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4 August 2020

佛法与成功人生

文 |汪文忠

佛教揭示出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佛教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缘起性空,人们不可迷真逐妄;佛教揭示了因果法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前因后果;佛教还教育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修行去伪存真,达到理想的境界。当今社会,人们渴望成功,追名逐利。成功的人生总被认为与高官厚禄、亿万身家、盛名美誉相连。但是契入佛理才会明白:如果你刻意去追求这些东西,是舍本逐末,如缘木求鱼,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社会成员,学习佛法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而有意义的人生!

一、成功的教师━“善知识”

教师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不能缺少教师这个职业。但是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看法褒贬不一,有些地方人们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教师沦为了“教书匠”,大部分教师也不会因为自己是名教师,而认为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是成功了。这是当今人们的共业所感,也是教师因果业力所致。因为人们共业,现在社会道德滑坡,教师不是高官,也非商贾,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另外,因为教师群体内的一些不自尊、不自爱者,亵渎了教师这个职业,致使人们看低误解教师。

历史上,教师是神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教师仍然担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传道”,过去是指传儒家之道,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从现代的意义说来,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授业”,过去往往是指传授儒家经典,现在仅仅就是传授文化知识和才能,在大学更是指传授某领域的科技知识, 教会学生掌握技能,成为专业人士;“解惑”,就 是教师解决学生在传道和授业中的疑惑。

目前小学、中学的老师追求升学率、大学的老师追求个人的科研成果,教师中的一部分在传道, 却“道不力”;学生们是朝闻道,夕忘矣!个别甚至传“异道”:某位老师曾对其学生说过40岁时达到4000万身家,否则“不要来见我”。也有些教师授业是敷衍差事,至于解惑也只是停留在技能知识之惑,而人生之惑则很少有解,以至于大学生不会与人相处、不懂礼貌的大有人在。

作为一名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所说“人生为一 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要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做好教师,要做学生的“善知识”而不是“恶知识”。学校、市里、省里甚至教育部的先进、表彰,晋升为校长或者教育局长,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尽自己的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对学生要传授人生之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授业也是需要水平的,“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行知先生的这段话对大学教师来说再重要不过。科技知识的更新很快,如果大学教师放弃再学习,可能很快 就要落伍了,授业的水平也就降低了,学生也就不尊重他了。

所以身为大学教师,要使学生信服,就得首先有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方可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教学相长”,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佛教中的五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内明是菩萨的必修课,因为只有精通五明,才能降伏外道,随缘度脱众生。作为大学教师若直接向学生灌输人生道理、或者佛教的道理,是很难被这些基本上已经形成自己思维模式和人生观的学生所接受的,感染他们需要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献身精神。作为老师要有勇气提升自己,自度度他,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们的“大善知识”,唯有如此才能算一个成功的老师。

二、科研成就━缘起性空

科学是讲究唯物和实证主义精神的,但是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否取得科研成功,全在于他是否有意无意遵循了佛教的一个基本道理“缘起性空”。

在当今时代科学新产品、新技术无不依赖科学研究来实现,而科研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果,首先决定于前提设想是否合理。其次与科研方法、科研态度、分工协作和试验数据的整理与提炼等一系列条件有关,科研所获得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佛学上的缘起,而科研实践更离不开佛法的指导。

首先,科学的设想一般都是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经验或者推论进行大胆的猜测,而后期的科研实践便是证实或者证伪这个猜测。无论科学设想是来自客观需要(社会或人类生活需要),还是主观需要(人们为了解决某些知识见解上的问题,如数学中常有这样的需要),也无论科学设想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还是建立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它都是想象出来的。它来源于人的思维,也即是“心”之所造。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思考,是以大脑这个物质为基础,也即是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一个完全没有受教育的健康人与一个同龄的科学家一样有发育完全的大脑,他怎么不能有类似科学家的意识呢? 如果说科学设想是由大脑这一物质决定和产生的, 那么教育和学习就不是那么必要了。若科研设想是正确的,一个正确的“因”产生了,按照合理的方法去实践,因缘具足,便会产生预期的“果”。也许有人要反驳:“如果说一切是唯心的,那我随便想象一个事物都能变成现实?”须知缘起性空,万法都有自己的规律,事物的存在都有极其微妙复杂的支撑条件。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宇宙有自己森严的规律”,若因缘不具足,条件不具备,无论想得多好,想象终不能变成现实。事实上,也只有那部分合理的科学设想才有可能实现。那么如何提出合理的科学设想呢?

其次,拥有平常心才能成功。获得大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有一颗平常心,不过分去追求名和利。太虚大师认为:“佛教教人修行,最先达到完全之人格,然后发展至于超人,至于超超人,至于微妙,至于无穷境。故人而上有菩萨焉,有诸多菩萨焉而后成佛。夫以步骤的发展,合于科学之有次序性也。修行一步即成果一步,步步成绩,显著可观,此合于科学之有真确性也,是人生的佛学,亦为‘科学的’”。科研是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或者现象的过程,静心而尊重缘起规律的人,才能提出合理的设想。过分关注名和利的人有时为了名利甚至不惜造假,这不仅不符合佛法,甚至违背了一个科技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理解佛法的人,敬畏因果,尊重缘起, 决不会以造假欺名盗世,愈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人,愈容易发现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的规律,愈容易取得成功。平常心同时还体现在与人合作上,能与科研团队的其他人坦诚相见、和睦共处、共同提高。现代的科研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而不可能靠自己单打独拼获得成功。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不仅不能领导一个团队,甚至难以找到合作伙伴,如此成功离他自然很远。

另外,要理解其性空的本质。科学研究都会有结果,不管结果是违愿的、中性、还是与预期吻合,对科研结果的提炼与归纳都需要全局观和性空观。佛教 《百喻经》中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只重局部忽视整体) 对科研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启发。有时科研工作者会只关注结果呈现的一个侧面,却忽视了它们暗示的其它含义或者关系,不能正确地归纳和提炼出科研成果。科学上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实际上每个元素既有自己的个性(别业),又有周期表里的共性(共业),不能把每个元素的特征看死、看成是这种物质的本性,否则难以用全局的眼光,发现它们呈现的共同特性,也就难以归纳和总结出正确的结论。事实上,科研中的许多难题都有类似的特性,怎么去发现它们的别业和共业,认识事物的真谛,所谓“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我们应从佛法中吸收营养,积累资粮,用佛理认识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获得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三、成功人生━善缘善果

人类发明了各种杀伤力越来越强的毒药,去杀死各种“害虫”、“病”菌,结果昆虫、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我们自己却承受了药物的副作用,美国人依仗强大科技军事力量为所欲为的时候,同时已经 埋下了仇恨和恐怖报复的种子;在西方精于算计的饲养业迫使本来吃草的牛羊吃下动物内脏的时候,疯牛病的危险早已等待着人们了。人们的幸福和成功都是可以创造的,但是那完全依赖种下的善缘善果。

生活中,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懂得付出的人才会有收获。现在在社会上还存在老人倒地是扶还是不扶的争论,在“碰瓷党”盛行时,马路上见死不救就不是新闻了,这完全是不懂因果而酿成苦果。须知万事皆有因果,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见死不救,必会导致自己临危无人施救的结果。

大凡事业上成功的人、幸福的人,必然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人很少能一出生就成功的,必是在奋斗时有人拉一把、有人帮一下,有很好的机缘,才能上升、获得成功,这些都不是靠狡黠的世智能蒙混得到的。俗话说“能蒙混一时,不能蒙混一世”。一个人在关键时能获得他人的帮助一定是曾经的善缘善果、为善修行所得到的;反之,倒霉、厄运、怀才不遇,也一定是自己的恶业所致。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无私、无所顾忌地帮助他人,也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成功的人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