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稳快乐的修法
文 |董良
作为居家生活的在家众,所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如何过好居家生活,做到在经济方面不仅能够满足日常需求,还能做到收支平衡,以使家庭经济保持正常运转。
对于在家众如何处理好居家经济收支,过上安稳的居家经济生活,佛陀在《杂阿含经》卷四第九十一经中有详细地论说。本经讲述了佛陀住在舍卫国树给孤独园时,有个郁迦的少年婆罗门来到佛陀住所,在顶礼佛陀之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俗人在家当修行哪几种法,能够得以现世的安稳和快乐?”
佛陀告诉郁迦:“有四种修学方法,俗人在家可得现世的安稳和快乐。究竟是哪四种修行方法呢?所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和正命具足。”佛陀告诉郁迦,在家俗人通过这四种修学方法,即能够如法处理居家经济收支,从而现世能够得到安稳和快乐。
方便具足
佛陀告诉郁迦,在家俗人若想过上理想的经济生活,应当首先修行方便具足。对于什么是方便具足,佛陀在经中也作了解说:“何为方便具足?谓善男子种种工巧业处以自营生,谓种田、商贾,或以王事,或以书疏算画。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是名方便具足。”在家众若想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应当有挣钱谋生的技能。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一种或几种谋生的技能,就能够依靠自己的技艺来获取财富。掌握一门技艺只是获取财富的一个方面,在家人还可以通过从事种田经商,服务王事,书法注疏,算术绘画等职业来获取财富。不论学习哪一种技能,抑或从事某一种职业,都应当将本行业的专业技能钻研得精深纯熟,从而以自己的技能取得大众的信任和赞许,如此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做更多的事情,并由此获得更多的财利。
对于以技能获得财富,佛陀在多种经典中都有论述。如《善生经》中说:“先当习技艺,然后获财业。”经文说明一个人在获得财利之前,应当先学习能够获得财富的技艺。对于一个人所从事职业的类型,《杂阿含经》卷四十八中也说:“营生之业者,种田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如是修善业,黠慧以求财。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可见,一个人可以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诸如种田、经商、放牧、租房,建造房屋和家具出售等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一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能够辛勤劳动,经常思考提高技能的方法,自己的财富就会与日俱增。
一个人若想在世上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拥有一门技艺或者说特长。有了一技之长,就能够依靠自己的技术专长为人服务,自己也可以在服务他人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报酬。当你拥有了别人不具有的某一方面的专长之后,不论你是自谋职业,还是到某一个单位工作,都能够以自己的技艺特长获得他人的认可,并获取相应的报酬。
假使一个人既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没有正当的职业来谋生,他就无法获得理想的收入,有的甚至无法在这个世上安身立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年轻人,他们不愿意干一些待遇低的工作,而待遇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他们又因缺乏技能无法胜任。他们就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依靠啃老来生活。但是,老人毕竟不能跟年轻人生活一辈子,等到老人过世,这些人也会变老,将来靠什么来生活呢?
从佛教观点来看,一切正当的职业都可以取得生活所需的财富。而那些违背戒规的职业,虽然能够获得财利,则是居家佛教信徒不能从事的。诸如从事杀生、邪淫、卖酒,以及从事看相、占卜、大秤小斗欺诳他人的职业等。居家佛教信徒若从事这些违背戒律的职业,则会造作众罪,将来会遭致苦报。
守护具足
一个人通过所学技艺获得财富之后,必须善于守护财富,才能使财富不至于流失和浪费。我们获得财富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家庭日常开支,以及赡养父母,教育子女,自己学习技能等各项开支。对于守护财富,佛陀在经中也做了解说:“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亡失,不爱念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是名善男子善守护。”佛陀指出,在家善男子,应当对家中所有通过自己努力所得,以及自己亲手工作所得到的钱财谷物,都能够尽力守护,使这些家财不会因为国王盘剥、盗贼所盗、大水所漂、大火所烧而失去,也不有像不善于守护财之人那样丢失财物,也不被贪爱财物之人取走,以及不被各种天灾人祸所破坏,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善于守护财富。
财富的守护有时候比获取财富更为重要。如果我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了财富,而不知道妥善地加以守护,造成财富的流失和浪费,那么财富就会日日损减,以至于最后财富丧失殆尽,一个人不得不过着贫困的流浪生活。佛教认为,财富是无常的,为五家所共有。所谓的五家,即指被大水所漂走,被大火烧成灰烬,被可恶的盗贼偷走,被国王剥削,以及被不孝子孙败光。生活中的众多因缘,都有可能使一个人的财富受到损失。为了守护自己来之不易的财利,一个人就应当谨小慎微,对有可能造成财产受损的所有因缘,都要严防死守,防止稍一不慎,造成财产的损失。
善知识具足
一个家庭若要过上正常的经济生活,家庭所有成员都应当结交善知识,而不要与那些恶知识来往。因为与善知识结交,能够得到善知识的帮助指导,使自己德行不断进步,而与恶知识来往,不仅自己会受染污,还容易损失自己的财物,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对于善知识具足,佛陀有如下论述:“何等为善知识具足?若有善男子不落度、不放逸、不虚妄、不凶险,如是知识能善安慰,未生忧苦能令不生,已生忧苦能令开觉,未生喜乐能令速生,已生喜乐护令不失,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一个人在结交朋友时,不可与那些堕落狂放、放逸虚妄,以及凶狠奸险的人来往,如果与这些人来往,这些恶友就会通过各种途径破坏你的财产,使你最后与他们同流合污,财富也会受到破坏。只有与真正的善知识结交,当你在心情沮丧时,就能够得到善知识的善言安慰;我们没有生起的痛苦,善知识能开导令不生;已经生起的痛苦能令觉悟;没有生起的喜乐能令迅速生起,已经生起的喜乐能够守护令不失去。当我们与这样善知识结交时,我们不仅财富不会损失,德行还能不断得到提升。
佛陀在《善生经》中与善生谈及耗损财业的问题时,曾经提到六损财业:一者耽湎于酒,二者博戏,三者放荡,四者迷于伎乐,五者恶友相得,六者懈堕。一个人若有以上六种行为,不仅能够损害自己的财富,而且还会使自己堕落。在这六种损失财物的事项中,其中第五恶友相得是造成财产损失的重要因素。在论及恶友相得的过患时,佛陀指出:“恶友相得复有六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处,三者诱他家人,四者图谋他物,五者财利自向,六者好发他过。是为恶友六失。若长者、长者子习恶友不已,其家财产日日损减。”当你与恶人交友时,这些恶友会强令你与他们一起为非作歹,欺行霸市,当遇到稍有不如自己意的人,则会施以拳脚。由于与恶友一起做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家人不仅要耗费钱财为你张罗,自己还要遭受囹圄之苦。恶友还会与你一起秘密地筹划一些为非作歹的阴谋,使你原本清纯的内心,变得污秽不堪。很多时候,与恶人一起筹划阴谋时,往往需要你拿出一定数量的钱财作为铺垫。可是,一旦你将这些钱财投进去之后,就会血本无归。恶人一起还会经常诱惑他们的家人,劝说家人支持他们为非作歹,最后也影响了家庭的清纯。与恶友一起常常会不务正业,造成自己财产的损失。当自己财富损失殆尽的时候,恶友还会怂恿你夺取他人财物供自己挥霍。
恶人之间其实都自私自利的,他们表面上结为朋友,在涉及到切身利益时,他们总会将财利据为己有,而丝毫不为对方着想。有时甚至为了财利大动干戈,最后反目成仇。恶友之间的关系,正应了世间一句话:“有酒有肉亲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恶人之间表面上结成朋友,其实,他们根本不为朋友考虑,有时候还将朋友告诉他们的隐私到处宣扬,破坏了朋友之间的信任。《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这种“好发他过”的恶友,连做人基本的道德修养都没有,还能谈什么交友呢?由此可见,善知识具足对于保护自己的财富不受损失是很重要的。
正命具足
佛陀在经中还指出,在家众为保持家庭正常的经济生活,还应当做到正命具足。对于正命具足,佛陀也作了论述,经云:“云何为正命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财出内称量,周圆掌护,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也。如执秤者,少则增之,多则减之,知平而舍。如是,善男子称量财物,等入等出,莫令入多出少、出多入少,若善男子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以此生活,人皆名为优昙钵果,无有种子,愚痴贪欲,不顾其后。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是故,善男子所有钱财能自称量,等入等出,是名正命具足。”佛陀重点讲述了居家生活,应当做到量入为出的问题。任何一个家庭,在支出财物时,首先应当考虑到自己的收入如何,然后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合理安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收支的平衡,而不至于最后入不敷出,造成家庭生活的困难。因此,在筹划家庭经济收支的时候,遵循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原则,就能够保持家庭收支的平衡。
佛陀讲到在处理家庭收支时“不令多入少出也、多出少入”,做到“等入等出”。对于这种观点,很多人都不表赞同。他们认为,依照佛陀这种说法,就等于将所有的收入吃光用光。万一自己有急事需要用钱怎么办呢?其实,佛陀这种“等入等出”的观点,并非让人将所有积蓄都花光,而是指在管理家庭经济账目时,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既要避免支出大于收入,造成家庭生活拮据,又要避免过于吝啬,变成一个守财奴。经文“或有善男子财物丰多,不能食用,傍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说的就是一个人不要过于吝啬,而不是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其实,我们通过辛勤劳动增加收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如果只知道挣钱却又十分吝啬,就失去了挣钱的意义。
其实,佛陀不仅向弟子谈到如何增加家庭收入的问题,也谈到了财产的分配问题。如《杂阿含经》中说:“始学工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馀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佛陀明确指出,对于自己获取的财物,应当分为四分:一分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二分用于经营事业,以增加收入,留存一分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居家生活的在家众,如果能够依照佛陀言教,从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以及正命具足四个方面如法运作,不仅能使家庭经济收支顺畅,而且还能使家庭生活和乐幸福,如意自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