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20 March 2019

佛教对建设和谐家庭的作用

文|王春华

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规模变小,现代社会的核心家庭一般是父母与两个子女的四人组合,但也有一些三代同堂的家庭组合, 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值得我们好好思量。在传统家庭中,父母尊长为家庭的核心,年龄辈份越大,地位越高,处在金字塔的顶端,而孝道则是维护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佛教经典中,也有不少谈论孝道的,在《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四中,就提到:“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可见佛教对孝道之重视。

蕅益大师讲到世间孝与出世间孝,引《梵网经》说明孝名为戒,戒即是孝,这是对于世间孝道的改造与提升。世间之孝有三,生养死葬,物质供养尽心为小;不辱己身,不令尊亲蒙羞,能够显亲扬名、光宗耀祖为中;导亲脱苦、喻亲于道,使尊亲脱离轮回、证悟大道为大。出世间之孝亦有三,勤恳尽心供养三宝,大兴佛事,为小孝;脱离生死,超越三界,不入轮回,为中孝;发无上菩提心,观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发愿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成就佛道,为大孝。

蕅益大师强调以戒为孝,孝顺之道,必须念念与戒相应。非惟佛教,儒家亦重好生、爱生,曾子言无故杀一虫蚁,无故折一草木,即是不孝,表明儒家亦是爱护一切生命的。儒家规定父母去世,三年守孝之期,不得饮酒食肉,不可出入娱乐场所,不得有男女关系,这也是以戒为孝的体现。

以戒为孝,孝的本质为持戒,因此一切与戒律相违背的行为便是不孝。在这方面,世人往往有许多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多给父母钱,给父母买酒买肉就是孝顺,其实这么做为大不孝,一则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根本不适合饮酒食肉,否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则食肉杀生,使父母造大恶业,将来受报无穷。因此劝父母食素,在父母生日时放生祈福,才是真孝大孝。

发扬孝道,使父母身有所养,情有所寄,这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关键。老年人事实上也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一则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劳动能力退化甚至丧失,权利地位下降(特别是曾经身居高位的退休老人),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肯定不如以前了,如果在家庭同样受到冷落,心理的落差会变得更大,一时难以承受。二则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社会更注重创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老年人有跟不上形势的感觉。三则整个社会尊老、爱老、敬老、孝亲的意识亦被弱化,老人在家庭中的实际地位亦有所下降。四是晚年是人生的末期,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各种疾病发生的机率大大上升,死亡的威胁则可能随时降临,往往是老、病、贫、孤同时到来,使人产生绝望的感觉。

孝亲是道德的基石,很难想像,一个对父母不孝的人如何会变得道德高尚。佛教的孝亲更加彻底和广泛,不仅孝敬此世父母,还要孝敬七世父母,甚至以一切众生为父母,不仅要使父母老有所养,还要帮助父母成就佛道,证得无上菩提。有了这种大孝,则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其次,要重视父母对于儿女的慈爱,家庭和谐不是单方面的,孝道亦然。父慈子孝,父母的慈爱是儿女孝顺的前提,如果一个为人父母者对儿女不负责任,甚至还会欺负剥削儿女,那么他就没有资格要求儿女尽孝道。如果一个人自己不孝,对父母无情,没有当好榜样,那么其儿女也很难成为孝子。传统儒家在要求父慈方面做得不够,只有《弟子规》,没有《师父规》,其实对年轻父母和老师来说,对儿女学生慈爱更加重要。

父母对于儿女,要慈爱,还要公平。对于有多个儿女的家庭来说,平等对待儿女也很重要,如果厚此薄彼,就会对受到冷落的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会埋下隐患,造成儿女不和,还会累及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导致晚景凄凉,儿女相互推托,以父母对自己不公为借口来拒绝尽孝。

慈爱除了无私奉献,还需要智慧与度。在某些的独生子女家庭中,一个宝贝成了绝对的核心,周围的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这种家庭中,家庭矛盾往往出现在如何教育和对待孩子方面,老人和父母往往观念不一致,甚至双方老人各有各的看法,导致意见不一。

爱孩子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共识,问题出现在如何爱孩子上,而且这种家庭往往会导致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培养出了一个个没有责任感、不会与人分享及合作、只知道以己为中心的小皇帝和小公主。这种孩子一到学校或者步入社会,就容易与人发生矛盾,而且往往表面骄傲,内心却十分脆弱,经不住挫折和打击。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就应当学习佛教的中道思想,将慈爱与智慧结合起来,做到爱得有理、爱得有节、爱得有度。小孩本身虽然可爱,但同样是天真无知的,需要培养和管教,不能惯其坏毛病,必须适当批评。很多事例证明,完全由老人管孩子是不适当的,容易溺爱。 祖孙三代平衡两样需要爱与智慧,一则需要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二则需要相互忍让,相互付出,相互制约。中年一代往往在家庭中地位尴尬,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都不敢得罪,一般属于付出最多、地位最低的一方。因此,作为年轻甚至年幼的儿女,也要学会理解父母、关爱父母,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作为老人,对儿女也不要有过分的要求,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者,尽量做一些工作量不大的劳动,减轻家庭负担,也使自己精神充实,老有所为,活得更加幸福。在对孙辈的教育方面,不要过多插手干预,不要简单地以自己早年的经验作为金科玉律。

女性是家庭的核心,也往往是牺牲更多的一方。以往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但如今女性内外都管,在外参加社会工作,在内又要管理家庭,自然付出很多。在家庭中,很多责任是男性无力胜任的,儿女特别是幼年儿女肯定更多依赖妈妈。很多职业女性往往陷入事业与家庭难以兼顾的矛盾之中。

女性需要象千手观音一样能干,当然更需要观音的智慧和爱心,需要观音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女性重感情,但又容易陷入情绪化,缺少理智和冷静;女性爱美,但容易喜欢打扮,购物太多,花费太大;女性付出多,牺牲大,有时容易抱怨不休。这些缺点都应当通过佛教的智慧来克服,使女性真正成为人人喜欢的观音。

建设和谐家庭,应当以佛化家庭为样板,树立正信,勤俭节约,严持五戒,奉行十善,不杀生,不食肉,不饮酒,不吸烟,不浪费。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家庭开支,还节能环保,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节约意识,使他们明白一食一衣都来之不易,都应当珍惜,养成惜福、培福的好习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