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5 September 2020

誰也不要恥笑誰

玅境老和尚

我們誰也不要恥笑誰,都是凡夫,他都有貪瞋癡,貪的因緣出現的時候就是貪,瞋的因緣出現就是瞋,高慢的因緣出現就是高慢,都是這樣子。這樣子,要改變的時候,不是容易改變。

就是要長時期的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觀察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你熟了的時候,「喔!這是似義顯現,不是真實的」,就不要生貪心,不要生瞋心,這個煩惱就漸漸低下來了。有的時候失掉了正念,失掉了正念就是觀一切法是似義顯現的這個觀失掉了,這個正念失掉了,這時候貪心來了、瞋心來了,就是這樣子。那怎麼來對治呢?你要時時地提醒自己都是「似義顯現」,不是真實的。我不要生貪心,也不要生瞋心。時間久了,你這個正念就是熟悉了,隨時可以現前。那麼不如理作意,就有可能不起了;起了,很快地就滅了,不會等了一刻鐘。不過是慢慢地不會等到一分鐘,我立刻就知道我不對了,我這地方要改。

還有一個想法,我也常說:「他是這樣子嘛!你怎麼能說我不對?」別人不對是別人,我要向大人學習,我要向聖人學習,我不跟那個凡夫學習。我向凡夫學習,我何必做佛教徒?我何必出家呢?我現在我做了佛教徒,我做了出家人,我向大人學習。大人者,聖人也。我向聖人學習。聖人是不起煩惱的,所以我就是向聖人學習,我有這個願。但是有願歸有願,常常地忘掉了自己的願。就是:你常常地用功靜坐,所以用奢摩他中去修毗缽舍那,你的記憶力會強一點,隨時地正念會提起來,隨時能提起正念。

如果你沒有奢摩他、毗缽舍那,不行。翻開經本上說:「謂於無義唯有識中似義顯現」,只是找點參考書,把這句話似懂不懂地就是這樣子過去了。過去就是過去了,在日常生活上面,一點這種氣氛都沒有,這個「似義顯現」的氣氛、這個正憶念的氣氛,完全沒有。不管你是在家居士、出家人,都是一樣的。你非要由奢摩他、毗缽舍那長時期的訓練,這個正憶念才能時時現前。就算偶然地失掉了正念,很快地就能想起來,這正念會提起來。這樣子,我們能改變自己,不然的話不能改變的。

所以釋迦牟尼佛是大智慧人,他告訴你:你要出家,你不要去生產,靠在家居士的慈悲。這個《瑜伽師地論》上說:在家居士慈悲,我們不用去生產,但是我們做什麼?專心地做這件事。托缽乞食回來,你就要聽佛說法。佛在世的時候是聽佛說法。說完法的時候,經行、靜坐、正憶念,時時地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樣用功。這樣子你才能得聖道,才能改變自己,不然不能改變的,改變不了的。少數人,一聽法就是當時就得聖道,這是少數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樣子,不是的,非要是長時期的訓練才可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