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2 June 2021

佛教的为人处世思想

文|王家富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与人和睦相处,赢得好人缘。但也有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与人合不来,与人的关系紧张疏远。一个人人缘的好坏,与这个人的思想品格和处世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令弟子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广泛与人结善缘,佛陀和历代祖师都提出了自己对为人处世的思想观点。

一、谦恭有礼,奉事师长

谦恭有礼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修养,对师长尊敬爱戴,虚心请教,则可使自己的学问和道业不断进步。诸多佛教经典都劝人养成谦恭有礼的品格,如《法句经》云:“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一个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常作善事,以礼待人,尊敬长者,就能够四福增长:即颜色温润,气力充足,寿命延长,幸福安康。经文不仅说明待人谦恭有礼,尊敬师长的德行,而且还告诉我们如此奉行的功德。

在《分别善恶所起经》中,也谈到谦恭有礼,尊敬师长的问题。经云:“用谏晓事,善心好意; 敬事尊老,礼节兼备。”在待人处世时,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应当以善心好意对人,对他人的不好言行加以劝谏。在对待尊长之时候,应当谦恭有礼,尽心侍奉,令师长生欢喜心。师长不仅是世人学习进步的老师,更是学佛者法身慧命得以增长的导师,恭敬侍奉师长不仅是我基本义务,也是我们修行成道的必备条件。《观无量寿佛经》中在谈到净业三福时,也强调了奉事师长的重要性。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 ”可见,侍奉师长,对师长谦恭有礼不仅是基本人格修养,也是往生西方净土不可缺少的条件。

佛教中所说的谦恭有礼,不仅是对父母师长,对任何人都要做到这样。印光法师在法语中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凡夫。” 以这种谦恭态度来待人,才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待人礼节。当代高僧星云大师经常劝诫信徒应当谦恭待人。他在《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一文中云:“要谦恭有礼,要谦虚受学,要委屈求全,要善解人意。”不仅如此,星云大师还在《佛光菜根谭》中云:“平心静气,心情自然好;虚心谦下,人缘自然好。”一个人只有能够谦恭待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诚实正直,和气待人
 
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诚实正直,和气待人。人活在世上都要与周围的人有必要的往来,绝对与世隔绝的人是不存在的。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过程中,一个人的品格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这个人的人缘和别人对你的评价。做一个诚实的人,不仅是世俗之人应当具备的条件,也是佛教对人品格的基本要求。佛教诸多经典中对人品格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经集》将人必备的品格归结为:诚实、自制、慷慨、忍耐。其中为人诚实是做人的首要道德修养。

在《仁慈经》对人的品格也有相近的要求。经云:“应该有能力,诚恳,正直,说话和气,态度和蔼,不傲慢。”经中提到一个人在与人相处时不仅要做到对人诚实正直,而且在说话时还应当态度谦和,言语柔和,不可盛气凌人。

当代高僧星云大师在《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中说:“做人要厚道,随时给人留下转圜的余地。” 大师也谈到做人要诚实正直,即便在与人发生争执时,也应当给人留下回旋的余地,不能把话说绝。

对于为人的品格对人的方式,《大宝积经》云:“菩萨谦逊,其心柔软,凡见众生,常言“善来”,和颜悦色,先意问询,与之共言,言常含笑。”

本段经文重点讲述了菩萨对待人的态度,菩萨对人心性柔软,常以善言对待众生,而且能做到和颜悦色。菩萨与众生说话时,经常面带微笑,令众生生欢喜心。如果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能够以菩萨这种和气待人的方式来对待他人,不仅可以与建立和睦的关系,而且还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与爱戴。

三、赞美包容,有诺必行

在与人相处时,能够经常赞美包容他人,是一个人应当具有的涵养。佛教格言说“要想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星云大师在《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中说:“恭敬、赞美、包容是待人处世的三部 曲。”大师又说:“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 赞美别人不仅能与人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且对人某方面的优点加以赞叹,会促使一个人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从不轻视任何一个修行人。他见到别人都会赞叹他们,并预言他们将来能够成佛,即使在遭受别人辱骂、殴打的时候,他依然赞美别人,心中没有任何嗔恨。

为人还要心怀大度,忍辱宽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一些无缘无故被人诽谤和伤害的事情。在面对他人的责难时,很多人通常是以牙还牙,争锋相对。但对于一个有涵养的人来说,他们通常是宽容他人,让人反思自己的过错。许多古代格言都说明这个道理。如《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 亦可以远害。”不念人旧恶,即宽容别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宽容他人对自己的不善,不仅可以提升自己高尚的德行,而且还能够全身远害。

作为一个佛教信徒,有诺必行是赢得他人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方式。佛教诸多经典都劝人要有诺必行。如《法句经》云:“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摒弃。”当有人求自己办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方可以答应别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就不要答应别人。那种随便向人许诺言而不去兑现的人,将永远失去别人的信任。

为人需要讲诚信,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去兑 现,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如《无量寿经》云:“言行中信,表里相应。”

宋代高僧白云首端禅师论及言与行的关系时曾说:“可言不可行,不若勿言;可行不可言,不若勿行;发言必虑其所终,立行必稽其所蔽。”

白云守端禅师提到了向人许诺的原则:如果能说不能行的事,最好不要说出来;能做却不能说出来的事情也不要去做。自己说出来的话一定要考虑其最终结果。

星云大师也强调为人要有诺必行。大师在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中说:“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有诺必行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古往今来有很多诚信的典范一直为人称道。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四、爱语待人,远离恶言

一个有修养的人,在与人交谈时,经常能以爱语待人,从来不会对人恶语相向。佛教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爱语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爱语就是关心安慰别人的话语。这种爱语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伪装出来的。

能够以爱语对人,会使人感到温暖。特别是对那些遭遇不幸,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人,若能够以爱语加以关怀,则可使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诸多经典都劝人要爱语待人,远离恶言。如《杂阿含经》 云:“远离不爱言,软语不伤人,常说纯美言,是则升天路。”与人交谈时,要说爱语、软语和赞美语,而不要说伤人的恶言。

在很多时候,即便不能向人说爱语,也应当做到对自己没有伤害,也不伤害别人。《法句经》 云:“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不能对人爱语抚慰,至少也不说恶言伤人,则别人尚能接受。切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恶言伤人,否则罪恶将会归到自身。《萨迦格言》 中说:“伤害对方的恶言,就是敌人也别用,否则如山谷回声,对你马上有反应。”《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也讲述了慎勿为恶的故事:有人听说佛陀守道,行大仁慈,因而骂佛。佛陀默然不语。等到这个人骂完之后,佛陀问他:“你拿礼物送人,别人不收,礼物还是你的吗?”这个人回答说:“是我的。”佛说:“你现在骂我,我不接受,罪过将会由你自己承受了。”佛陀还告诉恶人说:“恶言的罪过犹响应声,如影随形,无可避免,慎勿为恶。”

为了避免恶言伤害他人,祸患自己,我们在说话之前要三思而行。做到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做到言语谦逊,尊敬于人。要知道,“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世间的很多悲剧,都是由恶语而生起。因此,在为人处世时,要时时以爱语待人,广结善缘,远离恶言对他人的伤害。

五、常思己过,不论人非

常思己过,不论人非是一个人重要的思想修养之一。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反省自己,学习别人长处才能得到不断进步。许多古圣先贤都非常重视常思己过。孔子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认为,人不只是要反省自己,而且要向贤能的人看齐,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若能如此,日久天长自己也将变为贤人了。

许多经典都劝人要常思己过,不论人非。《大集经》云:“常思己过,不说彼短。”说人是非过恶本来就是一种过错,因此在我们在反思自己过错时,也包括要警示自己不论人非。《法句经》亦云:“不好责彼,务自省身。”对于一个学佛人来说,应当宽容别人的过错,多省察自己的不足,这样做才能进德修身。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只会见到自己的过错,从来不会看到别人的缺点,也不会责怪他人的过失。 若只是经常看到别人的过失,而不去反思自己,自己的过错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将会导致不可收拾。如《六祖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过,自非却是左。”

一个人在反思自己的时候,不仅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时候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于长处和过失如何处置,佛经中也有完整的论述。如《长阿含经》云:“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有了功德应当隐藏,而不要骄傲自满;发现自己的过失,则应当发露忏悔,永不再犯。

印光大师在给弟子开示时,经常规劝弟子常思己过,不论人非。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中说:“念佛之人,必须事事长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大师认为,一个修行人在念佛的同时,首先要在德行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忠恕之心待人,经常省察自己的过愆,做到有错必改。

印光大师在法语中也说:“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反省自己的过错,则可避免再次犯错;不论他人是非,则自可远离是非。不仅自己不要谈论人的是非,也不要听人说是非。古言:“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是从来不会说人长短的。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云:“休将自己心田欺,莫把他人过失扬⋯⋯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一个人在与人相处时,应当做到不扬人过失,不论人是非。别人有过错,自己知道即可,不可到处宣扬,否则会引来是非争端。要知道,世间的是非过恶都是由于口舌是非所引起。为了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应当常思己过,不论人非。

以上点关于佛教为人处世的思想主张,虽然没有全部囊括一切处世方法,但从这些思想理念中,我们也能守到诸多启迪。如果我们在为人处世时, 能够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做,不仅德行会有很大提高,而且也会更有人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