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即身处安乐地
法照法师
不知足的人会怪东怪西,怪这怪那,事业失败了,怪社会制度不好,怪朋友不帮忙。知足的人才会知恩、感恩、报恩,用这种心态生活,人生才会充满希望,充满快乐。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如此记载。
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稳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
清贫思想是济世良药
迄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已到了物欲横流的地步,大家纷纷向“钱”看齐,生活奢靡浪费、纸醉金迷,不知自己已做了物质的奴隶。我们要找回自己的心灵,让心灵与大自然契合,意识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为大千世界都在我心中,我拥有世界,夫复何求?因此,我们提倡“清贫思想”,这是一种观念的播种,是唤起全人类的觉醒,也可以说是扭转社会乱源的一帖良药。“清贫思想”就是知足的生活,是积极的观念,是自我主宰的生活,是清心寡欲,安然自在的人生。
佛陀就是“清贫思想”的实践者。佛陀放弃王宫的荣华富贵,过着云水行脚的生活,看起来他好像什么也没有,事实上他拥有了宇宙万有。“清贫思想”也不一定是“一无所有”,而是真正的“无”,无中才能生“有”,“无”才能无量、无尽。“清贫思想”是简单朴实的生活形态,而不是贫穷,清贫思想才是真正富有的享受。
不断地向外追求
佛经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欲是什么?欲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有从生理上发出的,也有从心理上发出的。因此,欲望包含生理及心理因素这两方面。
欲望非常复杂,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佛经中简单归纳为五种,称曰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动听悦耳的音声。香欲,鼻子希望闻到香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美味。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五欲在佛经中有时另有所指,(一)财欲,是对财富的希求。(二)色欲,是对男女淫欲的希求。(三)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四)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五)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有情众生就是在不停地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续。通常人生所谓的幸福快乐,说穿了,那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当人们欲望满足时,就会感到快乐,感到幸福。
欲望又是变化无常的,人的欲望虽然与物质条件有关,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满足并无标准。它往往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水涨船高,古人生活条件简单,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满足;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现代人并不因为丰富的物质环境而感到满足,他们总是不断地向外追求。
知足是幸福捷径
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这些欲望的满足是不是就真的能得到幸福呢?其实未必。幸福是一种感觉,没有痛苦,你永远不会明白幸福是什么。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痛苦,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也都不一样。幸福无法定义,也没有标准。而要获得幸福,知足的确是一条捷径。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生不起幸福感;而知足者,即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依然可以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活过。其实,幸福就是需要用清净安乐的心来体会,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情绪失控摧毁人生
怎样才能做到内心清净安乐呢?现今社会,贪心和懒惰是许多犯罪的原凶,许多罪犯不想付出努力又想有收获,所以才会做出一些抢劫绑架等伤天害理的不法行为。无止境的欲望真的很可怕,必须要有强烈的理智控制着它,要不然可能会做出令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为自己点上不可抹煞的污点,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因为行事太冲动,而没有仔细考虑后果的严重性。一个人会犯下罪行,多半是情绪出现问题。有的人是一时情绪失控,在冲动下犯错;有些人则是长期处在自卑、抑郁、嫉妒、憎恨的情绪阴影中,只要受到环境刺激,就一再伤害别人,不断出入监狱。受刑人看似可恨,但他们也是自己情绪的受害者,被情绪的风暴摧毁了美好人生。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性的盲动和脆弱。
人,由于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我们如果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详,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则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幸福也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因此,一个人若想健康长寿,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坚持做到“三乐”,即知足常乐、自行其乐、助人为乐,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佛菩萨不爱名利
世间人每天辛苦、努力工作,为的是什么?什么力量在推动,使他们辛劳工作,早出晚归?答案是“名利”。“利”比“名”重要,假如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分钱都得不到,他愿不愿意去工作呢?自然就懈怠,提不起劲,不肯工作了。因此,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
佛菩萨即不爱名,也不爱利,他在十方法界比我们还辛苦,比我们还努力,在那里认真教学,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呢?这个力量就是“大慈悲光明云”。诸位想一想,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特别是婴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为的是什么呢?她是为名?还是为利?她什么都不是,那是出于内心的爱护,这个爱心就好比“慈悲心”。佛陀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是平等的,是没有条件的,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诸佛菩萨无有止境地在十方世界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多付出,少索取
理解能带来谅解,宽容能带来真情,关照是人间最美的心灵桥梁。给予别人关照,就像黑夜中照亮别人又照亮自己。冷漠的人总是与世隔绝,不肯给予他人一丁点的爱心,别人怎能回赠真心诚意呢?做人要多付出,少索取。法照一直都深信着:关照别人等于关照自己。由牺牲奉献当中你才会懂得,帮助别人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古人大德说:“无所为而为,善而不居,能得心安。”这是教导我们行善时,不要想“我又在做善事喔!”“我又在帮助人喔!”真正的“纯善”,是牺牲而不是获得,是奉献而不是占有。只有透过与别人的分享,你的成就才有意义,你的自私才得以摒弃,你才会知足、感恩,心也才会安啊!
宰制官能,惩治我欲
心安的人,自然能降伏自己的欲望。“欲望”可以是推动你向上的一股力量,也可以是主宰你堕落的源头。人生的浮浮沉沉,欲望乃是最大的滥觞,因此,自我控制的层次,亦可视为个人修持成就之指标。不能控制六根欲望的人,当然就得不到安详。嘴巴喜欢说是非的人,朋友远离,没人尊重;欲望太强,喜欢涉足不正当场所的人,内心无法清净,怎能安详?耳朵只听是非,不懂得听闻佛法,那么幸福又从何而来?心猿意马的人,专心都谈不上了,哪谈得上有什么修行的成就?所以,一定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要做到清净安乐,清净安乐就是升华精神境界,保持身体健康的最佳生存状态。
另一方面,清净养神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指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中国养生理论所强调的清净养神,并非叫人心如死灰,什么也不想,而是应当顺时而动,动中求静,行止有节,心神安定,举手投足皆应平和。所以,清净养神与一味诉诸体力消耗的运动养生方法不同。清净养神理论更注重于人的意志安稳,恬淡虚无,在尽可能排除内外干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活动的低耗高能状态,以便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不协调状况,达到?病延年和发挥人体内潜能的目的。
清净乃生命本质要求
人体生命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就是透过机体的运动来保持一种和谐与稳定的状态。这种和谐与恒稳不仅体现在身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而且还反映在内在生命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平衡上。一旦破坏了这种平衡,生命活动就会陷入无序和紊乱,乃至终止。“清净”、“淡泊”正适应了生命活动的这种本质要求。首先,人体精神的清净状态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生理调控机制,从而使机体内部实现恒稳状态。其次,清净状态可视为人体机能与外在环境之间趋于平衡的调节手段。
一个人生命力的强弱,不但表现在体质的优劣上,而且也取决于精神旺盛与否,以及创造力的高低。中国古代的养生家很早就认识到了只有提高“清净”的功夫,才能少费精神、深蓄厚养、储藏能量。首先,清净状态能够培养一种健康的人格,使人的身心变得美好、坚强、丰满、充实,摆脱疾病、苦恼、不安和无气力的状态。其次,清净状态有助于增强人们思维的敏捷程度,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精进修持才能清净安乐
清净安乐的确是修行空性智慧的至高境界。人生在世,学佛修行,行菩萨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方法只是修行之人锻炼的一个过程,若不修一切有为法,就不可能获得清净无为的心境。简单说:修行人只管进修六度万行,不计得失,不管成败,不惧生死,心无所求,只管去精进、精进、再精进,锻炼、锻炼、再锻炼,实践力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功课,来应证吾人内在本自俱足的悟性。实践六度万行的行为结果,刚开始或许大家依旧会去分别好坏、善恶;会去计较得失;会去执著修行开悟的成败,但是这些都没关系,将目标方向确定之后,无怨无悔地老实修行,修正自心的分别,得失之见,不期待不执著,最终必能获得清净无为的空性智慧。
故清净安乐的境界,是无法直接获取的,它必须藉由精进修持有为万法,才能放下吾人内在执著,自以为是的尘染之心,待时机到了,终将水到渠成,不假外求。学佛之人,千万别误解清净安乐就是整天空思梦想,无所事事,逃避世俗,逃避问题,躲入心灵的避风港。日本著名作家中野孝次曾说:“无”是常态的时候,人才会为“有”感到无比的满足与谢意。这句话我很认同。
中野孝次从日本历史的事例检讨古人惜物爱物的观点,同时强调生活的情境只要适合自己的情韵就好,不必豪奢也不用装穷,他把这种观点称为“清贫思想”。中野孝次提醒人们,生命都该在人生的某一刻里觉醒;至少老年生活,不该被归类成寂寞、深秋的岁月,而是悠闲生活的开启,用一些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享受人生难得的美好境界,让老年的美好幻影,拥握在手里,时间充分应用,不再被社会压榨,掉入尽义务的陷阱中。
修行与生活应奉行中道
佛教徒追求财富的目的和途径都应是正当的。佛教并不是绝对要人禁欲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对于欲望固然不可纵,但也无法完全脱离,所以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欲。作为一个佛教徒,虽然和别人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发心要纯,要有热情回报社会的心,要有乐施众生的心。如果财富还是不多,也不用执意追求,深信因果的人对财富应淡然处之。追求财富不是为了享乐,而是用它来帮助自我修行,并去帮助他人信佛、学佛。人体是四大假合,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过于贫穷,肉体承受的痛苦过大,是不太容易修行的。太苦和太乐都是极端的,所谓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因此,我们的修行与生活应当奉行中道。
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怎么花钱,其次在于赚钱的途径。光明正大地赚钱,花在该花的地方,那是挺好的。人活在世上总得做事,追求财富应该是正经事。若将全部时间都用于追求财富是不智的。财富的作用体现在使用上,如果不能善加运用,财富再多亦是无益。如果为此而牺牲人生中更有价值的亲情、友情等等,则更不值得。人生百年,转眼即逝,除了追求财富还有更多事情值得去做,若一生致力于此,最终还是空手而去,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
人生的财富是奉献
财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带不去,真正认识这一点的人,是不会把毕生的精力用于求财的。在现实社会中,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把身边具体的小事做好,财富自然就来了。许多人都立志要成为有钱人,但收入有一定的数额,要累积财富就必须从省钱、存钱上着手。要能够省大钱,又可以维持优质生活,就必须仰赖你的智慧与创意。当你掌握自己的生活开销后,就应该要更进一步,积极地守住你的钱,这里并不是鼓励你成为一毛不拔的守财奴,而是要明了“该用则用,当省则省”的正确观念,把钱用到真正该用的地方上,如此才能创造出金钱最大限度的价值,享受到最优的生活品质。
人生的财富在哪里?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有名望、有地位、有势力、有钱,这就表示他的财富相当多。非常有名,是他的财富;赚很多的钱,是他的财富;地位很高,是他的财富。这些到底算不算有财富?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那就得看他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有多少,如果对人没有贡献,而只有地位、只有钱、只有名,也是徒然。人生的财富是奉献、贡献,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色来尽责,提出贡献。
价值观的差异
当金钱把生存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少,当人们在物欲的漩涡里挣扎得精疲力竭时,对精神世界的渴望是强烈而真诚的。这也并不是说富有的人才去追求精神享受,贫穷的人才去追求物质富有,一切都缘自价值观的差异。哲学家弗洛姆曾说:世人有两种追求;一为求有物质的占有;一为求是精神的追求。人在世上谁不想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聚财的多少,亦有人认为人生的价值是精神的富有和自我实现的程度。其实,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一般人,有了十万就想百万,有了百万就想千万,总是这山望到那山高,为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在这种心态当中恶性循环,越来越烦恼,始终活在不安定的状态。如果换个角度,以知足感恩的心来想:“这份工作得来不易,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有这个工作机会。”自己就会把握当下的因缘认真工作。真心的珍惜与尊重工作是“敬业”;对社会、人群与工作伙伴存着感恩的心是“乐群”;用这种心态去面对人生,随时都会感到愉快与满足。
知足才会感恩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表示我们要知恩、感恩、报恩。报父母、师长、社会和国家给予我们的恩惠。这是因为从我们出生到成长,各个阶段的学业、事业,都是由他们所成就的。出生、成长,是仰赖父母的生育、养育与照料;求学阶段,师长给予我们指导与教诲,使我们有谋生的知识与技能;社会、国家给我们工作和安定,士农工商各阶层的大众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如果没有这些助缘,即使拥有财富,基本的生活也会碰上难题,事业更不可能成就。社会大众对我们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知恩、感恩、报恩,这才是一种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
佛法和我们的心息息相关。当我们不停抱怨、暴跳如雷、看谁都不顺眼,总以为这是别人的错,但佛法却让我们看见,打开情绪牢笼的钥匙,其实一直握在自己手中。不知足的人会怪东怪西,怪这怪那,事业失败了,怪社会制度不好,怪朋友不帮忙。知足的人才会知恩、感恩、报恩,用这种心态生活,人生才会充满希望,充满快乐。事实上也是如此,知足才会快乐,知足才会平静;不知足的人,贪得无厌,得不到就苦恼、忧愤、乃至憎恨,不择手段,造作恶因,真正是如同处在地狱。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情绪的囚徒。而佛法宛若明净柔和的月光,照见我们心中的愤怒和彷徨,接纳所有的失落、愤怒和忧伤,并让我们学会将快乐的责任,重新交回给自己。
人生的价值每个人都不一样,法照经常都会选择最难的来做,而不是凡事都选择轻松容易的去承担;有人说:“两点之间最远的距离就是快捷方式”,我觉得急功近利,对人生没什么帮助,而且会失去高远的理想和目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道理,不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已,是要深刻去体会的。人生需要长时间的经营,人生也并非建立在表面上的财富、名誉而已,而是要经营深远的意义和价值。这里的内涵是,我们要存活在这个社会中,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
佛经说:功德归三宝,好事给他人,坏事自己检讨反省。这说明了知足常乐的正面意义。法照合十与大家共勉之,善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