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9 February 2017

佛教因果报应的四种表现形式

文|慎独

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因果报应主张做善业得善报,做恶业得恶报。众生所做善恶之业所遭受报应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说,因果报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种:有现世造业现世受报,有现世造业后世受报,有现世造业多生多劫之后受报,也有因造业较轻,能够发露忏悔,重罪转为轻报或罪障消除,不受报应。对于四种因果报应,《优婆塞戒经》卷第七云:“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经中对因果报应内涵作了全面的解释,这些解释有助于我们对因果报应的理解。

第一种为现报。所谓现报,就是现世造业现世受报,或者现世造业当下受报。

第二种是生报。所谓生报,即现世造业到后世遭受报应。我们经常见到在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现世作恶多端,却依然过着高官厚禄,顺风顺水的生活;也有的人虽然广行善事,却依然多灾多难,一贫如洗。于是,有的人对这种现世做恶事得善报,做善事得苦报的现象大为不解,认为因果报应是虚假的,不存在的。其实,如果明了现世作业后世报应的道理之后,就会明白,那些现世做恶事得善报的人,是由于前世做善事,现世感得富贵之报。他们会因现世造作恶业,来世将受到苦报。那些现世做善事却遭受苦报的人,是由于前世造作恶业,现世得到这种报应。他们现世虽苦,若能够广种福田,来世就会有福报来临。生报的思想告诉人们,无论一个人现世是福报还是苦报,都应当广行善业。只有这样,现世享受福报之人,来世可继续享受富贵;而现世贫贱之人,则可因自己今生种福,来世得富贵之报。

第三种是后报。所谓后报,即现世造业多生之后遭受报应。东晋慧远大师在《三报论》中说:“后报者,或经二生、三生、百生、千生,然后乃受。”这种报应形式,一般人感受不到,甚至难以相信。说不定我们现在所处之境,有可能是我们多生之前所造之业的报应。

第四种是无报。无报就是受报的因缘不具足,或者由于众生过去所造的恶业较轻,因为广修善业或至诚忏悔的缘故,恶业消除,因而就没有报应了。也有因现世修行证得阿罗汉果,以前所造恶业虽重,因一念善心出家修道成就了无漏果,在舍报时直接入涅槃了,因而就成为无报了。其实,无报并非没有报应,而是因为修行者现世所修善业大于以前所造恶业,因而恶业转为轻报,有的恶业被抵消了,我们自然就感觉不到所受的报应了。

对于因果报应中的无报,或者说重罪轻报的报应方式,佛在《金刚经》中有解说,经云:“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告诉须菩提尊者,如果在现世中有善男信女读诵这部《金刚经》,并依照经中教义如法修行时,如果他们还会被人轻视嘲笑,是因为这个人前世的罪业应当堕落到三恶道中遭受重罪,因为现世读诵《 金刚经》被人轻贱的缘故,前世的罪业就得以消 除,因而就表现为无报了。

现报、生报、后报和无报是因果报应的四种表现形式。只有全面理解和正确认识这四种因果报应的思想内涵,才能使我们以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缘果报,并不断地为自己积聚 善缘,得到善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