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0 April 2017

用四攝法獲得好人緣

淨空法師

怎麼樣獲得好人緣?佛教我們用四攝法。

第一是「布施」

這個布施跟六度裡布施意思不一樣,六度布施是斷煩惱、把慳吝的心布施掉。四攝法裡的布施,就是今天講的送禮、請客,禮多人不怪。無論跟什麼人,就是對小朋友,第一次見面也送一點小禮物。天天見面的打個招呼就可以;很久沒有見面的,或者是年節、特別的節日,送一點小小的禮物。

布施不一定是指錢財,頭一個是布施真誠,無論什麼人我都用真誠心對待。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經四帖疏》中教導我們:「一切從真實心中作」。對一切人、一切事物,真誠心能感動人;心不誠,樣子裝得再好,總有漏洞被人揭穿,一揭穿,一文不值。布施禮貌、笑容、大量(度量要大)、包容,統統叫布施!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希望一切大眾對我都生歡喜心,都能照顧、幫助我,用什麼方法?你只要做到禮貌待人,又能忍辱這兩條,你的人緣就好。布施關懷、協助、處處能夠捨己為人,哪個不歡迎你!先要修忍辱波羅蜜、學吃虧才有福報。對什麼人禮節都周到,真正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你肯定是到處受人歡迎。冤親債主遇到你也不找麻煩,都被你感化。

我們曾經住過的地方,受到別人接待的地方,人家對我們有恩德。古大德教導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後來我們離開了不可以毀謗他。他有恩於你,你要是毀謗,是忘恩負義,以後沒有人敢收留你,曉得你的為人。你要真正得到大眾的愛戴、歡迎、擁護,要懂得知恩報恩。他可以毀謗我,我不可以毀謗他,我要讚歎、褒揚他的長處;他的缺點,我們絕不批評,只記住他的恩德、好處,念念不忘感恩、讚歎。你要這樣做人,在世間無往而不利,誰都歡迎,沒有一個人不讚歎、歡喜、接納你,這個利益多大。你要是毀謗別人,這些功德利益全都沒有了。人人對你防範,不敢接觸你。

第二是「愛語」

愛語就是關懷、愛護、照顧他。愛語不是說些好聽的甜言蜜語。如果愛護一個人,罵他,呵斥、教訓他,都是愛語。父母教訓兒女,呵斥、罵他是愛他。學生有過錯,老師呵斥也是愛護他。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是交流,真誠的相待,要多為對方著想,不要想自己。你能夠為對方著想,這是真正的愛語,對方有過失,要知道規勸,這裡面都有善巧方便。

第三是「利行」

行是我們的造作,所有一切的造作決定是利益眾生,這是真正將眾生安立在善處。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生活、行為表現的是幫助一切眾生安立在至善之處,示現「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的生活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得多自在、幸福、美滿!心裡沒有憂慮、牽掛、分別、執著,心自在;身沒有負擔、壓力,身自在。身心自在這叫大自在,真正的幸福美滿。

看佛陀的示現,我們得到啟示「知足常樂」,生活所需的夠了,不要再多求。如果還有多餘的,讓大家享受,那真正叫種福,福永遠享不盡,所以不要積財,要積德。你只要有福報,再大的災難你不會受苦頭,為什麼?你有福。沒得吃的時候,自然有人送東西給你吃;沒得穿,自然有人送衣服給你穿,為什麼?別人沒得吃的時候你幫助他,別人沒得穿的時候你也照顧人,照顧別人是因,將來得到的是果報。

你說有多少財產,其實身上一張鈔票也沒有。財產是銀行給你寄來的通知單寫上的阿拉伯字;過幾天貨幣貶值,那個數字沒有了。有數字,你沒有得到;丟了,你也沒有失掉,想通了就自在,何必為這些操心?財富從你面前流過的時候,好好的運用、支配,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你就真正做了好事。所以你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是智慧,有福報沒有智慧,福報會變成禍害。

老子說「福兮禍之所伏」。所以要懂得布施,知道怎樣修真正永遠享受不盡的福報,你要有智慧,要認識福田,要會種福。要趕快修福,不能等待,再等待幾天你的福報也就完了、過去了,你的好運走完,那時候想修福沒有力量,所以一定要抓住、認識、掌握機緣,你就成功了。世間人所謂建功立業,佛門講積功累德,這是佛的利行。

第四是「同事」

菩薩才能做到。我們現在不是菩薩,我們的同事只能說是同學,一同向佛菩薩、聖賢人學習。真正菩薩的同事,我們學了會墮落。所以這四攝法,我們做前面三條,布施、愛語、利行。

四攝法就是如何用心、待人處事接物,是我們結人緣、結法緣的方法。人緣好,你就得到許許多多人的幫助,不論做什麼事業,幫助你的人多了,怎麼會不成功?所以要結人緣。你要肯布施,跟人家結恩惠,要真正愛護他,一生生活所作所為對他都有真實的利益,他怎麼不敬愛你,你想做什麼事情,他怎麼會不協助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