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行
慧门禅师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要觉知自己的每一个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清楚,不能糊里糊涂、不知不觉地做。很多人以为不知不觉地做,就不会造业,那是不对的。不知不觉地做,会造无记业。无记业也会转,可能转成恶业,也可能转成善业。
「缺细行难入那伽。」那伽就是天龙,梵文的发音是「那伽」。那伽一入定,万年常在定中。假如缺少细行,缺了觉知,心就很难入定。参禅也要谈定吗?当然。举起话头时,不用有意识,也不作意,要使自己散乱、妄念纷飞的心,慢慢地收摄而归于一心,单单只提着「到底是谁」、「谁」。把心摆在话头上提来提去、举来举去,这时,若不把粗糙的妄念先去除,就很难达到。所以,刚开始提话头,想要牢牢抱紧话头,是需要有定;没有定的力量,话头就抱不住。
「全细行,动行即定。」假如一切言行动作都能清楚地觉知,一举手、一投足,都非常清晰、细微地把心安住在动作里;不管动作是粗是细、是长是短,只要能完全进入细行,安住在细行上,所有的动和行就都在定中。动行,是指动和行。当然,行也是有动;不过,这「行」可以更深入地解释为「无明缘行」的行,也可说是末那识(我执)所生起的心识流动及情绪流动。
若能慢慢地从一举手、一投足去觉知,进而观照内心情绪的流动,而且使这个动进入很细微的地方;也就是每一个起心动念,在细微处就能察觉、觉知到,便是「全细行」,就是「动行即定」,一动、一行,一流动,即刻就转为定,而且就定在流动中。有些人被「动行」牵着鼻子、绑着绳子往后拉,跟着退,还以为自己很清楚:「我现在正在打妄想。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其实,这时并没有把动行转为定,只不过成为动行的一分子,掉入动行的漩涡里,几乎要丧身失命了还不自知。
「动行即定」,当有动、有行之时,心安住在动、行的流动上,是要让心能继续扩大,直到动、行的漩涡成为空性里的一个生灭而已。所以,若是集中精神盯着动行,成为动行的一分子,被它包围住,就会成为动行的漩涡,而无法可救了。在动行的漩涡中,只能放松自己,让空性穿透漩涡,遍布一切处,动行之内是空性,动行之外也是空性,空性无所不在。当空性越扩大,越穿透动行的漩涡,就越能定在空性上,不会因为集中精神在漩涡里,而被牵着走,还自以为已经定在动行里。当动行成为空性中的生灭流动时,就能在动行中转为定,即刻进入而定在空性上,所以「动行即定」是很重要的。「我人由一念不觉,才有无明。」我人是指众生、一般凡夫,也是指有自我意识、我执心的人。我人由于一念不觉,才有无明;也因为没有细行,没有全细行,一举手、一投足、一起心动念,才会失去觉性,无法用觉性去觉察这一念的酝酿、生起、流动及生、住、灭。无明就是对空性没有体验、了解,无法使自己的言行、心念都建立在空性上。
由于对空性、真理不了解,因而有种种造作,这些都是无明。无明并非有一个实存的东西在,而是自己本具的心光没有显露,才有无明。所以说「千年暗室,一灯照破。」只要有一灯,黑暗立即可以照破;不会因为暗了千年,就必须点千年的灯才能照亮它。
「无明只行细行,未入名色,今既复本细行,是知心源不远。」无明缘行,不缘名色。现在既然能回到细行上,由此可知真心的源头就在那里;也唯有行细行,才容易达到心源,才是达到心源最快的方法。
「初学行人,不知细行为何物。」刚学佛参禅的人,都不知什么是细行。
「粗心胆大,语重情伤,皆无细行所致。」自己所知的念头,都是粗糙又粗糙的,难怪不知细行为何物。连细行是什么都不知,当然就粗心大意。例如被逼拶时,「到底是谁?」就很不耐烦地说:「是我!」「我是谁?」「我叫某某。」「某某只有你吗?」再逼拶下去,就更生气: 「我不知道我是谁, 还来这儿干什么?」这就是粗心胆大,看不到自己细微妄念的源头,当然就理直气壮地自以为知道自己是谁。假定这样粗心胆大,就可以知道自己是谁,从前那些祖师大德还那么精勤、精进修行,不都是笨蛋了?
现在的修行人,粗心胆大的居多。「语重情伤」,讲起话来,都落在我执上,落在五蕴的妄想里,当然就掉入自己的情识,任何语言、动作就容易干扰、影响、伤害别人,这都是无细行造成的。这样子说,可能还不容易明白什么是细行,所以来果禅师就举了一些例子:
「行走脚不能响,是细行。」有些人,鞋子不穿好,一开一合的,或者穿着鞋子拖地走路,发出的声音很大,使人听了很不舒服;要不然,就是走起路来很不耐烦,好像抬不起脚来,很没有力气,一听就知道他没有修细行。就如我们已经打了八个七,有些人进禅堂还横冲直撞,没有按照规矩沿着止单慢慢走,不出声响;尤其迟到时快速冲进来,脚步声更大,好像禅堂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别人。这些都是修行参禅时,祖师所喝斥的。
走路时,如果照顾好脚下,并搭配着提话头,话头就不会打失。从动转静、从静转动时,若两只脚都和话头打成一片,哪还会「乒乒乓乓」呢?有些人甚至在禅堂里穿堂过,或跑香不像跑香,或走路时手摆在背后,好像古代的老太爷,不做事,只用嘴巴叫人做事。修行不能像这样子!必须身体力行去做。
「居止站立,手垂直身不动,是细行。」坐着或站立时,手要垂直,身体不动。不管是合掌、放掌,身体不动。有些人坐不像坐、站不像站,身体还倚墙靠壁;或两只脚跷起来,一高一低,肩膀斜一边,这些不但是没有细行,也会造成脊椎的侧弯。
「坐必端直,无诸偏歪,是细行。」坐时要端直,要「坐如钟」,一点偏歪都没有,这就是细行。进了禅堂,如果还坐得东倒西歪,出了禅堂,待人接物时就更难看了。一个修行人有没有威仪,从细行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要养成习惯,一坐下便盘腿,这样就不容易歪斜。
「睡则吉祥卧,不仰卧,不覆卧,不反卧,右手枕头,左手搭膝,是细行。」躺下身来,要很清楚地觉知每个动作都有话头在:到底是谁?究竟是谁 … 一归何处?… 不要以为自己这个身体不会归何处,也许一躺下就血本无归了!
如果连睡觉时都很清晰、很觉知,搭配着提话头,别人一看到这种威仪,也会从内心肃然起敬。用提话头来搭配细行,自己与尘世间就像是脱离、无关的,是不染、不污的,会感觉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就如现在各位正在听开示,若能反观自照,以清晰的话头,搭配着听开示,就会发现听到的话,距离自己很远,但又能很清晰地掌握它的要点,不会掉入话头的漩涡里;假定没有细行,就会掉入境缘的漩涡。又如睡觉时,如果仍然举着话头,坐到床上,也「到底是谁」;要躺下来,也「到底是谁」;头要摆在枕头上了,也「到底是谁」… 就会发现自己睡觉的良窳和以前不一样;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和功夫打成一片,这些都是细行。
「与人讲话,眼看彼胸,言无口水,低声轻语,是细行。」与人谈话,视线要下垂,不要盯着对方的脸看;也就是要眼观鼻、鼻观心,不为什么而看,这方面中西有别。讲话时,不要口沫横飞,要低声轻语,降低音量。低声,就不会情绪高昂、激动;轻语,听起来就柔和,不容易动气,也不容易起恨心,这就是细行。
「做事动脚必轻,动手必稳,是细行。」
做任何事,只要动到脚,就轻轻地举起来;手要接物,必须要稳。不要像有些人,脚一动,就踢到铁板,踢到桌脚;手一动,就打破碗,摔破杯。「十恶之粗行远离,十善之细行无懈。」
若能按照前面讲的细行去做,则十种恶的粗行就慢慢远离,十种善的细行就会做得无懈可击,没有瑕疵。
「交语不可未语先笑,是细行。」和人说话,不能还没开始说,自己便先笑起来。「有事,不可畏头畏尾,是细行。」有什么事,要光明正大地去做,去承当,不要缩头缩尾。「佛戒能持清,是细行。威仪能具足,是细行,他人参禅难进步。细行人初参即进步。」一般人参禅很难有进步,而留意细行的人,即使是初参,才刚刚开始学参禅,很快就有进步。以上的例子都是身的细行。
「蚂蚁喊救命,粗心人不能听,细心人能听复能救,四祖闻懒融禅师抓虱子置地,脚跌跛哭,是细行。」四祖能听到虱子跌到地上而哭的声音,这是细行。「余一日睡广单,闻声哭喊,下单寻觅,见无脚虱子,在地乱碰乱滚;心细足可能闻,非奇特事。」来果禅师有一天睡广单时,突然听到哭喊的声音,下单去寻找,发现一只无脚的虱子在地上乱跳乱滚,因为它的脚跌断了,这例子就是心的细行。
只要心细,杂念妄想又不来干扰,什么声音都可以听得到。要是各位不相信,可以到山林里找一个瀑布试试。刚走近瀑布,会觉得很吵、很烦,只有「哗啦哗啦」的水声而已,什么也听不到。但是,如果好好地观看瀑布,视线不停留在水的流动上;要穿透稀稀地、半透明的瀑布流水,穿透进去,一看看定,一觑觑定,就会发现,除了流水声以外,还可以听到很远很远的鸟叫声。自己的心细不细?可以这样试出来。在动态的环境中,要勘验自己是不是真有功夫,也可以这样试;若是不行,表示心还太粗。再继续看瀑布,本来瀑布的水是往下流的,这时,却可以看到它不流动,倒是山壁往上爬。所以,假定能停止识心的流动,离开心意识来参、来观、来修眼根定或耳根定,很快就会进入这种状态。细行的重要就在这里。
佛陀在世时,有一天有事到忉利天去,帝释设宴招待佛陀。佛陀把帝释化得和自己一模一样。不久,所有会飞行、有神足通的罗汉,如舍利弗、迦叶、须菩提等,因为到天宫去游玩,回来迟了,看到佛陀正在宴席上,但不知道哪一个才是佛陀,也不识得哪一个是帝释。目犍连因此心惊毛竖,立即飞上梵天,想看个清楚,但还是不知哪一个才是佛陀,就飞得更远,飞到九百九十恒河沙佛土去看,仍然看不见佛陀,便回来请教舍利弗。舍利弗说:「各位罗汉,你们看座上哪一个有细行;那眼睛不乱翻,眼珠子不乱动的,一定是世尊。」所以说细行是参禅光风不是没有原因的。
参禅要如猫捉老鼠,心眼不动,好好看住洞口。所以,眼不动,脉就不动;脉不动,气就不动;气不动,则心不动。「大手印」有身心眼三不动的口诀,就是要修三脉四轮,使气脉不动,心就不动;也可以反过来,先让自己的眼珠子不动,脉就不动;脉不动,气就不动;气不动则心不动。各位可以试试看!把眼睛张开,眼珠子保持不动,不为什么而看;这时,能不能起心动念?不能!即使外面的世界在变动,也很清晰地会用觉性来了解、知道,但是心不会动,妄念不会起。
参禅人行细行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认为,只要一举手、一投足能觉知,就是细行,其实这样还不够。我们的一个念头从生到灭,可以分成三细六粗,各位是停留在哪个阶段?必须先从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等粗糙动作上练习觉知,慢慢练习,再搭配举话头,使一切言行举止都和话头融成一体。唯有这样,在行住坐卧的日用当中,不管动静,都死抱着话头不放,才叫做修行。提起精神来!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