比较弱一点,那么这两个空和显这两分决定的心是不平衡,有偏差的,那么这样子不叫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不能得到真正解脱生死的般若甚深的见的。所以说,我们要比较一下,我们经常说的四个宗派,应成派是最高,下边是中观的自续派,瑜伽的唯识宗, 一派,再是经部有部了,在这四个宗派里边,对于显分都要讲得多一点,份量重一点,对于空分一方面要放轻一点,所以说他们对于一切法一点都没有自性的那个空性那一方面份量差一点,而对因果方面讲得很仔细,就是显分的力量强,空分的力量要弱一点,所以说他们不能等齐,它们是不究竟了。

他们中间有些认为说,他们总认为这些法总有一点自性吧,这个法没有自性的话,他就是空掉了,空掉了那就是没有了,那么这个世界上这么多法摆在那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就搞不清楚了,所以说他们的智慧离开应成派——佛所最赞叹的空的见,还差一点点。

那么这个并不是说他们错了,就是说,我们要达到最高的地方,比如爬山都是从山底爬起,一步步爬上去,先到山中腰,最后到山顶,你不能说他们还没有到山顶,都是错了不要爬了你要从山底一下子到顶上,那是做不到的,爬山还是要从山脚下一步一步爬上去的。所以我们真正要得到最高中观见呢,还是要一步步爬上去。佛在世四十九年说法,就是把那些根器从低的慢慢提高,最后在法华的时候三乘会归一乘,最究竟的法就拿出来。所以,他们的那些派我们不要说他们是错的,就是说他们还不到家,或者按照我们汉地的说法,他们是权法不是实法。实就是究竟的法,权就是还没有究竟,但是没有错,不能说它错了,而是权法。他们认为一切法假使什么自性都没有了,那么这些法也就是空了,作用也没有了,那这个世界摆了那么多的法,到底是什么东西就搞不清楚了。他们解释不了这样的东西,所以他们一定要留一点点自性,哪怕是中观的自续派,他在胜义谛里边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在世俗谛里边还要承认有一点点自性。没有自性,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说,水有水的自性,流湿性,火有火的自性,是暖性,你说它没有自性的,那是什么东西呢?他们就搞不清楚了。他们尤其对应成派的如量的分别心假名安立在那个东西上,他们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他们对于观察法的空性就差一点点。空方面差一点点,那么缘起方面份量就重一点,所以说,一般就是说,下边四部都堕于有边,就是断常二边堕于常边,还没有究竟,当然这个常边不是外道的常边,从最高的中观的来看呢,他们还偏于常的一方面。

他们既然空性没有得到究竟,那么空性和缘起两个东西是相辅相成的,空性不究竟的话,缘起的法也不会讲得十分究竟的,不圆满的。从这里说,虽然他们在缘起的显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份量是强一点,空性弱一点,但是从究竟的分析来说,既然你空性没有达到究竟,这个缘起也不究竟,虽然你份量强,但是还是有一点偏差。所以说,在整个宗派里边,这里我们再强调一点,其他的宗派不是错,就是还没有到家,还是权法,方便法,不是最究竟的最了义的法,唯有应成派的中观见才是最了义的法。应成派的中观见是从龙树、提婆传下来,这个不是红教、黄教的问题,莲花生大师也是应成派的中观见,后来的阿底峡尊者,宗大师都是这个见,有了这个见,得到这个见的,就是佛所欢喜的道,如果这个见还得不到的,就是还没有到家的道,还要再上一步。这就是说,在宗派比较起来,应成派的中观见是最高的,是真正佛所欢喜的中道。

显分加重,空分减轻的偏差。如果说空分份量重一点,而显分却是很差,或者是差一点,或者差很多,现在这样的人很多,有的人说,我只要空性得到之后就好了,一切都会知道了,那么这样子在用功的时候对显分忽略了,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在观察一个补特伽罗,它和五蕴到底是一个还是不是一个,一个是有什么过失?跟五蕴是分开的另外一个又有什么过失?这样子在定中观察的话,就感到补特伽罗——就是这个流转生死的有情是自性空,就找不到了,没有了,那么推之一切法也是一样的,慢慢地推到后来,一切法都空了,他就认为整个都是空,这些法都是假的。

这个从某些地方说是对的,但是他显分的因果忽略了会产生极大的弊病,这个我们下边慢慢说。他在定中观察空性的时候,感到要破的人我也好,法我也好,这些都是自性空,因此他心中空的相生起来了,感到生死也好,涅盘也好都是没有用真正般若的眼光去看,真正甚深的见得到之后,生死也是空的,涅盘也是空的,那么这样子他空的方面抓得份量比较重。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世界上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好象眼睛见空花一样,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假的东西,没有意义的。我们的心也是一片虚妄心,虚妄心安立的法当然也是假的,这是虚妄的,所以说,他们这样的观察呢,他们看到从因生的果,或者平常我们所说的瓶子、杯子等东西,他们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是没有的,他这个空,空到过分了,什么都没有了。

书上也有,我们先介绍一下。我们说,无有两种,一种就是世俗谛的没有,那就是什么都没有,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而我们说的自性空,没有自性的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自性没有,缘起的假的现象还是有的,所以说这两个不要混淆了。那么,有也一样,世俗谛的缘起的假安立的现象不能说没有,一切作用都起的,我们造罪、下地狱,修福生天乃至修行证果证道,这个作用一点也不错,这个不能混淆。但是他把空性的份量太重了,就感到这些因果都是没有作用的,都是空中现花一样的,眼睛花了才看到的,眼睛好了就没有这些东西的。这样子就犯了断空的过失了,他认为一切因果也好,造业的补特伽罗——流转生死的有情也好,所造的业也好,受果的人也好,都是根本是没有的,就是全部是空的。我们说空是没有自性的空,他是什么都没有的,就像龟毛兔角一样的,什么都没有的,这样的见地就错了,落于断空了。

我们说佛所说的你应该听嘛,佛说的整个因果,尤其是我们学过俱舍的都知道,六因四缘五果,把因果分析得很仔细,因分了六个,缘分了四个,果又分了五个,讲因缘果讲得很仔细,佛讲得那么多,如果一切都是空的,没有的,佛讲这些干什么呢?佛说些空话了?他说,佛说这些,是对那些对空性不能了解的,没有得到空性见的人说的,得了空性见之后就不要了,不需要证了。这些人我们碰到很多,他们就说,他们证得空性了,说这些因果什么的都是骗骗那些初学的不懂的人的,我们是已经到家了,这个不在乎了,因果都是没有的,空的,你去搞它干什么呢?这是断见,这很危险!

前面的显分份量重一点,最多是没有到家,还是在路上走,还在山上爬,爬到半山腰,毕竟跟第一阶离开了一半了,跟顶峰是差一半路程了。而得了断空的人呢,却不是往上爬了,而是往海底钻去了,那是背道而驰了,这样后果是很不好的。他们认为,说我说有,都是错乱的,跟空中现花一样的,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不可信的,因此他们对善恶因果如何取舍,那么什幺叫“取舍”?我们说“取舍”就是善的要取,恶的不要做,十善要做,十恶不要做,五戒要做,犯戒的事情不要做,这个佛彻头彻尾的尽在讲这些,他说这些都是对那些不懂空性的人说的,对我们来说不需要的,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他们也搞不清楚,他们也就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我心里不执着就对了。但是不执着你还是凡夫,善的事情,你善根不多做的不多,而无始以来恶的习气很多,你什么都放下,不管了,结果去造恶去了,下恶道,所以这是恶取空,就是断空,是比较危险的。这里介绍一个公案。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野狐禅。过去一个禅师跟大家讲法,有人就问了:“大彻大悟以后还有没有因果?”大彻大悟就是证了空性了,因果还有没有?这个禅师就是说:“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跳出因果了,因果已经没有了。”这个禅师持戒、精进、行持都很好,就是见错了,所以地狱没有下去,就落了野狐身,做了五百世的野狐,超不出来。这个见不正么,他超不出畜生道,因为畜生愚痴,没有正见嘛。后来这个山上又来了一位有名的禅师,这个野狐有一天就化了一个老人,去请教那位禅师。他自己想,我以前跟人家讲,大彻大悟之后就不落因果了,已经超出因果了,因果都是假的,跳出去了,没有关系的,看看这个禅师看法怎样?他就去请教这个师傅:“大彻大悟之后还有没有因果呢?”这个禅师说:“大彻大悟之后,不昧因果,因果一点也不错。”这个给他提醒了,这个道理他懂了,懂了之后野狐身也脱了。晚上他就托了一个梦给那个禅师,七天以后,你山后面有个山洞,里边有个野狐,他死掉了,希望你们去超度一下,救度他,超度超度。那个禅师,这个梦醒过来之后,过几天就派人去看,果然发现有一个极大的野狐死在那里,就给他超度。

这个公案我们经常听到的,它究竟的含义恐怕大家不会很深刻地知道,那就是经过我们中观见一对照呢,那就很清楚了。就是说,他修空太过分了,把因果抹煞了,就是说把显分,因果不谬的那一分甩掉了,把一切法空的道理搞错了。因为缘起和性空是相辅相成的,你缘起不明白的话,空性也得不到正确的空性。像前面一样的,空性不到家的话,你缘起也不能圆满的。唯一的,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这是最圆满的,所以说在藏地,也很不客气地说,一切宗派他们的见能不能出生死,不能出生死!除了应成派的中观见,这个见你证到之后,才能了生死,其他一些的空性见,不到家的,不够的,生死了不了的,但是你再进一步,再上去,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那也可以了了生死。既然达到这个四宗的高度,你再上去一步也不困难了,最怕的是断见,一个常边,一个断边,断边是要堕恶趣的,因果都抹煞了。

这些现实的人里边很多,昨天我就介绍了一个人,也不是居士,可能是外道,他认为,他得了空性了,他什么都不要干了,他说他这样子就成佛了。另外我以前在法相学社的同学,他过去也很精进,我们那时讨论是自觉的,人也不多,几个比较用功的每次开课之前早一点到,互相把前一天讲的内容探讨一下,辩论一下,他这个时候很用功。后来我到五台山去了,他给我通信,我就发现他的见有点差异了。最后有一次,好象是五九年,我从五台山回来,我就听人家说,他说他发现了一种成佛的捷径,这个捷径很快,一下就成佛了,比一切宗派都要好,他成了新宗派的祖师了,很多有名的大居士也对他都很崇拜,相信他的事情,包括一个居士,那时我回来(上海)了,到他家里去,他是相信他的道理的,他就说,哎呀,你们比丘出家人太执着了,什么二百五十条戒,这个做不得,那个做不得,一切法空么,不要去执着那些,只要空了就对了。我说,哎呀,怎么是执着呢?我们比丘二百五十戒还少了,还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呢,这个成佛的时候都要做到的,怎么不做呢?要做!

后来那个人,有一次他害病了,有人去看他,说:“你说一切法空嘛,你这个病也是空的,你着什么急呢?”“哦,他说不对了,这个病很重!”他就着急了。另外一个居士跟他说:“你这个见恐怕有点问题吧?”他说“对,对,对!”他接受了。过了几天病他好了,又是一切法空,什么都不要。本来这个居士吃素,好好地念佛,也研究法相,后来一切法空,素也不吃了,他说荤的素的一样的,都是空的,你不要吃肉好了。不吃肉为什么要吃荤的,荤的味道好嘛,你还是执着嘛,荤的素的都要吃,他是绍兴人,甚至于空的时候去看绍兴戏去了。他说,不要执着嘛,没有关系的,一切法都是空的。你想想,这些人后果如何呢?当然是不可设想。我记得我们在法相学社,范老讲课的时候,在唯识里边也讲到恶取空的,但是他学了之后,可能是过去邪的因在里边,对那个接受不了,好象对他无动于衷。

这个我们一样要掌握的,就是显分——缘起的那一分,跟空性的那一分不能有偏差的,这个份量要齐的,一方面要知道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自性是空的,另一方面要知道,缘起的法虽然自性是空的,但是不管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从因到果是丝毫不昧的。这个我们书上也有,越是证到空性的人,他对因果越是认真。这个我们就可以衡量了,有些人就大言不惭的,说他开悟了,证了空性的,世界上这些人也有。我们要衡量是不是真的证了空性还是假的?一个标准就是说看他对因果的看法如何?如果他对因果的看法非常严谨,一丝不苟,什么事情都依因果而做,那么这个人可能是靠得住,如果他认为一切法空了,因果也是假的,你何必假戏真做呢,一切放下就完了,不要执着它,什么都随便都可以,如果是这样的人呢,千万不要上当。他自己本身已经恶取空得到了,要下恶道了,还要把你带下去,一起受苦去。这些我们学中观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不要堕入偏于空的或者偏于有的方面,一定要空有两个相齐,不能有偏,份量一定要相等,这个很重要。

另外一个,根据文殊菩萨的教诫,前两天我就讲过,宗大师修法亲见本尊,文殊菩萨就不是在定中梦中,就是跟现实的人一样,可以给他做教授教诫,尽量给他讲。有一次,文殊菩萨告诉宗大师说,就是关于中观的问题,他说,“勿以显空判亲疏”,就是对于显的一方面,就是缘起方面,对于性空方面不要有亲疏,就是对这个偏重一点,对那一个偏轻一点,就是不要有轻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修缘起中观见的时候,要把显分——因果不谬的那一分,跟一切法自性空一点,也没有自性的那一分的份量要摆齐,不要一个亲一点偏于这一边,而疏于那一边,这个不要。这是文殊菩萨亲自对宗大师说的话。就是说,对于空所产生胜解的决定心的份量,跟在显分上——缘起因果不错所引生的决定心,这两个心要等齐,不要一个亲一个疏,一个重一个轻。这个意思就是说,对这显分和空分一定要摆平,不能偏一点。偏有一点还好,偏空的一方面就会堕恶取空。

汉地也有这个话,“宁执有见如须弥,不执无见如芥子”。有须弥这样大的有见,将来还能爬上去,一生了断空见之后,那就永世沉沦了,见错掉了,不知道那世出来了就不知道了,千佛不救。这个我们汉地的禅宗里边经常讲这些话的,把这个道理和三主要道的正见的道理一会通呢,那就一样的,汉地的佛教和藏地的佛教有什么差异呢?源头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有些人有本位观点,认为我们汉地佛教是汉地的,藏地佛教是藏人的,我们汉地的好。但你想一想,我们藏地的佛教也好、汉地的佛教也好,都是来自于印度的,印度比藏地还远,那有什么亲疏呢?我们只要是真理我们就接受,不要说它是外国人,不是我们汉人,我们就不接受,我们汉人就自高自大,这个也不必。凡是佛说的东西正确的,我们都要接受,汉地也好、藏地也好,哪怕是斯里兰卡的也好,这个正归都是佛说的,我们都要接受,不要去分好坏了这些。

文殊菩萨是亲自跟宗大师讲了这个。在空性方面加重份量了,对显的缘起方面减轻份量了,这是断边,堕了断的那一边去了,断边是危险的。如果对显分放重一点,空的份量放轻一点,就堕到常边去了,都不合中道。真正中道远离断常二边,在一切宗派里边真正能够达到的只有应成派的中观见,它是直接继承文殊菩萨所传下的,通过龙树、提婆、寂天、阿底峡尊者、宗喀巴大师等流下来的,这个见是最高的。这个我们不是自吹自擂,你是格鲁派就把格鲁派放得很高,这个我们藏地的佛法都是经过辩论的,你说你不服你可以去辩论嘛,如果你辩胜了,那你就对了,如果你辩不过,那你就要承认了。这个不能就个人意见来犟嘛,有什么好犟的,对真理要服从。

断常二边,只要你把显分空分不摆平的话,要么是堕在常边,就是重于显分,因果方面份量太重了,空方面份量轻了一点,堕在常边。如果空的方面份量加重了,缘起因果方面份量减轻了,因地上如此,那么以后证到的果就堕于断边,就会得到恶取空的不好的果。这是说,不要分亲疏,份量要等齐。但是有一句话,这是文殊菩萨说的,多于显分上用功夫。你开始用功的时候,显分上要多下一点功夫,就是说,在缘起方面要多下一点功夫,这是什么原因呢?而且不仅如此,只有在缘起上用功夫,对缘起所生的一切法,生死也好、涅盘也好,能够引起它的因果一点也不错的决定心,然后在缘起法再引生性空,所以说我们在真正地看这显分空分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有差异的,份量要等的,但是开始用功的时候要从缘起方面下手,下功夫,到了缘起因果正确不误了,然后进入空性呢,那就可以保证你不堕入断见了。这个在宗大师的三主要道里边也有,“应勤通达缘起法”,而不说你应勤通达性空法,他说你要很好地把缘起法努力地修,也是跟着文殊菩萨的教诫,虽然这两个你修到后来的份量要齐,但是你下手的时候还得在缘起法上多一点功夫,所以说我们学法,佛的法,我们昨天就介绍了,佛的三个法轮,根本法轮,基本上都是讲因果缘起,就是六因四缘五果,那么瑜伽也是讲缘起,哪怕是中观,缘起是讲得少一点,但是并不是说缘起不重要,不要了。所以说缘起方面是重要的。从缘起下手,以后你得到的中观不会堕入断常二边,如果你不从缘起下手,缘起上功夫不好好下的话,那么以后证到的见可能会是断空,那就很危险了。

有些人很奇怪,证到的东西怎么会错呢?我们不要想得太天真了,你以为证到了,定中得到的东西都是对的吗?那些外道,佛在世的时候九十六外道,都得到禅定的,他们说,印度现在还有一个婆罗门,自称“薄伽梵”,他神通广大,他有定嘛,但是定并不一定产生正见,你开始接受的是邪见,你定中修出来之后这个邪见更深,牢不可拔。如果你开始得到的是正见,那你定中修出来之后这个正见也是坚固,不容易退了。

我们打一个比喻,就像是烧窑的瓷器一样的,你开始做的土还没有烧之前,是容易坏的,经窑里一烧,就坚固了,不会坏了,如果瓷器做的是很好的,烧出来是一个很好的瓷器。如果瓷器开始模型做的不好,那烧出来是怪头怪脑的东西。所以说,并不是得到定了,都一定会得到正见,正见还依赖我们的闻思修,闻思修就是你闻什么法,你领会的是什么法,那么经过思惟,经过定中的修,将来得到的果还是那个法。这个法不过他起作用了,在闻的时候仅仅是一个认识,到思的时候能产生一定作用,到修的时候,定中出来以后大大的作用就起了。东西还是一个,性质没有改,所以说我们在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去闻相似的佛法,假的佛法,甚至外道法。因为外道要兜售它的法,它这个法才自己创造出来的,牌子不响,而佛教有两千五百年了,中间出了很多的大祖师,这个牌子极响,他就要冒佛教的牌,他以佛教的招牌兜揽他的客户,很多人都会上当。

藏地红黄花白都是佛教的几个宗派。但是还有黑教,黑教是苯波教,是以前,佛教没有进去之前,藏地本有的地方的教,这个教神通广大,据说这些黑教的所谓上师也在灌顶,而且他的灌顶很希奇,灌顶的宝瓶不要手拿,自己会到受灌的人的头上按一下,这个人家看了希奇了,这个了不得了,这个人可能是古佛再来了,赶快向他皈依求法了。那知道你这么一做的话,你皈依体没有不说,而且将来根据《地藏十轮经》的话,你还得下无间地狱,跟五无间的罪是一样的,这个要好好地注意了。我们是好心了想求佛法,但是好心里边也有一个坏心,好希奇,真正的三主要道你不学,当然有的人没有因缘,不知道,那不怪他,如果有因缘得了三主要道了,你还是去追求神通、奇奇怪怪的东西,上当受骗固然是对方不好,他挂了佛教牌子使你上当,但是你自己也问问心,你为什么上当?正规的佛法你认为不珍贵,没有神通,不希奇,一定要搞一些希奇的东西,佛教不是讲耍把戏,搞希奇,佛教是看这个法能不能真正了生死。佛教里都是经过辩论的,这个真空的正见能不能了生死,你可以广辩嘛,你说它不能了生死,为什么?你把你的理由拿出来,对方把他的可以了生死的理由拿出来辩论,大家辩论一下,看哪一个错?哪一个胜?如果你输了,那你认错嘛。这些佛教在印度也好,在藏地也好,两千多年来都是经过这么辩论下来的,我们认为是不会错的。

过去印度的辩论很厉害,外道来了,跟佛教徒辩论,如果佛教徒输了,不但是头砍下来,所有佛教的信徒、佛教的寺庙财产全部要给外道拿去的,本来信佛的就要去信他的教。有的教进来之后就这么做的,把很多的佛教徒都改了他们的教徒去了。所以说,佛教辩论很重要的,我们的佛经都是经过辩论的。这些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辩。我们就是这么说,我们是相信了,就是真正的般若的空性见,显分因果决定,空分一点没有自性,这个见如果得到了,如果你再经过思,再经过修,能够把智慧修出来了,那你决定出生死。如果这个见没有的话,那你就出不了生死,如果你搞错了,投了外道的师,去学了外道的法,那你就下恶道就没有话说的了,而且因为你信了邪的,把皈依(体)都甩掉了,你以后再碰到三宝的话,那恐怕是不太容易了,什么时候从恶趣里出来就不好说了。

所以说这是关键问题。我们再回到前面,我们得了暇满的身,好不容易过去多生多劫培了福、持了戒、发了愿,三宝的加持,才得到这个身体,你不好好利用,不追求三主要道珍贵的法,去求希奇,求什么神通,一旦你做错了,作了外道了,那你后悔就来不及了,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觉得这个愚痴得透顶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好不容易佛法闻到了,最高的法也能够碰上一点了,不说我懂了,单是碰上了嘛,你不从这个方面追求,拼命从其他方面追求,那么就是不听佛的话,不听佛的话,当然你走的路是不会对头的。我们再强调一下,前面说的,你如果三主要道还没有得到,你修什么生圆次第、什么大圆满、大手印都没有用的,不会起作用的,甚至于会着魔的,因为你空性不知道嘛,甚至境界来了之后,你执着了,你就会着魔了。

末法时期的魔很厉害,在座的居士、出家人可能你们看到的也很多,我们庙里就很多啊,很多附体的,疯疯癫癫的,从三楼上跳下来的这些人,到我们这里来求佛法来救护的,很多很多,末法时期这些事情太多了。我记得莲花生大师就说过这个话,他说末法时期大鬼入大人的身,小鬼入小人的身,有些鬼入比丘的身,反正一切都有魔鬼来作祟的,所以要好好修行才能避免这些。这里就是说,补充前面的,我们要所讲的是佛所欢喜的中观之道,是要怎样子的呢?就是一切法世出世间的因果不谬跟一切法一点点也没有自性的两个结合起来,而且份量要相等,如果你能得到这个见了,那你出三界的包票就拿到了,将来你修上去,证到这个见之后就可以断烦恼了。把烦恼我执断了之后,你就可以出三界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总的来说,你既要看到因果不谬,又要看到一切法一点点自性也没有,这就是中道见,中道见每一个宗派都有,都是各有各的标准,都是根据缘起来的,但是深浅有不同,现在我们介绍的是最高的,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成佛的见,这个见拿到之后,那是稀有的宝贝,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宝贝,要好好地学修嘛,如果你假使年纪大了,文化不够,搞不懂的也发个愿,愿我快快得到因缘,能够开了智慧,能够把这个得到。再一个就是我们把开智慧的方法也告诉大家了,一个要修上师瑜伽,求上师加持,一个是要根据有传承的善知识学习甚深的般若经典,一个是广大的培福,忏悔业障,消业障,这三个法掌握住了,你总会碰到这个机缘。

我们再接下去了,昨天讲到哪里呢?昨天是讲到,这个科过了,下边第三个就是说。那么我们学了半天,要求的标准是得到了,显分和空分是要等齐的。但是要是出了偏差了,什么时候还没有圆满,知道不圆满也就是知道圆满了。这里就说一个,凡是你有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那你得到的正见就还没有圆满。还得努力。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就是说,现缘起的相,一切缘起它因果一点不错,跟离开执着的空性这两个的了解。就是说,显分的决定了,这个空性空分的决定,假使你什么时候看到这两个是相违的,就是说生起缘起就觉得空性有点别扭,但你观空的时候感到缘起还有点不到家,那么你这个时候佛的密意还没有真正得到,那就是你这两个相辅相成的并行不离的关系还没有达到。

如是修习令正见观察圆满的话,空性与缘起二者必然相辅相成。我们《上师供》天天念,“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二互不违相助以出生”,这个甚深的空性见就要求龙树菩萨加持了。这样子的东西要解,开始是解,慢慢地是证,所以解龙树义要求加持了。我们上师供每天念,也是要希望得到中观的正见,哪一个时候你对中观的空和有,感到有一点矛盾的话,那么你就可以自己知道了,你对佛的真正的中观见还没有圆满,还没有真正通达。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那么中观见怎样才是圆满的标准呢?有没有?有!“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那么什么时候圆满呢?不复轮替,就是一会儿有,一会儿空,就是见到有的时候马上知道自性空,见到自性空的时候马上就知道是缘起法,那么这样子的话,你可以达到正见圆满的程度,也就是佛所欢喜的道你得到了。

所谓不复轮替,就是说,一切法唯名安立有的,就是善恶的缘起因果了,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要找它自性的本体一点自性也没有,这两个东西不是一会儿有,一会儿空,一会儿看空的时候照顾不到有,观察有的时候又照顾不到空,这样轮替的就不是,要当下能见到,空和缘起在同一事情上,比如这个茶杯,我知道它是缘起也当下知道它是自性是空的,如果你达到这个高度呢,那你的空性见就圆满了。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就是说,依了因缘和合、假名安立的缘起法,因果一点也不错,一见之下,一见到缘起的因果,马上知道一切法自性空,它无明所执着的实在有的那个自性是空的,没有的,那么这两个东西同时能够起了,你的缘起就掌握住了。这个不容易啊,我们嘴里这么说,真正要心里理解却不是那么嘴里说说的事情了,但是我们要向这个方向努力。通达缘起之后就是性空,通达性空方面又知道缘起、因果不谬,这样应成派的中观正见你是圆满得到了。也是龙树不共的密意。所以,是不是得到中观见,就是以这个标准来自己衡量自己。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
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下边一个就是应成派的独特优胜处。我们说,应成派这么好,它有什么特殊好的地方呢?这里介绍一下。应成派独特的优胜处三主要道里边就说了,“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那个就是说,断常二边了。一般的佛教就是说,他们也讲缘起嘛,也讲中道嘛,他们就是说,以缘起来断断边,以空来除有边,在应成派里边就有特殊之处,就是以缘起来除有边,以空性来除断边,这个好象是有点矛盾么,既然是有了,怎么能除有边呢?既然是空了,怎么能除断边呢?这个应成派有独特之处,它有这个功能。假使你知道空性里边可以现因果的,就是空性跟因果两个东西是不相矛盾的,那么这个时候你不会断常二边所蒙蔽了。应成派以外的人,就是应成派以外的其他的宗派,也承认由现相来除无边,就是断的一边由现相、用缘起来除一切法断,外道是执断了,佛在世的外道,三世是没有的,你们尽量享乐好了,管什么下一辈子、因果了,这些都没有的,这是断见。所以它说因果是有的,来除断见,就是由现相来除无边。由空除有边,那些本来是没有的东西,外道说大自在天能创造世界了,也说什么上帝造世界了,这些无中生有的东西,我们说空,它这些都是自性空,它是没有的,以空来除有,以有来除无,这个佛的宗派都有这个,应成派也有的。但是,应成派特殊的,就是说除了现相以外都不是实有的,那么就是说一切都是缘起法,除了它表面显现的那个现相之外,就是缘起的法之外,它自性是没有的。知道这是现相的意思就能够除有边,就在缘起里边除有边。这个也很好理解嘛,缘起自性空,缘起的现相是有,但是你就在缘起的现相里边会知道它自性空,为什么?如果它不是自性空,它就不能缘起,正因为它自性空,才能缘起。

这里,我记得有一段很好的我没有讲,这里我们就补充一下。真正了解缘起的道理之后,会对因果会得到更强烈的定解,越是你对缘起的道理懂得多,你对因果的信心就越殷重,就是说越是对缘起空性的法懂得多的话,越是讲因果,对因果非常承认,不象那些得了空性之后,因果就不要了,这个是错的,越是知道缘起,对因果越会尊重。从善因生乐果,这是法相的话,我们一般外行的话,善因得善报,得善的果,果没有善恶的,只能是乐苦,善的因生乐的果,恶的因生苦的果,这是一点也不乱的,这就是根据缘起规律来的。

那么我们知道缘起的自性就是自性空,因缘和合虽然在名言里边是有的,就是世俗谛里是有的,是不欺诳的,是合理的,这样子就在自性空缘起里边也可以知道轮回也好,生死流转和还灭涅盘的一切因果都是不会错的。那就是证得空性的人对因果越来越有信心的。为什么这样子?这里有一段我们要补充一下的,就说是假使有自性的话,一切缘起就破坏掉了。假设一个麦,我们种的麦的种子,它是有自性的,什么叫自性呢?它是不会变的,它自己不要靠因缘的,不会变的,可以自己独立存在的,那么如果麦的种子有自性的,它能够独立存在,那把它丢在地下去,它还是麦,不会长苗的,芽不会长出来的。如果小孩子是有自性的,那他永远是小孩子了,他不会长大了,不会成人了。

过去也有一些外道,他认为人总是人,天总是天,也是执着这个有自性了,人就是天上的人,他死了之后还是人,天上的人死了之后还是天,地狱的人永远是地狱。印度的四个种姓就是这样的,下贱种你生生世世都是下贱种,婆罗门种、刹帝利种你生生世世都是上品了,这就是从这些不正之见来的。把因果的体系全部都破坏掉了,如果自性有一点的话,那么整个的因果的体系也是受了干扰了,正因为自性一点也没有的,那么整个的缘起因果一点也不错,所以越是知道自性空的人越知道因果缘起不谬。所以说,我们前面所说的野狐禅,这个禅师搞错了,以为证了空性之后因果就不要了。凡是真正证了空性的人,对因果的心是极殷重的。我们就看大德好了,印光法师修证很高,但是他对讲因果非常严谨,过去那些大善知识都是这样子的,凡是有修证的人都不会忽略因果的,一丝不苟的,宗喀巴大师整顿佛教,他自己是证了空性的人,但是他对别解脱戒,一丝一毫,哪怕是滤水囊这些东西都一丝不苟地去做的,并不是说证了空性,这些不要紧的,都是无所谓的,不是那样子的,越是证了空性的人,越是对因果信心越坚定,这个是决定是如此的。我们前面也讲过的,如果你碰到的人,他说他证到空性了,他对因果是不在乎的,不注意的,对善的事情不肯做,对坏的事情随便做的,这个人劝你们不要去亲近他。也是说,我们选择善知识的时候就是要注意的事情。

因果缘起和一切法自性空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就是两个不但是没有矛盾,而且是互相依靠才能够成功的,这就是应成派的中观见,也是佛所欢喜的道,也是真正能够出离生死的正见,这个很重要。现在回过来,在缘起当中能够知道它没有自性,就是说,胜义有的跟自性有我们把它排除了,以有来除有边,自性空,就是说它自性是空的,但是还不排斥除了自性之外还有其他东西,缘起,那就是说,以空来除断边,这是应成派的特色。其他的以有、以缘起来除断边,以空来除有边,而应成派可以用缘起来除常边,以空来除断边,这个是应成派所特有的,也是值得我们自己要知道的。一切法都是缘起和合而生的,它自己一刹那也不能自己独立存在的,没有其他的缘起条件呢,它这个法就不能存在的,所以叫自性空。

应成派就是说,这个是因明的问题,有些讲起来太高了一点了,但是我们因为要介绍应成派的殊胜之处呢,也得稍微提一下。在97页,应成派以“无实有,是缘起故”就是芽,就是一切法,用芽来作个比喻,是没有自性的,没有实在有的,是缘起故,是因,“芽无实有”是宗,那么这个缘起,是缘起故,因为是缘起可以除断边,断就是一切都没有了,它是缘起,是有的,它芽的自性是没有的,是因缘和合而起的,是缘起的,那么除断边就除掉了,但是就在缘起的因里边也能够除常边的,因为它是缘起嘛,缘起就是因缘和合才有嘛,自性不存在嘛,所以它没有自性,既然没有自性就没有常,自性就是常,不动不摇的,自己独立存在的,不会变的,它是缘起的固然断边除掉了,但是它也能除常边,因为它是缘起,正因为它是缘起,它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东西是就不是常的,有自性的东西才是常的,这正是应成派的特殊处。它一句话双关的,既能破有又能破无,这个就高出佛教的其他宗派。有的人就不高兴了,你们黄教总说你们黄教高,我们的教派不够,其他我们教派什么东西比你们高得多。对于这些我们说,并不是争一个输赢的问题,这是个严谨的问题,是出生死的问题,你如果开玩笑搞错了,你证都证了,你打口头官司你打赢了,但是你不能叫人家出生死,这个事情你怎么办?这个我们不能从争人物是非方面看问题,就是要看这个法是不是佛所说的最高的道,是佛说的最高的道,不管是什么派都要尊重它,不是佛说的道那么我们就要顺从佛所说的最高的道,用服从真理的眼光来看问题,不要从宗派见,自他是非方面来看问题,这个我们希望大家要知道。

那么什么叫断边和常边呢?在佛教里边,中观宗,当然这是标准的说法,在世俗谛都没有的叫断,胜义谛没有不叫断,自性没有,但是缘起还是有的。但是世俗谛的缘起都没有,这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这叫断边,所以说所谓断边就是世俗谛里边什么都没有了——断边。那什么叫常边呢?有自性,胜义谛里还有它,这就是常边,不但是胜义谛有它,世俗谛里也不能有自性,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差异,两者都是中观宗,就在一点有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自续派里边世俗谛里边一切法有自性,而应成派就是世俗谛也没有自性。这是高它一层的地方。这是我们讲到应成派的特殊处就介绍了这一些。

下边,就是说,既然缘起和性空的关系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回归到龙树菩萨的《中观论》里边,它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空性的道理,一切法得成,那就是说,正因为一切法自性空,它才能变化,如果一切法自性不空的,那它就僵化了,不能变化了。一个舞台上堆满了东西,你怎么去演戏呢?正因为舞台是空的,你什么戏都能演出了,这是比喻,不能把它执得太厉害了。因为一切法自性空,什么缘起变化都可以一丝不谬地体现出来,如果说一切法有自性的,有一点点自性的话,一些缘起法的因果就会受到阻扰,如果全部是有自性的,僵化不动的,那什么缘起都起不来了。所以说,正因为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心经》里边大家天天念,讲的时候也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我们可以知道了。色是缘起,缘起就是空性,“空即是色”,这个空就是是色的自性,色是缘起法,它的法性就是空性,这个空性就是色,色本身就是空。这些道理如果不通过中观的注解呢,你讲得恐怕似是而非吧。我记得我们以前在温州住了两年,在妙果寺,后边有个中台山,很多人,耶稣教也在传道,佛教的居士也在讲经。有一次,有人告诉我,有个人在讲佛教的《心经》——这个是不是居士我也不知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他怎么说呢?他说你看这锅水,水是色法,是物质,你把它一烧,它化成水蒸汽了,锅就空了,“色不异空”,这个对不对啊?恐怕我们听了三主要道,你自己会解答了吧。水化成水蒸汽,水还存在的,它仅仅是液体变成气体,并不是说它消灭了,而且我们说“色即是空”,当下即是空,并不要把火烧了才空,你把一棵柴烧成灰了,你说柴即是空,那哪是空,你火加上去,因缘和合,它变成灰了,并不是这样子讲的。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竟愿。

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这里我们讲最后一科,就是劝大家修行。“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竟愿”,这是宗大师对他的弟子写的,要他这样子三个主要的道的那些要点,你如果能够真正如实地通达、不是假的通达之后,应当怎么样呢?不是我通达了,我到处乱说去了,做法师去了,讲经去了,拿红包去了,这不对。应该依静处起精进,那就是去阿兰若,要去闭关去了,好好地修行,速疾成办究竟愿,赶快成办究竟的愿,成佛度众生的大愿,这个东西拿到了,你成佛度众生才行。有的人说,我来不及了,要去坐山闭关去了,你这三个还没有拿到,你去闭关,不出魔障是不大可能的。我们真正把三主要道拿到了,那修什么法有保证了,没有问题,生圆次第、大圆满、大手印你去修好了,可以很顺利速疾成办究竟道。如果你这个还没有,请你慢慢地,把这个弄懂再说。

此颂是宗喀巴大师出于悲愍爱护对我们后学所作的教诫。他说,如果把前面三主要道重要的意思先由闻所成慧,闻慧,就是闻所成的慧,听闻正法得到的智慧,假使一个正确的认识,得到通达了,其次闭关斩断现世的藤绊,少欲知足,那么你得到这个法之后要好好地住茅蓬了,把世间的事情放下,少欲知足,生活要极简单,少事少业,不要去做那些事情,尽量地减少,好好地修,怎么修呢?闻下边就是思,经过甚深的思惟,我们不是说依止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经过思惟之后,把我们学到的闻慧深刻进去,渗透到我们内心里边去,得到定解,经过思惟才能得到定解,单是听了法,定解是不一定能够生得起的。要经过多方面的考虑思惟,然后决定不动摇的见解才能生出来,那么这个见解产生之后,要在寂静的地方,就是人少的地方,山林等阿兰若,好好地精进,不能退懈,就是要精进,好好地去成办一生的成佛的大愿。这个就是说,我们听了法之后,并不是到此为止,就完了,下边还要修。你先把眼睛睁开了,你再走路嘛,闻了法之后,眼睛睁开了,不会错了,然后你好好地做,按着正确的道路好好地去走。那么怎么走呢?就是要远离那些杂染的地方。住在大城市里你怎么修行呢?住在电影院里修行,除非是修行修到极高度的人可以去考验,一般初学绝对不能去。寂静的地方不但是把外境的杂染要除掉,而且内心的杂念也要除掉,要内外寂静,精进就是要起极大的努力,最后才成办这个愿。前面说过,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得到之后,最高的是修所成慧,就是说要起正确作用断烦恼的话,决定要从定中来的,如果不是定中的,单是从闻思来的力量,它是会退的。定中来的,就像一个瓷器,经过窑烧了之后,它是坚固了,再开水泡下去,它也化不了,如果没有经过窑烧(定火)的话,这个坯基摆在水里就化掉了。

真正要起作用,要定中得到,要定中得到这个修所成慧。那才能断无义,才能断生死。那么,定从何来?从戒而来,所以说《菩提道次第》告诉我们,真正的一切戒是解脱的根本,是了生死的根本。这里怎么说戒是了生死的根本呢?我们不是说无自性空性慧是了生死的根本嘛,我们讲得很清楚,怎么又是戒,戒能够生定,定才能够生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这个大家都知道,你没有戒,你慧从何而来?不是从定中出来的慧,会退,会改变,会变色,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得到这个无漏的空性慧,起真实的作用,断烦恼,出生死,那非得要从戒下手不可。由戒而生定,由闻思的慧在定中的观察,修,然后得到修所成慧,这修成的慧,因为有佛的无漏的法的等流,产生无漏的智慧,就是般若的智慧,这个智慧可以使我们出生死脱轮回的,成佛度众生也在这里。

所以说,我们真正下手还要补充一个东西,把戒好好地持好。不论是在家出家的,都有戒嘛,在家的有五戒八戒,尤其是受了菩萨戒的。出家的一下子三坛大戒都有了,比丘戒、菩萨戒全部有了。这个戒如果不学好的话,你想得定,那是梦想,恐怕下地狱还有份,所以说真正要修行还得从戒下手,从戒下手,从闻思下手,这是双管齐下,不能偏一方面,闻思是重要,但是持戒也重要,持戒和闻思到最后就结合了,闻思最后是修,修就是定产生出来的,所以说,戒定开始的时候好象和闻思是不相干的,但是戒定在把闻思加上去之后,最后在定中把闻思的智慧经过观察、推求的话,就产生修所成慧,才真正断烦恼的智慧出来,所以说我们要得到无漏的、了生死的、无我的慧,固然闻思是要紧,戒也不能缺,所以我们鼓励大家,好不容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最高深、最究竟的佛法我们也沾了边了,不说懂了吧,至少也听到一点了,种子也下去了,那么我们要努力了,当依静处起精进。大家要跑到山里去,不可能,就是说尽量把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就不要做了,那些看电视,跳舞了不要去了,好好地在家里,多修一点,不是很好嘛。这样子我们可以把菩提道越走越进,菩提大愿也总有一天会完成。如果说,不精进的话,那就白白地浪费这个暇满的人身,以后什么时候再得到就没有包票了。

今天,因为本人经过昭觉寺,承监院师的邀请,我就给大家结一个法缘,希望靠这一个缘,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快快地成佛,最后达到度众生的这个大愿!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